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小列執導,閆妮、譚松韻、吳京等主演的電影《再見,李可樂》正在熱映,上映7天票房累計1.4億。影片發佈一組“時光絮語”臺詞海報,真摯的情感在文字間緩緩流淌,滌蕩曾經的困難與傷痛。
“時光絮語”系列海報定格住每個人物真情流露的瞬間,他們或幸福或迷茫,或輕鬆或沉重,或歡樂或悲傷,這些喜怒哀樂中蘊含著最為寶貴的親情、愛情和友情。閆妮、譚松韻、吳京、蔣龍、趙小棠飾演的每個角色都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成長軌跡。
母親潘雁秋(閆妮 飾)和女兒李妍(譚松韻 飾)在經歷父親李博宇離世的傷痛和彼此的隔閡以後,重新擁抱彼此,一句“寶貝女兒,什麼是勇敢,不要回頭看”感動了無數觀眾,也讓李妍真正找回了自己,找回了前行的動力。
“等你結婚的時候我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著西裝打著紅領結,親手把你交到那個有福氣的瓜娃子手上”,這是父親李博宇(吳京 飾)對女兒的承諾,也是電影裏愛意盡顯的一幕,雖然無法陪伴在身邊,但最終父親還是以另一種方式見證了她的成長,小狗“可樂”陪李妍走進婚禮殿堂的那一幕,冥冥中也成為了一人一狗的另一種“愛”的接力。
蔣龍飾演的張懷軍也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拾獲了愛情的真諦——愛情最美好的不是當下,是今後為了彼此成長的每一刻。他憑藉真誠與堅守獲得了潘雁秋(閆妮 飾)的認可,和李妍(譚松韻 飾)修成正果。趙小棠飾演的孟藜被熱心的觀眾賦予了“中國好閨蜜”的稱號,首映禮上一句“你回頭,我就在”向觀眾詮釋了友情最美好的樣子。
影片中有一幕李妍(譚松韻 飾)高考結束,媽媽潘雁秋(閆妮 飾)穿著旗袍去迎接她的畫面,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那幾乎是自李博宇(吳京 飾)去世後潘雁秋最亮眼的裝扮,也承載了她最樸素的願望——希望女兒高考旗開得勝。母女倆曾經因父親離開産生的隔閡與爭吵背後,藏著媽媽最真實最樸素的愛。
時間教會了女兒長大,也教會了媽媽如何學會表達,就像母女在串串店和解的那一幕,女兒終於放下了多年的愧疚與傷痛,而媽媽説著不要回頭看,卻打開了多年未曾換過的全家福屏保:不要回頭看,因為愛你的人會一直在你的身後。
父親李博宇(吳京 飾)的離開對女兒李妍(譚松韻 飾)來説是一生難以割捨的痛,而萌犬“可樂”的出現成了治愈傷口的良藥。影片開頭在醫院裏,李妍(譚松韻 飾)看著爸爸破碎的手機,手機背面貼著的是她小時候和長大後的卡通自拍照片,這是爸爸對女兒藏在細節裏的愛。
養一隻小狗是父女倆之間的秘密約定,而從與李妍(譚松韻 飾)相遇那天開始,小狗“可樂”就命運般的接過了父親的接力棒,成為了陪伴她成長的家庭一員。相處過程中,李妍(譚松韻 飾)跟“可樂”的幾次對視“晃神”,是一人一狗難以言説的情感流動。這些細節很像失去親人的人都會有的經歷——感覺是父親又回來看她了,這也是她固執留下可樂的更隱秘的原因。最終“可樂”出現在婚禮上,也是替父親完成了他對女兒的承諾——親手將女兒交給她心愛的人。
在女兒出嫁之際,母親拿出了為其攢的720g黃金,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吳京根據自己的經歷提出的一場戲,更巧合的是,這也是閆妮、譚松韻母女二人的殺青戲。積蓄了整部戲的情感,最終在這場戲中呈現的淋漓盡致,也讓走進影院的觀眾倍受感動,愛不會消失,也許逝去的親人真的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這一切皆未可知。
李妍(譚松韻 飾)和張懷軍(蔣龍 飾)的相遇來自“可樂”刻意製造的一場烏龍,“可樂”的本意是想讓他帶李妍(譚松韻 飾)重拾滑板的愛好,沒想到陰差陽錯的“撞”出了一樁姻緣。在當兵的幾年裏,張懷軍(蔣龍 飾)一直在思考潘雁秋(閆妮 飾)提出的幾個問題,這是他選擇離開的原因,也是他成長的開始。趙小棠飾演的孟藜是個有點“神神叨叨”的閨蜜,她很喜歡玩塔羅牌,對牌的解讀也有一些寬慰李妍的意思,正因為目睹了李妍的傷痛,所以才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陪伴著她,鼓勵著她。
《再見,李可樂》是一場關於親情、愛情和友情的修煉與成長之旅,有人從傷痛中蛻變,有人因愛意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深情顯于微末之間,電影用一個個隱藏的細節向觀眾訴説著故事之外的真情真意,將深冬的第一份溫暖傳遞給銀幕前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