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從100秒洞見中國人的精神風貌
2023-10-12 09:38:19來源:文匯報編輯:武若曦

  綜藝《黃金100秒》推出十週年特別節目《發光吧我們》。

  100秒能看見什麼?一檔節目用十年、約3000組嘉賓、精彩紛呈的100秒作答——自始至終,創作者的目光都聚焦那些為夢想奮鬥不息的普通人,讓老百姓不僅成為文藝的觀賞者,也成為參與者和鏡頭前的主角。

  日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老牌綜藝《黃金100秒》引發新一輪關注。當欄目十週年特別節目《發光吧我們》又一次步入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長河,那些舞者、非遺傳承人引著觀眾“解鎖”的寶藏,何嘗不是新時代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篇章;當過往十年間在此亮相過的挑戰者重新登臺,向觀眾展示時光沉澱後更優秀的自己,這一方小切口的舞臺已不僅是追夢人的演繹場,更是十年來普通中國人越發自信的精神風貌展示場。

  《黃金100秒》于2013年6月首次亮相央視綜藝頻道。據主創介紹,節目以“挑戰”為名,用樸素的舞臺為平凡人描摹追夢之路,希望能以接地氣、暖人心的表演展現中國人的精氣神。十年來,站上過“100秒”舞臺的有花甲老人、稚子小兒,更多的是不斷奔跑向前的青年一代。“創意新鮮的表演也是普通追夢人一次次緊張刺激的‘100秒’自我挑戰與超越,每位表演者背後的勵志經歷,都是勇於追夢、敢於造夢的新時代圖景的縮影。”

  比如閻璽,2014年,這位四川青年初登《黃金100秒》舞臺,一段峨眉武術逍遙扇招式驚艷,直到今天仍被網友“考古”,稱其有著武俠劇裏男主角的既視感。一晃近十年過去,彼時的小夥子升級當了父親。他帶著兒子重返圓夢的舞臺,在《男兒當自強》的背景樂裏再現“逍遙扇張闔飛舞”,一招一式間,是挑戰者本人十年如一日的熱愛,也是中華武術代代傳承的生動注腳。比如和勝堂獅子團的哈尼族小夥子們,他們從2008年起學習舞獅,歷九年練習、于2017年從雲南大山走上央視舞臺。此去經年,心懷雄獅的年輕人説:“曾經,‘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把我們帶到《黃金100秒》舞臺。現在,我們想讓時間告訴大家——是金子,真的會發光。”十年前,趙一巒是群演中的一員,在音樂求學路上住過地下室、遭遇過暗淡時刻。是在《黃金100秒》舞臺上的大放異彩給了他信念,而今的他已走到舞台中央,是中央歌舞劇院的一名青年演員。還有思雅,大灣區的姑娘曾兩度挑戰《黃金100秒》舞臺卻都鎩羽而歸。此番再見,成功也許不是最重要的,在時光裏不變對傳統粵劇的情有獨鍾,在寂寞中不改對原創國潮音樂創作的初心,已足夠讓人動容。

  回到最初的問題,100秒可以看見什麼?或許可以用《發光吧我們》的宣傳語概括,“每個平凡的人生都有100秒黃金時間”,無數“黃金100秒”或許就能洞見那些平凡但不平庸、熱烈又不服輸的中國人的黃金十年。

  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嵐認為:“近年來,回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國産綜藝不斷更迭升級、推陳出新,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出圈節目。”其中有些立足優秀傳統文化,追求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如歷史文化類綜藝《國家寶藏》《典籍裏的中國》等;有些聚焦時代聲音、把握時代脈搏,如《一饌千年》《你好生活》等。而作為一檔老牌節目,《黃金100秒》從當代中國火熱現實生活的題材富礦中汲取養分、獲得靈感,因為找到了社會生活、百姓情感與節目表達的交匯處,它用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了百姓故事,使受眾産生強烈共鳴,並從中看到——今天的中國,是夢想接連實現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是賡續民族精神的中國。(記者 王彥)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