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現場
“在中國電影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中外電影領域之間的緊密合作變得尤為重要。”8月24日,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外電影合作論壇暨影片創投會現場,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臺長,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秘書長陳祥説。
本次論壇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旨在總結中外合作經驗,探討本土化與國際化結合模式,以及在電影工業化進程中國際合作與協同等問題。
據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總經理劉春介紹,目前,中國已與英國、法國、俄羅斯、新西蘭、日本、印度等22個國家簽署了政府間電影合作攝製協議,自2000年起至2019年底,已完成中外合拍並公映影片244部,在中國內地票房超過1億元的共有49部。
在中外合作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劉春深刻感受到,中國電影已經到了需要自我變革、自我提升的階段:“每個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內製片人、不同環節的電影人都需要樹立這個理念。”
一直以來,合拍片都面臨本土化與國際化難以同步的困難,如何跨越文化差異阻礙、最大限度實現本土市場與國際市場的雙贏,成為關注的重點。對此,芬蘭著名導演、製片人、編劇雷尼·哈林強調,好萊塢電影一般特別注重全球行銷,能否塑造全球通用的符號、引發全球共鳴的情緒是決定影片前景的重要因素:“你去看電影的時候,不管是喜劇還是動作片,只有情緒這一人類共同擁有的東西才能通達東西。”
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現有的電影産業發展格局和國際協同模式,也讓眾多國際電影人重新思考:電影工業的未來在哪?電影從業者的未來在哪?開心麻花總裁劉洪濤認為,疫情讓全世界電影人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中國電影對於國際化表達的積極借鑒與探索,讓電影市場充滿希望;觀眾對於電影的需求不會變,只要創作者能在內容、品質上做到更好,讓觀眾通過看電影體驗到獨一無二的享受,電影就能生存下去。
因《情書》《燕尾蝶》《你好,之華》等影片為中國觀眾熟知的日本著名導演、編劇岩井俊二透露,他通過遠程攝製、手機攝影的方式,在疫情期間完成了影片《8天就死去的怪獸的12日談》,並於7月底在日本的小型院線上映,用於支持日本電影産業復工。此外,岩井俊二還透露,《你好,之華》的續篇也正在籌備中。(記者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