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第二十三屆國際名校來了丨上海國際化學校擇校展完美收官!展會從歷史悠久的國際名校到銳意創新的教育新銳,各校以獨特的視角詮釋著國際化教育的內涵,為學子們搭建起通往世界的橋梁。展會現場亮點紛呈,留下了許多難忘的記憶:
展會當天,數百組家庭齊聚一堂,穿梭于各個展位之間。家長們或低頭細閱學校資料,或與招生官深入交流,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整個會場洋溢著濃厚的教育氛圍,每一份熱情都凝聚著對子女成長的深切關懷。
九位來自頂尖國際學校的校長及項目負責人輪番登臺,以豐富的教育經驗為基石,剖析了當前國際教育的趨勢與挑戰。他們不僅分享了學校的教育理念、課程體系,更展望了教育創新的方向,為家長們提供了寶貴的思考視角,現場掌聲不斷,啟發深遠。
展會特設專家諮詢區,三位國際教育領域的權威專家坐鎮,為家長提供一對一的定制化服務。專家們耐心傾聽每個家庭的需求與困惑,結合孩子的興趣特長與學術潛力,量身打造升學擇校路徑,讓家長們在紛繁的選擇中找到了明確的方向。
來自上海各區的國際學校招生官員親臨現場,與家長進行面對面的深度對話。從課程設置到校園生活,從申請流程到獎學金政策,招生官們細緻解答每一個問題,全方位展示學校特色與優勢,讓信息更加透明,選擇更加理性。
需求精準匹配 數百家庭現場交流
從中午11:30開始,學生與家長就陸續趕到現場。有的家長選擇帶孩子一同與學校諮詢,讓孩子主動探索不同教學理念的氛圍,選擇自己最感興趣、最能接受的課程體系;也有的家庭“全員出動”“分工合作”,爺爺奶奶負責到演講廳聆聽校長講座,記錄關鍵信息,爸爸媽媽則負責領取各個學校招生簡章,與老師溝通、橫向對比,最後和孩子一起到專家諮詢區,請規劃專家根據孩子個性需求一對一定制規劃。
展廳的走廊,家長們摩肩接踵,目光如炬地掃過學校介紹展板,時而駐足細讀招生簡章,時而俯身與招生官展開深度對話。諮詢聲、記錄聲,每個問題都凝結著父母對教育細節的考量,對子女的殷切期望。招生老師們以數據為筆、案例為墨,為家庭勾勒出清晰的擇校路徑。展位前,家長們自發形成交流圈,對比學校特色、分享擇校心得,每個家庭都在熱切地期盼找到一所真正適合孩子的學校。
升學趨勢詳解 校長大咖演講助陣
在擇校展的演講區舞臺,九位來自不同國際學校的校長輪番上陣,就國際教育的前沿理念與各自學校的獨特魅力發表了精彩紛呈的演講,將整個活動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接下來就讓我們再度回顧每位演講嘉賓的精彩發言。
演講主題:深耕“學術型全人教育” 關注每一個孩子
——演講人:劉驍威
上海浦東新區民辦籽奧高級中學執行校長兼學術校長
上海浦東新區民辦籽奧高級中學執行校長兼學術校長劉驍威在本次展會演講環節,誠摯發表題為《讓世界因我而美麗——籽奧教育實踐探索》的主題演講,系統闡釋了學校以全人教育理念為核心的教育改革路徑,提出構建“學術-能力-品格”三維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劉校長強調,學校以“創造賦能型學習生態”為使命,通過六大核心課程領域夯實學生知識基礎,其中數學建模、人工智能倫理等前沿課程佔比達40%。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與康橋工業園區共建的“未來職業實驗室”已開發12個行業實踐模組,覆蓋生物醫藥、智慧製造等戰略領域,超70%學生通過企業真實項目完成職業啟蒙。
劉校長談及教育創新機制方面時介紹道,學校首創“學生成長積分銀行”制度,將學術表現、社會實踐、品德行為等20項指標納入動態評價體系,積分可兌換學術資源、企業參訪等權益,形成“評價-激勵-成長”的閉環管理。配套的雙導師制則為每位學生配備學術導師與生涯規劃導師,實現個性化發展支持。
在升學指導領域,劉校長強調,學校構建“全球高校直通車”計劃,整合世界TOP50高校招生資源,提供從專業選擇到文書寫作的全流程指導。數據顯示,首屆畢業生中82%獲QS世界大學排名前50院校錄取,涵蓋計算機科學、環境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演講尾聲,劉校長重申“讓世界因我而美麗”的辦學理念,呼籲教育工作者應超越分數競爭,培養兼具全球勝任力與本土情懷的創新人才。這場演講為新時代高中教育改革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實踐樣本,引發與會者對教育本質的深度思考。
演講主題:著手當下 著眼未來——諾科—讓每名學生都成為自己的英雄
——演講人:閔璐
上海諾科學校招生辦主任
上海諾科學校招生辦主任閔璐在此次展會中系統闡述了“著手當下,著眼未來——讓每名學生都成為自己的英雄”的演講主題。
閔主任向大家介紹道,作為滬上知名的美高+AP特色學校,諾科以嚴謹的學術管理和文理學院式教育模式,助力學子實現短期升學目標與長期人生發展的雙贏。最新數據顯示,2025屆畢業生中50%獲美國TOP30名校錄取,82%進入TOP50院校,100%斬獲世界百強大學offer,升學成果斐然。
學校依託美國大學理事會註冊學校資質,構建了獨具特色的教育體系。開設20余門AP課程,實施分層走課制教學,精準匹配學生學術能力與興趣方向。通過PBL項目式學習,培養批判性思維與創新實踐能力。30多個特色社團與AMC競賽等學術平臺,為學生提供多元發展空間。在師資配置上,1:3.73的師生比保障了精細化教學,平均教齡超十年的教師團隊通過課堂系統與課後輔導雙軌機制,全面支撐學生成長。
演講過程中,閔主任用數位畢業生故事印證了教育成效:張興毅從中考失利到波士頓大學的蛻變,源於學校豐富的課餘活動帶來的領導力培養;姜至恒以託福113分、8門AP滿分的成績入讀UCLA,其發起的"青竹公益"彰顯社會責任感;楊文俐更憑藉6門AP兌換的24個大學學分提前畢業,最終叩開哈佛大學研究生院大門。這些案例生動詮釋了諾科"讓每名學生成為自己的英雄"的教育追求——不僅關注升學結果,更注重培養持續學習力與進取心,使學生在全球多元專業領域中綻放光彩。
演講結束前,閔主任總結道,在嚴格而溫暖的教育生態中,諾科正踐行著"家校攜手成就孩子明天"的願景,為學子鋪就通往世界舞臺的堅實道路。
演講主題:做題家VS出題家——AI時代 點燃學生內心的火焰
——演講人:宋瓊
致極學院執行院長
致極學院執行院長宋瓊在此次展會演講環節,以“做題家VS出題家:AI時代,點燃學生內心的火焰”為題,向大家展示了在全球化與人工智能深度變革的時代背景下,致極學院的創新教育路徑。
宋院長指出,這所2019年由中外學者與企業家聯合創辦的創新型文理學院,以“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為院訓,致力於培養兼具中國根基與世界視野的未來企業家。學院旗幟鮮明地提出“不招做題家,只納出題者”的招生理念,聚焦于發掘有理想、敢突破、具創新潛質的青年學子。
談到致極學院構建的“雙維驅動”特色課程體系,宋院長自豪地介紹道,這是縱向貫通“自我認知→社會創新”的成長路徑,橫向融合“中國根基→世界視野”的文化維度。其核心課程涵蓋創新創業項目式學習(PBL)、社會變革研習營及人文下午茶論壇,並創新引入“學生私董會”模式——通過企業家式圓桌討論,激發學生突破性思維與內驅力。配合“正念領導力”“終身學習”等素養模組,系統鍛造學生的內驅力、學習力、創業精神與領導力四大核心素養。
接著,宋院長著重介紹了學校的師資保障:由美國管理協會前會長徐淑英教授領銜的學術委員會確保教學品質,復旦,交大等頂尖學府著名教授--白彤東、俞志元等學者構成跨學科教授團隊。學校獨特的“個性化成長體系”融合導師制、升學規劃與軟實力課程,通過IDP計劃培養學生“辨識問題-定義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面對AI變革,學院前瞻性地推出AI校園助手項目,引導學生以虛擬公司實踐協作創新。其升學路徑覆蓋喬治城大學、波士頓學院等全球名校,並與波司登、雅迪等企業共建實踐基地,真正實現“將真實世界引入課堂”。
演講的最後,宋校長總結道,正如致極學院創辦人肖知興教授所言:“在致極,沒有模範生,只有獨一無二的追夢者。”這裡正成為孕育新一代變革者的搖籃。
演講主題:不內卷 照樣上名校
——演講人:劉劉
上海宏潤博源高級中學執行校長
上海宏潤博源高級中學執行校長劉劉在演講中強調,學校堅持“不內卷,照樣上名校”的辦學理念,通過拒絕同質化競爭、摒棄功利性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開闢了一條尊重個性的成長路徑。這一理念在23屆畢業生升學成果中得到有力印證——該校以“2枚藤校+3枚全美TOP10文理學院”的錄取成績,躍居上海“藤校+TOP10+LAC10”錄取榜單第六位,成為申城國際教育界的最大黑馬。劉校長進一步介紹道,支撐卓越升學表現的是學校特色課程體系。學校構建“校本課程+美高課程+AP課程”三維架構,開設112門核心課程及18門AP課程,並創新推出藝術、音樂、賽艇、高爾夫等“雙優課程”,滿足不同特長學生需求。課程實施中注重分層教學與動態調整,學生可通過試課、測評實現個性化課表定制。同時提供近100個選修項目,涵蓋哲學思辨、機器人競賽、國際模聯等領域,配合德國科隆、摩洛哥等國際遊學項目,真正實現“上下難度級別打通,左右興趣選擇打通”。
學校將教育視野延伸至學生綜合素養培育。通過系統化領導力課程,邀請專業人士講授目標管理、公益實踐、演講表達等主題;打造64畝全封閉生態校園,採用環保建材與嚴格食安監管;構建家校互信社區,形成“充滿愛、信任和包容”的成長環境。在2025屆畢業生中,15%進入U.S.News/QS全球前20名校,80%躋身世界前50強,100%收穫前100名校錄取,以實證詮釋了“激發內驅力,解放思考力”的教育真諦。
演講的最後,劉校長再次以宏潤博源高級中學卓越的辦學實績——包括令人矚目的頂尖大學錄取案例——作為有力印證。她強調,學校深厚的教育積澱和開闊的國際化平臺,正是學子們得以從容超越“內卷”困境的基石。在這裡,學生們能夠以更舒展、更高效的姿態,自信地擁抱未來的挑戰與無限機遇。
演講主題:中文應考撬動全球名校——DSE如何讓普娃逆襲QS前50
——演講人:曾培燊
香港港途教育 創校校長
香港港途教育 創校校長曾培燊 在本次以“中文應考撬動全球名校:DSE如何讓普娃逆襲QS前50”為題的演講中深入剖析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作為內地生“升學新寵”的核心優勢。
曾校長指出,DSE作為全球唯一允許中文應試的國際考試,所有科目(除英文科外)的作答均支持簡體中文,極大降低了語言門坎,尤其適合非英語母語學生。課程內容與內地高考高度重合,如數學不涉高難導數,物理提供公式錶且實驗題佔比低,顯著減輕學術壓力。
曾校長強調,DSE的全球認可度持續攀升,不僅覆蓋劍橋、帝國理工等英美頂尖學府,更獲清華、北大等145所內地高校青睞。他澄清了對DSE的常見誤解,明確非港籍學生滿足條件即可報考,且歐洲多國亦認可DSE成績。相較其他國際課程,DSE申請香港本地高校優勢顯著,60%+學位專供本地考生,競爭公平透明。
結合近幾年社會實例,曾校長深度揭露了內地DSE培訓市場的三大亂象,並系統闡述了港途教育的破局之道。他指出,當前內地機構普遍存在“朝六晚十”的填鴨式教學、自編偽命題教材及虛假喜報行銷等問題,而DSE考試中僅20%考核知識點,超80%需依賴應試技巧與香港本土社會脈絡理解。
針對行業痛點,曾校長強調港途教育獨創的“5**成功方程式”:依託港大、港中文畢業名師團隊(全員DSE 5**資質及10年以上教齡)對考綱的本土化解讀,結合真題溯源分析、Band 1名校資源及香港社會案例教學。他援引香港大學榮休教授程介明觀點:“DSE與香港社會脈絡共生,本土化教學方能轉化生活觀察為答題策略。”
最後曾培燊校長總結道,隨著香港與內地教育聯動加深,DSE正為滬上學子開闢一條兼顧文化認同與國際競爭力的升學新路徑。
演講主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
——演講人:徐思涵
上海浦東萬科高中課程協調員
上海浦東萬科高中課程協調員徐思涵在本次講座中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為題,進一步展示了上海浦東萬科高中卓越的國際化教育成果。
徐老師通過一系列案例指出,上海浦東萬科高中憑藉IBDP、IBCP、劍橋IGCSE及AP四大課程體系認證,構建起“學術根基+個性發展”的雙軌制框架:IBDP路徑以六大學科組為基礎,強化知識論與拓展論文等高階思維訓練;AP路徑則通過9-10年級基礎夯實與11-12年級微積分、計算機科學等18門進階課程,形成分層培養體系。徐老師特別強調,兩大路徑均融入賽艇、攀岩等特色體育項目,並依託SRCC機器人俱樂部、DTD演講賽等平臺,實現學術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協同發展。
在師資保障方面,徐老師介紹學校91%教師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70%教員具備五年以上國際課程經驗,1:4的師生比確保個性化輔導覆蓋每位學生。她以2024屆畢業生數據為例:55名學子斬獲333枚世界名校offer,人均7封錄取,Jacky Dai憑藉IB雙科滿分與機器人競賽獎項叩開劍橋工程系大門,Yingying Zhu通過商業實踐與NEC競賽經歷收穫波士頓大學經濟學offer,生動印證了“全學段升學規劃”的實效性。
除此之外,徐老師還分享了學校嚴慈相濟的管理模式——從電子設備分級管控到每月心理團輔課程,既保障學習專注度,又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演講接近尾聲時,徐老師憑藉圖文+數據案例展示了學校“培養適應未來的終身學習者”的核心理念,再次向大家詮釋了學校在學術嚴謹性與人文關懷間的教育平衡。
演講主題:護長容短、因材施教 做最好的自己
——演講人:袁光明
上實劍橋總校長
上實劍橋總校長袁光明在本次講座中將“護長容短,因材施教,做最好的自己”作為演講主題,圍繞學校歷程、辦學理念、學生培養、未來教育方向四大核心板塊,展開了一場兼具深度與前瞻性的分享。
袁校長強調,上實劍橋秉持“護長容短,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致力於助力每一位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自2008年創立以來,上實劍橋歷經改制與校區拓展,已從上海市實驗學校劍橋教育中心逐步成長為一所具有深厚底蘊與廣闊發展前景的知名學府。
袁校長表示,上實劍橋堅守“護長容短”的辦學理念,不僅悉心呵護學生的長處,更以包容之心接納其短處,旨在喚醒學生的內在潛能,助力其發現自我、超越自我。學校以“四有”同學標準與“四者”教育目標為導向,致力於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社會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
在學術與課外活動方面,袁校長強調上實劍橋均取得了顯著成就。學校資料庫的建立、成人禮的舉辦以及志願者活動的廣泛開展,均彰顯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此外,上實劍橋還傾力打造上實聯合書院,致力於創新教育,引領教育新風尚。
袁校長在演講中提及,龔晉慷教授等學術界泰斗與領軍人物的鼎力加盟,恰似為上實劍橋的學術發展之舟揚起了強勁風帆,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引領學校在學術的浩瀚海洋中破浪前行,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演講圓滿落幕之際,袁校長指出,上實劍橋憑藉其獨樹一幟、卓越非凡的教育理念,積澱深厚、歷久彌新的文化底蘊,以及高瞻遠矚、引領潮流的教育視野,已然在教育的星空中熠熠生輝,成為無數莘莘學子心中那片渴望抵達、追求卓越、實現夢想的理想沃土。
演講主題:華二係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卓越
——演講人:顏珊
上海市寶山華曜國際部招辦主任
上海市寶山華曜國際部招辦主任顏珊在本次講座中將“華二係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卓越”作為演講主題,從辦學理念、課程體系構建、學術競賽成就等多個維度,深入剖析並分享了寶華曜高級中學獨具匠心的教育模式與卓越實踐。
首先,顏主任從辦學理念出發,介紹了寶華曜高級中學,作為華師大基礎教育集團及華二寶山基礎教育的重要成員校,深度秉承併發展了華師大二附中的卓越辦學理念,矢志不渝地“追求卓越、培育創造未來的人才”。該校以“卓然獨立,越而勝己”為校訓,著重培育學生的人格獨立、創新思維以及自我超越的能力。
顏主任強調,在課程設置上,寶華曜高級中學獨具匠心,提供了國內實驗高考課程與多通道升學路徑並行的雙軌體系,其中涵蓋A-Level課程及中日學園課程,充分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升學需求。學校師資力量雄厚,85%以上的教師擁有海外留學背景,更有40%的教師畢業于G5院校或同等排名學府,為教學品質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在學術競賽領域,顏主任表示寶華曜高級中學的學生表現卓越,屢次在英國物理測評、加拿大化學測評、IEO全球經濟學奧林匹克等國際大賽中斬獲殊榮,充分展現了學校的教學實力與學生的非凡才能。
此外,顏主任還強調,寶華曜高級中學還高度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積極提供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校內競賽以及海外研學機會,旨在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演講的尾聲,顏主任表示,寶華曜高級中學憑藉其輝煌的辦學成就與深遠的國際化視野,已然構築起一座莘莘學子競相追逐卓越、奮力實現夢想的理想學府。
演講主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精緻專注的澳大利亞官方課程ACT
——演講人:李晶晶cheery
CZICC澳大利亞ACT課程數學學科主任教師、數學學科澳中聯絡官、CZICC學生德育主管
CZICC澳大利亞ACT課程數學學科主任教師、數學學科澳中聯絡官、CZICC學生德育主管李晶晶cherry在本次講座中圍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主題展開演講,深入介紹了融合部的教育理念、課程體系及國際合作項目。
演講伊始,李主任通過展示融合部與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教育局的合作成果,凸顯了融合部在國際教育領域的深厚底蘊。她提到,上海存志學校集團融合部自成立以來,便致力於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術視野和更豐富的課程選擇。通過ACT課程體系的引入,融合部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術水準,還為他們未來的海外留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接著,李主任分享了歷屆ACT課程畢業生五星八大達線率,這既是對學生個人實力的最好説明,也是對ACT課程教育品質的有力證明。
説明ACT課程優勢時,李主任指出,ACT課程以其嚴謹的學術體系、豐富的課程選擇和廣闊的升學前景,吸引了眾多國際學生。同時,以一次數學方法的考試為例,説明瞭ACT課程考核方式的多樣性、教育方式的靈活性以及對學生差異的包容性。通過ACT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紮實的學術知識,同時培養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為未來的學術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最後李主任分享了自己的展望:希望本次演講能夠進一步加深家長和學生對存志融合部的了解,未來,融合部將繼續秉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教育理念,為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而努力。
規劃量身定制擇校專家1v1獻策
本次教育展匯聚資深擇校規劃專家團隊,成員涵蓋深耕國際教育多年的名校校長、教育行業領軍代表及資深留學規劃師。專家們提前備好了多元化的個性化檔案,結闔家庭需求與學生特質,為前來諮詢的家庭提供了精準建議。
諮詢中,專家從課程體系、師資配置、社團資源到升學路徑展開專業解析,並針對學生興趣特長(如藝術天賦與科技社團的匹配、內向性格與辯論隊的適配性)定制方案。家長們或書寫記錄,或與孩子共同探討。許多家庭在諮詢後表示,擇校方向與成長路徑已然清晰不少,長期困擾的“體制內外選擇”“學業壓力平衡”等問題也找到了解決方案。
資料一站獲取 招生官現場面談
本次教育展齊聚滬上數十所頂尖國際學校,覆蓋幼、小、初、高全學段,為滬上家庭呈現一站式國際教育全景。展區內,IB、AP、A-Level、DSE、OSSD、澳洲VCE等主流國際課程體系悉數亮相,更包含藝術特色課程及多語種升學通道,滿足不同學術路徑與興趣方向的需求,為學子搭建多元化升學通路。
各校展位前,招生團隊駐場答疑,手冊資料與個性化講解並舉。家長可一站式獲取辦學條件、課程體系、師資配置、升學方向、收費標準等核心信息,橫向對比學校特色與培養理念。通過面對面諮詢,眾多家庭快速鎖定目標院校,明確春招備考重點,為入學評估贏得先機,讓擇校規劃從“盲選”變為“精準匹配”。
校長深度採訪 分享教育理念
展會當日,多位知名國際化學校校長代表受邀參與國際在線教育頻道深度對話,聚焦“如何通過分層教學與個性化培養,讓每位學生獲得適配其潛能的教育支持”這一核心議題。訪談中,校長們立足教育實踐,深度解析學校如何構建差異化教育生態,並就“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育”與“學習支持資源整合”等關鍵環節分享創新方案。
面對學生能力多元化的現實需求,校長們系統介紹了學校的教學創新舉措:有的學校通過“分層走班制”實現課程難度動態匹配,有的學校採用“一生一策”個性化課表滿足特長髮展需求,有的學校設立學科競賽集訓營與學術導師制挖掘頂尖學生潛力,同時搭建課後資源中心為學習困難學生提供定制化輔導。這些舉措不僅構建了“讓尖子生冒得出、讓每個學生跟得上”的成長支持網絡,更彰顯了國際化學校在教育公平與卓越培養間的平衡智慧。
暑期擇校最後一場完美收官
第二十三屆國際名校來了丨上海國際化學校擇校盛會在家校深度交流中收官。這場教育盛會匯聚了滬上國際教育智慧,見證了家校攜手為孩子定制個性化成長藍圖的啟航。
展會雖結束,教育探索永不止步。家長們帶著對分層教學、個性化培養的深度認知,以及對秋招的清晰規劃踏上歸途。感謝每位參與者的信任,是你們的關注讓這場教育盛會迸發出無限可能。(圖/文 焦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