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屆“國際名校來了”北京國際化學校擇校展收官 達成國際化教育諮詢新里程
2025-07-11 20:36:49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25年7月5日,國際名校來了丨北京國際化學校擇校展在北京收官。作為一場國際化教育活動,此次展會吸引了數千組家庭到場,參展學校覆蓋幼/小/初/高及本科全學段的數十所北京優質國際化學校。當眾多家庭穿行于名校展區間,我們看見的不僅是擇校的選擇,更是一場關於成長可能性的深度探索。

第二十四屆“國際名校來了”北京國際化學校擇校展收官 達成國際化教育諮詢新里程_fororder_1

  數千組家庭齊聚現場

  數千組家庭赴約教育盛會,在與眾多優質學校的深度對話中,不僅精準定位了目標院校,更明晰了個性化升學路徑,攜帶著專屬的“擇校智慧包”與“成長規劃圖”滿意而歸。

  十一位嘉賓登臺演講

  十一位教校長、業內大咖現場演講,直擊升學路徑、課程特色等核心議題,以真實案例與數據拆解擇校密碼。這場幹貨分享不僅為家長撥開迷霧,更將感性選擇轉化為科學決策,助力家庭緊握教育選擇主動權。

  五位專家一對一規劃

  五位資深教育顧問坐鎮諮詢臺,深度傾聽家長擇校困惑,依託學情大數據與專業評估體系,為家庭量身定制個性化升學方案。從課程適配度到生涯規劃,專家以科學工具拆解教育選擇密碼,助力學子找到契合發展需求的成長路徑。

  2025北京中考招生解析及升學路徑規劃

  ——演講人:劉海全

  小初高升學規劃及志願填報專家、呂老師升學院産品總監、12年一線數學教學經驗、原頭部教育機構教師培訓師

  劉海全老師演講開篇通過2024全國高考一本/本科上線率分析,展現了不同地區高考競爭態勢,讓聽眾對整體教育環境有清晰認知。接著聚焦2025北京高考,以具體上線率、批次分數線等數據,明確高考目標定位。

  劉老師針對北京中考,詳細闡述了16種升學途徑,從初二1 + 3到各類提前批、統招等,為不同情況學生提供多元選擇。同時,呈現2024北京中考公辦普高錄取率,各區數據細緻,揭示區域升學難度差異。

  此外,劉老師對2025年東西海朝豐招生變化、市級統籌招生計劃以及公辦國際部招生計劃的解讀,助力考生精準擇校。還介紹了高考24個升學通道,涵蓋綜合評價、藝考、強基計劃等,強調根據學生水準合理規劃。

  AI大時代 孩子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演講人:田傑

  北京力邁國際學校校長 

  北京力邁國際學校校長田傑,在展會現場以“AI大時代,孩子未來的路該如何走?”為題,帶來了一場發人深省的精彩演講。

  田傑校長開篇即點明,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迅猛發展的當下,孩子僅掌握知識遠遠不夠,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是關鍵。這些能力是AI難以企及的人類獨特優勢,學校教育應著重錘鍊。

  隨後,田傑校長介紹了力邁國際學校在AI時代的創新教育實踐。學校不僅深耕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STEAM)領域,激發孩子的探索欲,還積極組織體育、藝術創作等多元活動,助力孩子個性與才能的全方位發展。

  展望未來,田傑校長建議家長和教育者要引領孩子順應時代變革,著重培養人際交往與團隊協作能力。他鼓勵孩子們心懷高遠,明確目標,腳踏實地,一步步將夢想照進現實。

  新府學:用學術杠桿,打造“AI駕駛者”

  ——演講人:姚宇堃

  北京市新府學外國語學校校長

  北京市新府學外國語學校校長姚宇堃在展會中以“新府學:用學術杠桿,打造‘AI駕駛者’”為主題,為家長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講。

  姚校長指出,AI時代要求學生“善於運用人工智能”且“能夠創造更強大的人工智能”,而數理優勢是核心能力。

  新府學採用“數學 +”培養模式,從學術基礎到 AI 融合,整合多種教材,因材施教,注重雙語數學與數學延伸,為學生打下堅實學術根基。

  姚校長表示學校擁有頂尖學術委員會與校內導師團隊,提供豐富學術資源,如數學圈、名校教授講座等。在課程方面,不僅有數學等基礎學科研究,還有自動駕駛等跨學科研學以及人工智能課程。新府學注重個性化培養,開設多樣選修課與自選式研學活動,還有豐富的數學活動月、科學節等。

  最後姚校長介紹道,學校發展成果顯著,擁有眾多國際認證,學生在各類國際競賽中屢獲佳績,100%學生升入世界百強名校。同時,新府學全球預科中心提供多元化升學出口,助力學生一站抵達全球名校。

  普娃?牛娃?都有自己的成長係

  ——演講人:馬立娟

  北京愛迪學校國際中學部副校長

  北京愛迪學校國際中學部副校長馬力娟,以“普娃?牛娃?都有自己的成長係”作為演講主題,開展了深入的分析。馬校長在展會上指出,孩子類型多樣,若用單一尺規評判,每個孩子似乎都存在“問題”,像特長娃、偏科娃、文藝娃等各有特點。

  馬校長表示愛迪學校秉持多元包容理念,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學校深知不同孩子有不同優勢與需求,因此不局限于傳統教育模式,而是為各類孩子提供適宜成長環境。

  對於不同特質的孩子,馬校長指出愛迪學校有著針對性的培養策略。無論是活潑好動還是安靜內斂,無論擅長藝術還是癡迷科學,都能在這裡找到發展舞臺。學校通過豐富課程與活動,充分挖掘孩子潛能,助力其發揮特長。

  最後,馬校長堅定表示愛迪學校注重全面發展,不僅關注學業,還重視品德、心理等方面培養。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具備紮實知識技能,又擁有健康人格與良好心態。這種教育理念與方式,旨在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愛迪學校綻放光彩,成為更好的自己,為未來人生奠定堅實基礎。

  從公立到國際藝術:中考後重構藝術生的升學坐標係

  ——演講人:王逸晴

  君誠國際藝術高中教學總監、帕森斯藝術學院中國區服裝設計導師、自媒體“藝晴聊藝術留學”主理人

  君誠國際藝術高中教學總監王逸晴老師,在演講盛會上以“AI時代聚能,國際藝術高中賦能藝術留學新篇”為鮮明主題,為聽眾們奉獻了一場思想深邃、內容精彩的演講。

  王逸晴老師深刻剖析道,在AI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國際藝術教育若要直面挑戰、破局前行,關鍵在於培育出既擁有堅實藝術理論基礎,又具備豐富藝術涵養的藝術特長人才。君誠國際藝術高中精心打造的藝術類國際課程體系,涵蓋了A-level、AP及BTEC等權威課程,專業設置全面覆蓋各個藝術科系,為學生提供跨學科、綜合性的學習盛宴。這一體系旨在深度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助力他們成長為學術與藝術並重的卓越人才。

  在談及學生的個性化成長規劃時,王逸晴老師介紹道,君誠國際藝術高中不僅為每位學生量身定制個性化課表,還配備了一支專業的升學指導團隊,為他們的未來之路點亮明燈。此外,學校匯聚了一支由中外優秀教師組成的精英團隊,他們不僅教學經驗豐富,更能夠為學生提供海外精品大師課程,邀請大學招生官親臨線下宣講,讓學生有機會直接獲得來自頂尖學府的高品質推薦信。正是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得君誠國際藝術高中在2025年的升學季中斬獲了令人矚目的優異成績。

  讓孩子贏在AI時代的學校

  ——演講人:劉煜炎

  康福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尚麗外國語學校·科創高中校長、北京昌平凱博實驗學校總校長

  在主題分享活動中,康福國際教育集團負責人、尚麗外國語學校·科創高中校長、北京昌平凱博實驗學校總校長——劉煜炎博士,以《讓孩子贏在AI時代的學校》為題,展開了一場思想深刻、內容精彩的演講盛宴。

  劉煜炎博士在演講中提到,康福國際教育精心構建了iSTREAM科創賦能課程體系,並配套實施了一系列個性化管理舉措,如“一生一案”的精準規劃、“雙向驅動”的協同機制以及“三級共進”的分層提升策略等。這些創新模式旨在深度挖掘學生潛能,激發他們的內在驅動力,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與發展。

  此外,劉煜炎博士還深入闡述了課堂教學的六大變革方,包括從單純追求知識分數向注重能力培養與心智塑造的轉變,以及從教師主導課堂向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的轉變等。為增強説服力,劉博士還特別分享了多位康福國際教育優秀畢業生的輝煌成就,這些畢業生在投資、金融、科技等前沿領域大放異彩,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康福國際教育集團教育理念的卓越成效。

  演講尾聲,劉煜炎博士滿懷激情地強調,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於助力每一個生命綻放獨特光彩。通過科創賦能與個性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康福國際教育致力於培育出能夠引領未來社會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

  雙向奔赴 遇見更好的自己

  ——演講人:白遼玲

  青苗教育集團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海淀區青苗學校普高部校長

  青苗教育集團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海淀區青苗學校普高部校長、中學高級教師、語文特級教師白遼玲以“雙向奔赴,遇見更好的自己”為主題,在展會上深入介紹了青苗學校的特色普高教育培養體系。

  白校長表示青苗學校作為國際教育行業的引領者,擁有深厚教育底蘊與國際權威認證。開展普高項目,是學校與家庭、學生的“雙向奔赴”,旨在用優質資源支持國內發展的孩子。學校秉持全人教育理念,專家名師團隊領銜,特高級教師把關,為學生長遠發展助力。課程設計上,緊跟海淀教學進度,既夯實國家課程基礎,又通過拓展課程、青藤課程,涵蓋藝術、體育等多領域,滿足學生多元興趣,提升綜合素養。

  白校長介紹道在學生發展方面,通過生涯規劃課程、常態化主題班會等,滲透生涯發展品質培養;執行動態評估,實施差異化管理和多樣化活動,促進家校共育。

  白校長在演講中提到多元升學路徑是青苗的一大特色,為學生提供國內名校、藝術特色、中外合辦項目等多種選擇。學校過往學術水準增值明顯,助力學生不斷進步。青苗學校正以實際行動,與學生、家庭雙向奔赴,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此遇見更好的自己。

  做通往未來的“跨域橋梁”

  ——演講人:蔡靜波

  大興熙誠學校學術副校長

  大興熙誠學校學術副校長蔡靜波,以“做通往未來的‘跨域橋梁’”為主題,深入闡述了熙誠學校的教育理念與實踐。

  蔡校長介紹説熙誠學校具有國有屬性,獲政府支持與企業運作,能依託金融街資本資源,為學生提供時代前沿的教育資源,讓學生提前感知未來世界。學校注重培養學生在人機共生時代的“隱形素養”,如精神免疫力、決策內源力等,使學生具備適應未來變化的能力。

  蔡校長表示在課程方面,構建多元化升學“N +”課程體系,涵蓋中國高中高考課程、AP/A - level課程、德語第二外語及藝術/音樂課程,滿足學生全球綜合類大學、德國全域、全球藝術等多元升學需求。同時,通過數據賦能平臺、實踐網絡、雙導師制,給予學生充分指導與規劃,助力學生探索個性化和人生規劃。學校還開設七大板塊素質課程,促進學生充分跨界,提升跨學科思維與實踐能力。此外,熙誠學校為學生提供多種升學直通車服務,如金斯頓大學藝術升學直通車、香港名校直通車,讓學生升學之路更加順暢。

  蔡校長在演講中最後指出,熙誠學校正以獨特的教育模式,搭建起通往未來的橋梁,幫助學生擁抱變化、樂於創造,在未來的世界中找準坐標,實現個人價值。

  為孩子考慮換賽道的家長需要認識清楚的問題

  ——演講人:陳鶴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管理碩士、北京景山學校教育集團(京津冀一體化校區)國際部校長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管理碩士、北京景山學校 (京津冀一體化校區)國際部校長陳鶴,圍繞“為孩子考慮換賽道的家長,需要認識清楚的問題”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而富有洞見的分享。他首先剖析了當下教育生態中的現實困境:不少孩子在母語學習上已顯吃力,若此時轉而用英語或其他外語作為學習媒介,無疑會加大學習難度,讓孩子面臨更多挑戰。陳校長特別指出,國際課程不應僅僅停留在知識傳授的層面,更應成為解決孩子學習難題、塑造其堅韌學習品格與激發內在驅動力的有力工具。

  陳校長進一步闡述道,景山國際部始終將孩子的全面發展置於首位,成績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心理健康與成長軌跡同樣不容忽視。在這個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陳校長認為,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強烈的好奇心以及勇於發問的精神,遠比單純的知識積累更為關鍵。他鼓勵孩子們要勇於探索未知,積極付諸實踐,用行動書寫自己的成長篇章。

  談及景山國際部的教育願景,陳校長滿懷信心地表示,學校致力於為學生提供一流的國際教育體驗,助力他們成長為具備全球視野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AI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景山國際部緊跟時代步伐,創新教學手段,如採用獨樹一幟的教學方法、提供無需翻墻即可訪問的豐富學習資源等,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又為家長節省了教育開支,真正踐行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家長為夥伴”的教育理念。

  語言學習在擇校規劃中的銜接

  ——演講人:王傑

  北京環球教育培訓學校擇校項目部負責人

  北京環球教育培訓學校擇校項目負責人王傑,以《語言學習在擇校規劃中的銜接》為核心議題,為在場的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啟迪思維的演講盛宴。

  王傑在演講中深入剖析了環球教育的課程體系特色,強調其不僅提供了豐富多元的國際教育長線産品與服務,覆蓋了從青少年到職場人士的廣泛群體,還囊括了雅思、託福等熱門語言考試培訓,以及A-Level、AP等權威國際課程。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針對7-12年級這一關鍵學段的學生,環球教育精心設計了詳盡的時間規劃藍圖,清晰標注了每個年級學期的重要升學里程碑及預期成績目標,為學生的未來發展鋪設了堅實的道路。

  在教學形式上,王傑自豪地介紹了環球教育所採用的多元化浸泡式教學模式,該模式實現了線上線下無縫對接,既有市區內的面對面授課,也有封閉式學院的沉浸式學習,還有靈活便捷的在線課程,全方位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偏好與需求,讓學習變得更加高效與個性化。

  展望未來,王傑堅定表示,環球教育將一如既往地堅守“教育成就未來”的崇高理念,持續為中國學子走向世界舞臺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與保障,助力他們在國際教育的征途上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英語課程設置和原著閱讀書單

  ——演講人:王薇薇

  北師大附中國際部英語組組長

  北師大附中國際部英語組組長王薇薇,圍繞北師大附中英語課程設置和原著閱讀書單展開分享。

  王老師介紹道在課程設置上,北師大附中構建了系統且豐富的英語課程體系。高一階段通過泛讀課程,以銜接過渡為目標,引導學生用英語閱讀各學科領域文章,培養英文思維與學術興趣,課程涵蓋歷史、心理、物理等多學科內容。高二在高一基礎上,泛讀課增加深度與長度,以長篇書目為核心展開拓展型研討。高三則側重於標化備考與基礎語言技能提升,設有綜合英語、英語聽力與會話等課程,助力學生衝刺標化考試。

  王老師表示AP英語課程獨具特色,強調跨文化跨學科研讀。高一泛讀課程涉及多學科閱讀材料,高二圍繞經典科幻小説《倣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開展多主題討論。同時,課程注重學科活動與活動賦能,舉辦單詞大賽、詩歌與攝影大賽、附中演講比賽等多樣活動,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與創造力。

  王老師強調原著閱讀書單精心挑選,與課程緊密結合。從高一的《Maus》《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等,到高二的《倣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讓學生在閱讀經典中提升英語能力,拓寬文化視野。

  最後,王老師在演講中指出,北師大附中的英語課程設置與原著閱讀書單相輔相成,助力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提升素養,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專家1v1諮詢

  展廳特設的一對一諮詢區,五位深耕教育領域的資深專家成為不斷成為焦點。他們之中,既有在國際教育理論研究中成果斐然的權威學者,也有紮根升學指導一線十余載的實戰派專家。面對家長們普遍存在的擇校焦慮與升學困惑,專家團隊以"精準把脈、個性定制"為原則,通過深度一對一諮詢模式,為每個家庭構建專屬教育方案。

  從學科優勢與興趣特長的匹配度分析,到升學路徑與職業規劃的前瞻性設計,專家們依託海量案例數據庫與政策動態追蹤統,系統評估學生的核心競爭力。針對國際教育體系複雜的課程框架,專家不僅詳細拆解AP/IB/A-Level等主流課程的特點,更結合目標院校的招生偏好,為學生量身打造"課程組合+背景提升"的立體化規劃。

  這場智慧碰撞最終幫助眾多家庭破除信息壁壘,不僅明晰了"公立國際部VS民辦雙語校"的選擇邏輯,更掌握了"早規劃、巧銜接、強特色"的升學方法論。家長們紛紛表示,經過專家指導,原本模糊的教育藍圖已轉化為包含關鍵節點與實施路徑的清晰路線圖。

第二十四屆“國際名校來了”北京國際化學校擇校展收官 達成國際化教育諮詢新里程_fororder_5

  招生官現場答疑

  近六個小時的展會中,來自多所頂尖國際學校的資深招生團隊全程守候,與家長們面對面深度對話。這些招生負責人均擁有五年以上從業經驗,對學校的辦學理念、課程架構、師資配置等核心信息掌握精準透徹。面對家長們圍繞入學標準、教學特色、校園生活及升學成果等維度的細緻詢問,招生團隊以專業態度逐一解答,確保每個疑問都能得到實質性回應。

  通過真實學生成長案例與權威數據支撐,各校招生官多維度呈現辦學優勢:有的重點解析跨學科融合課程如何打破傳統學科界限,培養複合型思維;有的詳細介紹特色社團與項目制學習如何激發學生潛能,提升綜合競爭力。

  這場深度交流有效消除了信息不對稱,家長們在互動中不僅獲取了關於課程體系、師資力量、升學路徑等關鍵信息,更通過對比不同學校的培養模式與資源特色,對目標院校形成了立體化認知。

第二十四屆“國際名校來了”北京國際化學校擇校展收官 達成國際化教育諮詢新里程_fororder_6

  獨家深度訪談

  展會當天,多位國際化學校校長、業內專家受邀參與國際在線教育頻道專訪,通過深度對話形式分享了他們對AI時代國際教育發展趨勢的前瞻思考。訪談重點聚焦兩大維度:

  一是針對不同學術水準的學生,如何提供分層教學或個性化學習計劃?

  二是中考後如何科學規劃才能夠避免升學少走彎路?

  針對這兩個核心議題,受訪嘉賓或通過實際案例,或引用權威數據,深入淺出地剖析了2025國際教育的變革方向,學校和家庭該何去何從。

第二十四屆“國際名校來了”北京國際化學校擇校展收官 達成國際化教育諮詢新里程

  訪談最後,多位嘉賓達成共識:在AI技術深度融入教育的今天,國際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已從硬體設施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培養體系。他們呼籲家長在擇校時,既要關注學校的科技應用水準,更要考察其教育理念是否真正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是否能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成長土壤。這場思想碰撞不僅為教育從業者提供了寶貴啟示,也為正在為孩子規劃國際教育路徑的家庭指明瞭方向。(圖/文 曉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