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出行高峰來臨 警惕安全風險
2025-07-22 10:44:35來源: 人民日報

  暑期來臨,又到了中小學生出行的高峰期,道路交通壓力也相應增大。在享受假期的同時,交通安全不容忽視。公安部曾經公佈的一組數據顯示,在涉及中小學生的交通事故中,每年7、8兩個月的事故佔比超過1/5。暑假出行,有哪些交通安全領域的風險和注意事項?應該如何防範?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交通管理部門。

  勿讓未達法定年齡的孩子騎車上路

  道路上車水馬龍,不時還有大貨車經過。一旁的非機動車道上,4個少年正在興奮地騎行,騎車時還不時嬉戲打鬧……前不久,在安徽省合肥市新海大道與銅陵北路交叉口,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民警發現這一危險情形後,隨即將少年們攔下。經詢問,他們的年齡均未滿12周歲。民警現場為孩子們講解了交通安全知識,隨後通過電話聯繫家長將孩子帶回。

  未達到法定年齡的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安全意識薄弱、應變能力不足,騎行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時,極易造成交通事故,還要承擔相應的事故責任。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公佈的一起非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顯示,一名15歲的中學生駕駛電動自行車被撞傷,導致休學一年。由於未達到駕駛法定年齡,法官判罰受傷中學生需自行承擔部分責任。

  交管部門提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未滿12周歲不得騎行自行車;未滿16周歲不得騎行電動自行車。暑假期間,廣大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和日常監護,履行好監護責任,勿讓未達法定年齡的孩子騎車上路。

  騎車不要看手機、打電話、互相打鬧

  即使達到法定駕駛年齡,一些未成年人在騎電動自行車時,因查看手機、打電話未注意路況而發生交通事故。分心駕駛不僅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還要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

  交管部門提醒:在目前的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分心駕駛造成的。以當前電動自行車最高限速每小時25千米測算,如果看手機3—5秒,就相當於“盲騎”了21—35米。電動自行車后座乘客的突然移動、嬉鬧會干擾駕駛,增加事故發生概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第五款之規定: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時不得雙手離把或者手中持物。騎車時看手機、打電話、互相打鬧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會讓駕駛人對車輛的控制能力降低。同時,駕駛人注意力分散,忽略對路況的觀察,顯著增加事故發生的概率。

  正確佩戴安全頭盔、係安全帶

  交管部門提醒:研究表明,交通事故中,頭部是很容易受傷的部位。電動自行車后座無安全帶等防護裝置,不按規定佩戴安全頭盔,碰撞或側翻時,乘員身體直接接觸地面或硬物,頭部、軀幹受傷風險大。而正確佩戴安全頭盔可將交通事故的死亡風險降低60%—70%。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死亡事故中,約80%為顱腦損傷致死。騎乘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應佩戴合格的安全頭盔,並規範係好安全卡扣。在乘小客車時,也應係好安全帶,安全帶的肩帶要跨過胸腔,腰帶要緊貼髖骨。

  不超員乘坐、違規改裝電動自行車

  核載7人的麵包車,塞滿了13名學生;5名少年為追求刺激,同“坐”一輛電動自行車在路上狂奔;違規改裝的電動自行車,時速可達80公里……超員、超速駕駛電動自行車的違規行為屢見不鮮。四川省達州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宣傳法制科負責人周延吉表示,近期發生的涉電動自行車事故中,違規載人(尤其是搭載多人)是主要原因之一,家長搭載多名兒童、青少年結伴同乘等現象在農村地區較為常見。

  電動自行車違規載人的危害不容小覷。電動自行車設計載重有限,超員會大幅增加車輛重量,導致剎車距離延長甚至剎車失靈,緊急情況下易失控。電動自行車大多重心較高、平衡性差,超員後在轉彎、避讓障礙物或路面不平時,極易側翻。在電動自行車上違規加裝電池、音響或照明設備,可能導致線路“超負荷”,改變車輛結構、制動系統等關鍵部件,不僅增加駕駛風險,還可能引發火災。

  交管部門提醒:電動自行車可搭載1名12周歲以下兒童;電動輕便摩托車禁止載人;電動摩托車除駕駛人外可搭載1人,但不能搭載12歲以下兒童。搭載6周歲以下兒童時,需加裝合格的兒童安全座椅。要保持車輛性能良好,定期檢查剎車、輪胎、燈光等車況。不私自加裝遮陽傘、改裝電機或電池,以免破壞車輛平衡和安全性能。夜間騎行應穿鮮艷或帶反游標識的衣物,確保尾燈、反光裝置正常,提高可見性。

  看護好未成年人,謹防走失

  7月2日,在合肥地鐵圖書館站,地鐵工作人員接到一名家長求助,稱其8歲的小孩走失,沒帶通信設備,也説不清去向。隨後,工作人員通過監控鎖定小孩已乘上地鐵。11分鐘後,工作人員在列車上找到小孩,並在最近的車站等待家長。

  交管部門提醒:暑假已來臨,出行時要看護好家人,不要讓未成年人離開視線範圍,同時應教導未成年人時刻緊跟家人。夏季高溫,駕車出行時,切忌將未成年人獨自遺留在車內。駕車離開服務區等交通樞紐前注意清點人數,避免遺落車上乘員。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與現場民警及工作人員聯繫或撥打報警電話。(記者  羅陽奇  李凱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