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原創話劇《蘇堤春曉》:山水影像 詩意表達
2024-04-26 09:22:51來源:光明日報編輯:武若曦

  《蘇堤春曉》劇照 中國國家話劇院供圖

  春日裏,最受觀眾追捧的話劇一定少不了原創話劇《蘇堤春曉》。該劇由中國國家話劇院與杭州演藝集團共同出品,4月在北京首演時,開票一小時票房即過百萬元。在持續九天的九場演出中,場場座無虛席,謝幕時觀眾掌聲不斷。

  去年,在杭州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戲劇節上,作為戲劇節中唯一一部新創劇目,《蘇堤春曉》就創造了當天開票即售罄,一票難求、未演先熱的佳績。

  “蘇堤春曉”是“西湖十景”之首。蘇堤是北宋時蘇軾(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後形成的,杭州人民為紀念他治理西湖的功績,命名為“蘇堤”。話劇《蘇堤春曉》以大文豪蘇東坡兩次任職杭州為視角,採用非線性敘事結構,展現了他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同時把一幅波瀾壯闊的北宋畫卷鋪陳在觀眾眼前。劇中,蘇東坡與蘇洵、蘇轍、歐陽修等文人的對話亦莊亦諧、機鋒盡顯。該劇以宋韻為基調,創新使用山水畫影像呈現中國傳統文化鼎盛時期“宋”之氣象和韻致,引來觀眾與業內專家熱議。

  流動的時空敘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一齣自蘇東坡詞作的千古佳句,描述了蘇東坡對亡妻王弗的思念之情,千百年來感動了無數人,蘇東坡與王弗也成了中國文化史中的名伉儷。在話劇《蘇堤春曉》中,創作者再現了王弗的藝術形象,細膩描摹了她與蘇東坡之間真摯的結發之情。

  除了王弗,觀眾還可以在劇中看到蘇洵、蘇轍、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等人物。圍繞著與他們之間的故事,蘇東坡一生的感情、事業如畫卷般徐徐展開。

  該劇編劇、導演,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表示:“《蘇堤春曉》意在通過蘇東坡的故事,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流動’起來,‘傳承’下去。讓蘇東坡樂觀、智慧的文化精神,與宋韻文化的可觀、可感、可體驗相結合,用中國戲劇藝術向觀眾、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形象。”

  在《蘇堤春曉》的舞臺設計中,依照宋朝規制打造了30米青磚,鋪滿舞臺,臺口兩側則設置9米的宋代柱梁結構,另有17組9米高的半透明多媒體紗框幕布,展現著宋代山水畫。隨著劇情的發展,紗幕又通過流動變換的畫面,將宋代的市井風情徐徐展開,使得全劇氣質典雅古樸。

  “在舞臺上看到了很多信息:蘇軾的詩詞奏札,汴京、杭州的風貌,宋式官椅,居然還有《清明上河圖》的局部……”有觀眾在看劇後被舞臺上滿滿的宋朝元素震撼,在網上留下評論。

  非線性敘事結構展現多層次歷史畫卷

  在《蘇堤春曉》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其非線性的敘事結構以及亦幻亦真、跳進跳出的表達方式。

  該劇通過跳躍式的時空轉換,劇情自由地穿梭在不同的時空之間,靈活展現了蘇東坡從治理杭州的政績到與家人的情感,再到與同僚、與宋神宗等人之間的關係,這些看似散亂的片段,在非線性敘事的結構下被巧妙地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幅完整的人生圖景。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教授彭濤説:“該劇的非線性敘事是一大亮點,在舞臺上展現了一個多層次、多視角的歷史畫卷,使劇情更加豐富多彩,也使得觀眾能夠深入蘇東坡的內心世界,與他同步感受人生選擇。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需要自行拼貼和解讀,從而形成與作品的一種積極互動,收穫了全新的觀劇體驗。這不僅展現了編劇和導演的創新精神,也體現了當代戲劇藝術的獨特魅力。”

  劇中,在蘇東坡被貶黃州時,有一場在船上的戲。兩位演員分別握著一根形似船幫的長棍的兩頭,擋在蘇東坡腿前來回晃動——“船在河中,人在船上”的場景就此成立。在這樣的一艘船上,蘇東坡已經去世的妻子王弗、遠在千里之外的宋神宗、王安石、歐陽修等人跨越時空,分別與蘇東坡完成了靈魂對話,蘇東坡的超然之境就在與親人、同僚、權力的交鋒中自然呈現。

  “在故事設定與現實生活之間跳進跳出的間離達成了全劇亦莊亦諧、亦悲亦喜的舞臺效果,正如蘇東坡《定風波》最後結尾給我們的感受,‘也無風雨也無晴’,這種寫意精神正是我們所想展現的。”田沁鑫表示。

  回應當代觀眾審美需求

  “我們怎麼樣透過當代人的文化眼光去看歷史,去塑造一個為今天的青年觀眾所接受的蘇東坡,是創作者值得思考的。”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認為,《蘇堤春曉》用當代的審美視角來表現歷史境遇當中的蘇東坡,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

  歷史上的蘇東坡在杭州兩度任職,前後共計五年,這五年幾乎是他的創作潮涌時期。“《蘇堤春曉》的創作者以蘇軾在杭州的經歷為全劇點題,展開其一世功名、一生經歷和一代文章。這個進入和打開蘇軾的角度非常恰當。”中國藝術報社原社長向雲駒指出。

  “《蘇堤春曉》跳出了後人對蘇軾形象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罵間呈現他一生的宦海沉浮,讓觀眾感受到一個‘宋朝公務員’般的蘇東坡。戲裏既有他儒雅多情、風趣詼諧的那一面,又有他豪放灑脫、超然練達、物我兩忘的人生大境界。”劇中蘇東坡的扮演者、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辛柏青説。

  “蘇東坡有責任、有情懷,熱愛生活,達觀開朗,文化修養高,家庭觀念重。這些特質很符合當代人的期待和想像。《蘇堤春曉》所展現的蘇東坡形象可以説是回應了當代觀眾的審美需求。能夠深刻展現時代精神氣象與文化風尚的文藝作品更能打動人心,也往往更具有歷久彌新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講,《蘇堤春曉》完全有可能在不斷打磨中成為一個經典之作。”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副主任胡一峰表示。

  (本報記者 李晉榮 本報通訊員 牛卓然)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