2025《高招進行時》是高考招生相關視頻訪談特別節目,節目邀請全國百餘所高校校長、招辦主任權威解讀招生政策,錄取規則等,詳細介紹高校辦學特色、通過“零距離接觸高校招辦領導”,為考生提供最新招辦資訊。指導考生填報志願、選擇專業以及未來職業選擇,及時了解高校熱門專業及最新信息。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招生辦公室主任王浩波為廣大高考學子介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5年招生信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招生辦公室主任王浩波
紅色基因鑄就 科研育人引領“雙一流”征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理工科大學,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1958年9月在北京創建,首任校長郭沫若,是為“兩彈一星”事業創辦的紅色大學,老一代科學家傾力辦學,建校次年即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 年南遷合肥後,銳意改革創新,成為國家高品質人才培養和高水準科學研究示範區、推動中國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一流的先鋒隊和主力軍。2017 年以來兩度入選“雙一流”,11 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在量子科技等領域取得重大原創成果,為國家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實踐與理論並重 “科教融合”培育拔尖創新人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始終以“科教融合”為特色,秉持“科教報國、追求卓越”初心使命,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之路。建校後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方針,開啟“科教融合”1.0;進入“科教融合”2.0 階段,深化與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合作,聯合創辦科技英才班,深入實施教育部“拔尖計劃”等;新時代進入“科教融合”3.0 時期,推動建設一批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設施,實施“基礎和前沿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工程”。其核心是讓科研教學融為一體,使學生從本科階段接觸前沿科學研究。
2025 年“優本擴容”:新增專業聚焦科技前沿
2025 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積極響應國家“優本擴容”政策,全國增加 100 個招生計劃,全部投放于基礎學科與新工科方向,旨在培養基礎紮實、眼界開闊、發展潛力大的社會棟樑。學校新增多個“高精尖缺”招生專業,聚焦學科前沿、重大工程技術及人類健康問題。首次在高考中單獨招收量子信息科學專業,該專業為科大王牌,研究與國際同步,在量子信息、計算、精密測量等領域居國際領先。同時,學校單獨招收人工智能專業,成立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面向學術界和産業界需求,培養創新型專業人才。電子信息類專業首次細分為信息科技方向(含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和積體電路方向(圍繞微電子與積體電路領域)。此外,新增機器人工程(和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兩個本科專業。機器人工程專業依託科大多年研究積累和優秀師資,聚焦機器人設計和製造、智慧控制、系統集成與實際應用等;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旨在培養高級複合型人才,能勝任數據分析、智慧決策、技術産品等數字化核心崗位,就業前景廣闊。
今年,學校還在安徽、江西和吉林投放臨床醫學(5 年)專業,進行長週期培養。這些新專業堅持中國科大“基礎寬厚實、專業精新活”傳統,師資優秀、平臺高端、課程前沿,培養模式創新,英才培養體系健全,歡迎廣大考生報考。
六大維度優勢 鑄就卓越人才培養高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才培養優勢突出,其師資隊伍實力雄厚,擁有國際水準研究成果與紮實教學能力,並將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學,使學生能與頂尖學者深度互動;學校具備國內頂尖的大科學裝置和大科學工程等一系列先進實驗室與科研設施,助力學生拓寬學術視野、積累實踐經驗、提升研究能力;注重創新精神培養,營造鼓勵思辨突破傳統的氛圍,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前沿科研項目;與世界各地高校和研究機構廣泛合作,通過交流項目、國際研討會等豐富學生國際化視野;構建多元化科研訓練體系與科創平臺,長期資助本科生科研和科創競賽,鼓勵學生創新創業,提升創新與實踐能力;校友在科研、産業界影響力廣泛,龐大精英化的校友網絡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廣闊職業機會與人脈資源。
“基礎和前沿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工程”助力拔尖創新人才培育
“科教融合3.0”時代,中國科學院面向2035年國家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對拔尖創新人才的需求,自2024年起實施“基礎和前沿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工程”,中國科大將面向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及人工智能、積體電路、量子科技等前沿交叉學科,從全校強基計劃和科技英才班中遴選優秀學生進入該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匯聚頂尖教學科研資源與導師隊伍,打造世界一流課程體系,加速學生從本科到博士的高品質培養,並推薦其到國家重點科研機構及重大科技任務關鍵崗位開展科研與關鍵技術研發。
多元國際交流項目 賦能學子全球視野拓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世界50余個國家、20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和機構深入合作,為本科生打造多樣化國際交流形式。大力拓展科研實習類交流項目,選派高年級本科生赴境外暑期研究實習;持續推進學期交換項目,送優秀本科生赴境外高校學期課程學習;啟動世界名校暑期學校計劃,讓低年級本科生體驗異國學習文化;推進合作雙學位項目等。學校保障人人有機會參與國際交流,100%提供資助,涵蓋往返國際旅費、免費意外醫療險,並根據項目性質給予不同程度生活補貼。
畢業生深造就業雙優 前景廣闊實力彰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畢業生數理基礎紮實、綜合素質優異,深造與就業前景俱佳。深造率、保研率居全國高校前列,2024年國內外深造率達82%,超八成深造學生前往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保研率約六成。就業方面,畢業生聲譽高、機會好、發展穩,18%左右投身教學科研領域,70%左右在高新技術産業擔任研究工程師或創立高科技企業,7%左右在金融投資領域工作,其餘在政府和公共部門任職,約80%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就業。
高考寄語:築牢根基迎高考 期待共赴科技之約
倘若同學們對中國科大心馳神往,請務必打牢知識根基。只有根基穩固,當未來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學科、新領域時,才能從容應對,擁有傲立科技潮頭的底氣與自信。希望考生們沉心靜氣,保持嚴謹細緻的態度,在不斷積累中提升能力,這不僅是對當下學習的助力,更是未來投身科研工作、成長為卓越科學家與研究型工程師的重要基石。高考是一場與自我的較量,是一場夢想的遠航。願你們在這場考試中,能以沉穩的心態應對挑戰,用敏銳的思維破解難題。願你的努力化作勝利的勳章,向著理想的大學奮勇前進。(圖/文 曉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