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科創中國”·寧夏·銀川科技學院黃大年科技創新論壇順利舉行
2025-05-29 19:58:43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第四屆“科創中國”·寧夏·銀川科技學院黃大年科技創新論壇順利舉行_fororder_1

  5月28日,第四屆“科創中國”·寧夏·銀川科技學院黃大年科技創新論壇在銀川科技學院順利舉辦。本次論壇以“傳承教育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為主題,旨在匯聚多方智慧,共同探討教育與科技協同創新的發展路徑。

第四屆“科創中國”·寧夏·銀川科技學院黃大年科技創新論壇順利舉行_fororder_1

  本次論壇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黃大年紀念館副館長于平,西安交通大學二級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早校,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碩士,碩士生導師、教授張傑敏,集美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高級實驗師關天敏,中共寧夏區委黨校決策諮詢部副教授龍生平等多位重量級嘉賓受邀出席,為論壇帶來了精彩的學術分享與思想碰撞。銀川科技學院校領導任昱、白克義、吳紅軍、劉雄飛、景天時及師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第四屆“科創中國”·寧夏·銀川科技學院黃大年科技創新論壇順利舉行_fororder_2

  論壇開幕式上,銀川市朗誦藝術家協會、寧夏作協朗誦藝術學會副主席牛旭深情演繹了朗誦作品《追尋心中的光芒——致敬黃大年》,帶領觀眾在文字中感受黃大年先生"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精神力量。副校長景天時在致辭中表示,科技創新是國家發展的關鍵,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向。希望通過此次論壇,進一步推動教育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的傳承,為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銀川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任昱宣讀了關於成立《“數算電”協同創新中心委員會》的通知,這標誌著銀川科技學院在數算電協同創新領域踏出堅實有力的新步伐。

  科研創新作為高校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科學普及則宛如連接學術與社會的關鍵橋梁。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劉雄飛宣讀了《銀川科技學院科研團隊負責人名單》以及《銀川科技學院科普團隊成員名單》,為學校科研與科普工作的有序推進築牢了人才根基。

  學校的長遠發展離不開學界與業界的鼎力支持。為此,銀川科技學院黨委書記吳紅軍為西安交通大學二級教授張早校、集美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高級實驗師關天敏頒發客座教授聘書,期望借助知名高校高端人才的智慧,拓寬銀川科技學院學術視野,提升整體學術水準。

第四屆“科創中國”·寧夏·銀川科技學院黃大年科技創新論壇順利舉行_fororder_1

  科普事業的前行,離不開優秀導師的引領。論壇上,數算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委員張傑敏教授為銀川科技學院首批科普導師頒發證書,這些導師將憑藉自身豐富的經驗與專業知識,為科普之路照亮方向,推動學校科普工作邁向新高度。

第四屆“科創中國”·寧夏·銀川科技學院黃大年科技創新論壇順利舉行_fororder_1

第四屆“科創中國”·寧夏·銀川科技學院黃大年科技創新論壇順利舉行_fororder_3

  銀川科技學院與西夏區文萃小學、銀川市中關村中學簽訂科學教育實驗區合作框架協議,為基礎科學教育的協同發展搭建重要平臺。與此同時,銀川科技學院與寧夏科德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國科綜合檢驗監測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促進産學研深度融合,助力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緊密結合,為學生創造更多實踐與就業機會。

第四屆“科創中國”·寧夏·銀川科技學院黃大年科技創新論壇順利舉行_fororder_1

  在“教育家精神、科學家精神與協同創新”的主題訪談環節中,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于平、西安交通大學二級教授張早校、中共寧夏區委黨校決策諮詢部副教授龍生平與寧夏廣播電視臺黃河雲視主持人宣雨彤,就如何傳承和弘揚黃大年先生的愛國情懷與科研精神展開了深入交流。嘉賓們一致認為,教育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是推動科技創新的核心動力,未來應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産教融合,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第四屆“科創中國”·寧夏·銀川科技學院黃大年科技創新論壇順利舉行_fororder_2

  銀川科技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張鳳在閉幕致辭中講到,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標誌著學校在科技創新領域邁出了堅實一步。學校將繼續以黃大年精神為指引,推動教育與科技深度融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第四屆“科創中國”·寧夏·銀川科技學院黃大年科技創新論壇順利舉行_fororder_5Z6A7545

  此次論壇不僅為學術界和産業界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臺,也為銀川科技學院的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銀川科技學院將充分發揮應用型高校的特色優勢,進一步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建設成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智力高地和創新引擎,為區域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消息來源:銀川科技學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