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人藝大戲《永定門裏》五一登臺
2024-04-25 09:13:46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武若曦

  《永定門裏》編劇劉錦雲(左)與導演唐燁。記者 方非攝

  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馮遠征看來,眼下步入新老交替階段的北京人藝,需要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永定門裏》正當其時。5月1日,原創京味話劇《永定門裏》將登陸首都劇場,迎來首輪演出。

  昨天,該劇主創及主演團隊在媒體見面會上提前分享了劇目亮點和創作故事。

  一個很好看的悲喜劇

  《永定門裏》凝聚了北京人藝幾任院長的心血和感情。編劇錦雲,即人藝第二任院長、著名劇作家劉錦雲,《永定門裏》是他繼《狗兒爺涅槃》《風月無邊》《阮玲玉》等話劇代表作後,傾力十餘年創作的又一部作品。

  在《永定門裏》,劉錦雲以遒勁筆力貫穿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時代變遷,圍繞肖大力、馮靜波兩位走上不同道路的男主角,展開他們之間長達30年的較量與競逐、堅守與蛻變,彰顯信仰和人性的力量。

  《永定門裏》籌劃於人藝第三任院長張和平時期。時任藝委會成員、後來成為人藝第四任院長的任鳴導演當年寫下“讀後感”:“這是一個很好看的悲喜劇,有很強的戲劇觀賞性,是個相當不錯的劇本,很有故事性,戲抓人。臺詞寫得好,有性格,有幽默感。幾位主要人物有性格,人物的內心世界也很豐富,具有多面性。”

  2022年,任鳴猝然離世,馮遠征接任院長。“為劇院考慮未來發展時,有幾部經典劇本放在那兒,我們首先選擇了《正紅旗下》。”馮遠征説。此後,《永定門裏》被提上日程,今年1月正式建組,唐燁擔綱導演,苗馳、楊明鑫、原雨等人藝中青年演員與2022級學員班共同參演。

  一幅當代的《清明上河圖》

  “我們要讓年輕演員儘快成熟起來,站到舞台中央。”馮遠征説,對《永定門裏》有兩點期望,“一是要發揮年輕人的熱情,二是要讓大家多了解北京的文化,讓不會説北京話的孩子學會説北京話。”他表示,《永定門裏》延續著人藝對純正京味的堅守與挖掘,但無論是在舞美設計還是表演狀態上,都會有所創新和突破。

  “錦雲老師寫的戲特別寫意,就像一條線,但我們需要把這條線填補完整,把飽滿的內容展示給觀眾。”唐燁説,“這部作品的舞臺呈現追求寫意與寫實的結合,在實與虛、真與假、動與靜中,追尋歷史真相,還原歷史原貌,從細節中探尋歷史,窺見真實。”比如,劇中運用的警察制服、配槍以及墻上標語、小院陳設、桌椅板凳等種種佈置,都浸潤著真實的年代感和豐富的信息量,讓一幅生動的北京南城時代畫卷躍然于舞臺之上,如同“一幅中國當代的《清明上河圖》”。

  一次強烈的靈魂撞擊

  在現實空間之外,《永定門裏》另有一層重要的精神空間,以虛實轉換凸顯人物強烈的內心衝突和靈魂撞擊。

  “曹禺先生説過,合格的編劇寫的是故事,優秀的編劇寫的是人。”唐燁説,《永定門裏》對人物心理的深層刻畫非常耐人尋味,主要角色身上有著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而要把這樣的角色演得令人信服、要在沒有模板的前提下找到原創年代戲的真實感,對年輕演員來説是很大的難點。

  為此,劇組特意安排了大量案頭工作,邀請專家授課,組織演員赴檔案館參觀查閱資料、觀看紀錄片,通過大量背景積累去探尋過往年代裏人們的精神面貌,進而塑造鮮活可信的人物形象。

  “那個時候的人們總是特別純粹。”在劇中飾演一位京劇名伶的演員原雨説,自己很愛這個“敢説敢做敢擔當”的角色,“能拿到《永定門裏》這樣臺詞唯美、立意深刻的劇本,我們非常有動力,想真誠地、努力地把它呈現給觀眾。”

  年輕人“鮮活的面孔”,讓劉錦雲非常興奮。老人家八旬高齡,媒體見面會現場,身形清瘦的他坐著輪椅,但一説起劇院,便神采奕奕。這些年,劉錦雲形容自己“腿腳不便,耳不聰目不明”,很少出門,但依舊關注劇院裏各種作品的創排情況,“老前輩給我們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他們留下的思考、表演和經典作品,可以讓年輕演員一直消化。”對劇院的未來,劉錦雲留下了12字的祝願與期待:“越辦越好,前途無量,發揚光大。”( 記者 高倩 王潤)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