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屆名校來了擇校展丨專訪康福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尚麗外國語學校·科創高中校長、北京昌平凱博實驗學校總校長劉煜炎
2025-07-11 20:36:24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隨著全球化浪潮席捲,教育的邊界正被不斷拓寬。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如何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下一代,成為無數家庭關注的焦點。國際在線教育頻道《教育會客廳》名校訪談節目系列報道,將走進各類國際化學校,對話學校負責人,探尋國際化教育的核心與溫度,為家長提供與學校溝通的平臺。

  近日,康福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尚麗外國語學校·科創高中校長,北京昌平凱博實驗學校總校長劉煜炎做客名校來了第二十四屆國際教育擇校諮詢會現場訪談

第二十四屆名校來了擇校展丨專訪康福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尚麗外國語學校·科創高中校長、北京昌平凱博實驗學校總校長劉煜炎_fororder_1

康福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尚麗外國語學校·科創高中校長,北京昌平凱博實驗學校總校長劉煜炎

  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第二十四屆名校來了中招擇校展國際在線教育頻道系列訪談節目。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康福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尚麗外國語學校·科創高中校長,北京昌平凱博實驗學校總校長劉煜炎,劉校長,歡迎您。節目開始前,請您先向廣大網友打個招呼。

  劉煜炎:各位網友、家長、學生及同行們好,我是康福國際教育創始人、凱博實驗學校總校長劉煜炎,劍橋大學博士。目前集團旗下共有四所學校,涵蓋幼兒園至高中全階段,採用一貫制培養模式,打破傳統層層選拔的機制,實現中途無淘汰、不分流的連續培養,確保學生從入學起便獲得最優發展。學校以個性化小班制為核心,通過思維開發、習慣培養、知識掌握、閱讀能力提升及批判性思維訓練,將學生培養成具備問鼎世界名校或國內雙一流大學的能力。我們的培養模式兼具國內國際升學路徑,打通香港與內地、世界名校與國內高校的通道,形成“升學立交橋”,更注重學生畢業後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核心競爭力——通過素養培育,使其成為未來頭部企業所需的拔尖人才。

  請您介紹學校目前的課程設置、師資情況及配套設施等基本情況。

  劉煜炎:學校課程體系為一貫制設計,從幼兒園到初中以中國教育為主體,融合國際教育特色與個人素養發展,重點培養國學底蘊、科學思維及科研能力;高中階段根據學生需求分流為國內高考與國際升學兩大方向。國際升學方向進一步細分為A-Level、AP、DSE及日本課程體系,滿足不同層次的求學需求,核心目標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未來綻放光彩,讓不同經濟條件的家庭都有適合的選擇,避免因家庭收入差異限制學生發展。配套設施方面,學校注重科技與教育的融合,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實踐平臺。

  擇校季來臨,每個學生的需求各不相同。針對不同學術水準的學生,學校如何提供分層教學或個性化學習計劃?

  劉煜炎:我校是個性化教育的典範,個性化程度達到“一生一策”的標準,即每個學生的培養方案與策略均獨立定制,以實現其最大化發展。我們的教育理念立足於“生命·愛·創造”——以生命本體為核心,激發學生對事業、專業、生活及生命的熱愛,通過創造性發展成就自我與他人。

  具體而言,我校以學生興趣為導向,結合未來社會發展趨勢,將個人熱愛與社會需求融合,讓學生在不同賽道上實現“各美其美”。例如,藝術家可通過科技賦能藝術,體育生可依託科技提升競技水準,最終在各自領域成為具備科技素養與創新能力的“六邊形戰士”,即掌握人工智能、科技思維與專業能力的複合型人才。這種個性化保障源於我們對未來趨勢的精準把握與對學生個體的深度關注。

  中考過後,許多考生面臨擇校問題,您有哪些建議能幫助考生少走彎路?同時也為今年中考的擇校家庭送上祝福。

  劉煜炎:我認為,家長在擇校時需打破固化思維,避免盲目跟隨“常人之路”。若孩子中考成績優異,能考入人大附中、北師大實驗等頂尖高中,我建議優先選擇這些學校,因其本科升學率有保障;但若孩子僅能進入普通高中,未來大概率面臨專科或普通本科的局限,此時可考慮轉換賽道,通過國際教育路徑衝擊世界頂尖名校,再以更強的競爭力回歸國內發展,實現“反敗為勝”。

  對於普高線上下徘徊的學生,家庭可盡己所能支持國際化教育,利用國外大學對學生一技之長的重視,為其創造差異化發展機會;對於成績優異的學生,也可脫離國內高考賽道,直接衝刺G5、常春藤等世界名校,未來以海歸身份參與國內科研或企業工作,同樣能實現個人價值與愛國情懷的統一。

  關於擇校方面,我的具體建議包括:優先選擇理科賽道,瞄準就業前景好的國家與地區;以頂尖名校博士為目標,畢業後進入中科院、清華北大等機構從事解決實際問題的科研,培養社會需要的拔尖人才,而非僅追求論文數量。最終,通過留學實現能力與資源的積累,為個人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最後,祝願所有中考家庭理性選擇,找到最適合孩子的道路!(圖/文 曉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