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人的選擇最終融入了歷史進程的真奧義 金融+諜戰,《追風者》不止于模式創新
2024-04-01 10:10:29來源:文匯報編輯:武若曦

  《追風者》從1930年代的上海金融業講起,以銀行小職員魏若來的視角,講述動蕩年代裏小人物歷經的錘鍊與成長。

  對有著歷史坐標係的諜戰劇創作而言,結局很可能“事先張揚”,因為歷史就是剛性的框架。

  當創新早已成為觀眾對諜戰劇的審美期待,《追風者》登場了。該劇甫一亮相,就在臺網兩端表現不俗:CCTV-8央視電視劇頻道收視率破2,同時打破2024年迄今愛奇藝站內熱度最快突破9000紀錄。

  復盤該劇第一週的表現,它能贏得觀眾認可,突破了諜戰劇概念束縛固然是其一:劇中的故事從1930年代的上海金融業講起,以銀行小職員魏若來的視角,講述動蕩年代裏小人物歷經的錘鍊與成長。但《追風者》真正難得的,並不僅僅在於它以金融敘事的加法做對諜戰劇“模式創新”這道題,而是穿過鮮活的眾生相試圖觸達時代的本質,讓劇中那些人的選擇,最終融入歷史進程的真奧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借小人物成長,完成跨越時間的情感共鳴、精神共鳴

  一次暗殺與營救、一場股市交易的博弈,主人公魏若來一齣場就主動或被動地捲入兩樁大事,劇作也自開篇起奠定雙線交錯的敘事手法。

  一條劇情線落在金融領域:1930年,作為中國近代工商業和金融中心的上海,股市裏風起雲湧,資本鬥爭的背後各派系林立。另一條線主打諜戰,中共地下黨員需要從上海運輸物資送往蘇區,圍剿和反圍剿的鬥爭就在這條暗藏的交通開端反復上演。用劇中臺詞“打仗,拼的是經濟”來説,正面戰場固然重要,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問題不容忽視。這也恰是當初導演姚曉峰為劇本吸引的緣由,“以金融為切口展現那段歷史,之前沒有人拍過”。

  城市雲霄之下,波詭雲譎的另一面,卻是底層群眾艱難又質樸、被時代洪流裹挾的日常。魏若來便是其中一員。出身寒門的青年想到銀行謀職,這個對股市有點天分的青年人想得很簡單,一為糊口養家,二來他覺得亂世裏銀行這尾“魚”或可救民族于水火。他對銀行姑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對信仰對決、主義之爭的認知更為模糊。相比他的兄長魏若川,他在職場上的師父沈圖南,他未來的戰友、此刻掩飾身份的中共地下黨員沈近真,劇情前半段的魏若來暫時還是個局外人。只是,命運的齒輪已然開始轉動。

  沒有一齣場就貼著英雄的標簽,也沒有絕境逢生的神乎其技,有網友説,魏若來的初始狀態宛如“今天生活中剛步入社會的新新打工人”。他有天分、有熱血,也有局限和怯弱,他感激職場上師父的知遇之恩,也在見到更廣闊世界後開始思索自己真正的未來、認識真正的信仰——相隔近百年,年輕人相似的內心懵懂、成長弧線,打開了後續情感共鳴到精神共鳴的空間。

  穿越人性的糾結,觸及時代的肌理和歷史本質

  從業近40年,姚曉峰相信,任何劇作都是“人”的戲劇,是在不同時代與環境下,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究與剖析。《追風者》不例外,劇本裏,師徒情、兄妹情、兄弟情、戰友情、家國情,凡此種種,大愛小愛與諜戰進程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

  按劇情走向,魏若來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為人義氣,越發得到師父沈圖南的器重。可越是接近彼時銀行的機要,國民黨內部的腐敗與黑暗越是展露無遺。于魏若來,一邊是師恩重,一邊是自覺已入歧途,可以想見,左右為難間必會經歷徬徨苦悶。沈圖南面臨的打擊或許更為沉重,一手扶起的徒弟背棄了他,向來寵愛有加的親妹妹竟是中共地下黨員,他的糾葛掙扎會導致毀滅還是爆發,一切有待劇情給答案。

  但有一點,主創早早亮了態度。姚曉峰提及一個拍攝細節,2022年秋天,當美術團隊交出一個市井而溫馨的七寶街,導演狠狠心讓團隊拆掉重建,搭一個更破舊、更逼仄的環境,“唯有這樣,才能呈現出當時底層人民難以跨越階級的社會本質”。

  團隊的用心被觀眾成功辨認。有位博主發文,稱“金融戰只是《追風者》的表像,真正的重點是階級鬥爭,是中國人民和反動派之間的鬥爭”。他以劇中那場兔起鶻落的精彩對話為例,扯下沈圖南“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面具,翻出他作為國民黨銀行高級顧問的底牌,“嘴上説著同情寒門子弟,實則對魏若來作為底層百姓想多掙工資養家的想法充滿了歧視和不屑”。當沈圖南認定魏若來為高工資動心的瞬間是“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他本人作為官僚買辦資本、站在人民敵對陣營的立場本質圖窮匕見。

  與沈圖南對照,其親妹妹沈近真本也是民族資産階級,但她選擇加入中國共産黨,選擇在戰場上戰鬥,在日常利用身份打情報戰。作為那個時代的“上流人士”、掌權階級的既得利益者,沈近真如其名“近真”,她克服了她的出身局限,選擇與廣大的人民站在一起。

  《追風者》裏的1930年代初,也是歷史上茅盾開始創作《子夜》的時間。青年沈雁冰從親戚故舊的交談和交易所內沸反盈天的喧囂聲中,看出中國社會的性質,梳理出故事,在小説裏寫透了他對資本本質痛徹心扉的認知,也在字裏行間對受剝削的工人階級傾注無限悲憫、寬廣的同情。

  從這一層面而言,《追風者》努力表達類似的追求。主創穿越人性的糾結,試圖觸及時代的肌理和歷史本質:在那個受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和官僚買辦階級夾擊的中國,不會走向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記者 王彥)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