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方非攝
著名指揮家張國勇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序曲傾流,氛圍感傷,舞臺上,媽媽摟著年幼的潘冬子走來,越來越多的身影浮現會聚,才掙脫黑暗不久的人們唱起“送親人”,與即將踏上長征之路的紅軍依依惜別,婉轉悠長的民歌曲調將時空引領回上世紀30年代的江西柳溪。昨晚,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歌劇《映山紅》迎來首演。
歌劇《映山紅》以李心田小説《閃閃的紅星》為藍本,由小説同名電影作曲傅庚辰擔任音樂顧問,著名作曲家張千一擔綱作曲,劇作家喻榮軍、導演胡宗琪、舞美設計王歡等一線藝術家聯袂組成主創團隊。幾十年來,《閃閃的紅星》深入人心,在繼承原作精神的基礎上,《映山紅》進行了必要且大膽的改編。考慮到小朋友很難完成歌劇主角的大量表演和唱段,《映山紅》轉而選取原著小説中的冬子媽作為故事主人公,以冬子媽送郎、抗敵、上山、入黨、鬥爭和犧牲為主線,詩意呈現“只有一日黨齡的共産黨員”不懼犧牲的壯舉,同時以復線結構平行交織丈夫潘行義在長征途中艱辛跋涉的情景,從不同視角呈現共産黨員光輝而堅定的信仰。
音樂上,張千一守正創新。電影《閃閃的紅星》留下的插曲《映山紅》《紅星照我去戰鬥》《紅星歌》至今傳唱不息,在歌劇舞臺上,它們的影子時時閃現:從爸爸手中接過紅星、參與革命鬥爭時,潘冬子的出場總是縈繞著《紅星歌》躍動鼓舞的旋律;《紅星照我去戰鬥》始終伴隨著群眾、紅軍的勇敢抗爭與堅毅前行;《映山紅》則如同全劇的靈魂貫穿始終,在獨唱、合唱等多種形式的演繹下,動人的旋律、強大的感染力層層鋪墊,最終在漫山遍野鮮花怒放的劇終部分奔向高潮。
歌劇《映山紅》同時譜寫了大量新唱段,把不同角色塑造得鮮明立體。著名歌唱家雷佳的歌聲穿透力十足,表演充滿信念感,從與潘行義的二重唱“打雙草鞋送紅軍”的淳樸率真,到與丈夫分別時“讓我再多看你一眼”的惦念不捨,再到犧牲前“燈火啊,你越撥越亮”長達7分鐘的不屈吶喊,雷佳的表演兼具細膩與爆發力,把冬子媽成長為革命戰士的心路歷程詮釋得淋漓盡致,贏得全場喝彩。王宏偉飾演的男主角潘行義閃耀著革命理想的光輝。風雪交加、險象環生的長征路上,掛念妻兒的他高歌“你在家鄉等我回來”,輝煌燦爛的高音不僅極致凸顯了男高音的特點與魅力,更是共産黨員信念的迴響。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男低音關致京飾演的大反派胡漢三,他率領的還鄉團在一片嘈雜陰暗的音響中如烏雲過境般登場,一句“我胡漢三又回來了”便立住了橫行霸道、貪婪狠厲的惡霸形象。
舞臺呈現上,《映山紅》留白雋永。整體舞美造型猶如一頁“書紙”,隨著情節的推進,書頁翻轉,錯落的平臺通過升降組合,以簡潔的線條形象形成陡峭的岩壁、茂密的竹林、浸染山野的映山紅,在寫實與寫意的視覺反差中為經典作品帶來了符合時代審美的當代表達。
據悉,《映山紅》首輪演出將持續至11月26日。接下來,歌唱家王喆、王凱領銜的另一組演員陣容也將接力登臺。(記者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