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尋古問今 文物傳情
2024-01-12 08:45:07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武若曦

  《尋古中國》之《古滇記》海報。出品方供圖

  大型系列紀錄片《尋古中國》第一季共播出《古滇記》《古蜀記》《玉石記》《稻穀記》《雲夢記》《河洛記》《尋夏記》7部、32集,廣受好評,獲得國家廣電總局2023年第二季度優秀國産紀錄片、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2023年度中國影響力十大紀錄片”等榮譽。

  五千年中華文明傳承下來的理念,已浸潤于每個中國人心中。然而,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人們在很長時間裏卻缺乏系統認識,這是《尋古中國》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這部紀錄片依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等,以古跡、古籍、古物、古人為線索,尋始源、塑共識、見精神。雖然主題恢弘,但節目中每一個向歷史深處發出的叩問都可感可知,指向實處。如《古滇記》從不足一方寸的“滇王金印”等文物切入,探尋古滇國如何建立、發展和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歷史;《玉石記》以玉見證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與發展……每一個從嚴謹探尋中得到的回答都具體而微,大到震驚世界的文明探源成果,小到古人對螺螄的喜愛等細節,都在不斷解答、豐富著“我們從何而來”這個議題,展現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歷史傳統的深厚根基、文化創新的珍貴寶藏。

  《尋古中國》始終貫穿著懸念表達與探索理念。如果説“古”是在呼喚答案,“尋”則要走過漫漫長路,帶著好奇徐行。這部紀錄片娓娓道來,講述了中華文明如何從涓涓溪流到匯成江河,走過了自身獨特的發展歷程。《稻穀記》讓我們知曉,兩萬年前的中華先祖已成為世界上最先掌握制陶技術的人;《玉石記》使我們窺見,在金屬工具還未出現的八九千年前,烏蘇裏江畔的先民已能用柔軟的繩子,刻畫出玉器上柔美的紋路。《古蜀記》帶領我們遊歷8座史前古城遺址,看先人們如何步履維艱重建家園;《雲夢記》帶領我們重讀兩千年前的木牘家書,體會祖先們如何傾訴對家人的思念,抒發愛國之情。7個專題如文明坐標,標記出各區域的文明演進路徑;隨著一個個懸念的解答,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漸漸清晰。“尋”的終點,在觀眾一聲“這就是中國”中抵達。

  《尋古中國》持續深化“思想+藝術+技術”的融合傳播理念,以年輕的語態、清新的文風、創新的表達,結合大場景3D掃描、自由視角和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讓文物以360°視角有沉浸感地展示。文物上的馬兒跑起來、鳥兒飛起來、火焰升騰起來……觀眾得以近觀悠悠歷史之留痕,感悟泱泱文明之魅力。

  《尋古中國》拉近了大眾與歷史的距離,在更多人心中刻下文明坐標,種下文化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也在一脈相傳、亙古不變的文化情感連結中,將中華文明的火種引向更廣闊深遠的未來。

  (呂 帆 作者係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音視頻辦主任)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