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中國微短劇何以走俏海外市場?
2024-05-07 09:07:09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武若曦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今年1月發佈關於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提出2024年創作播出100部相關主題優秀微短劇。 李 峰作(新華社發)

  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刊文稱,“短劇”登陸日本,通過初創企業與中國企業在日本國內發行,每集90秒,便於在智慧手機上輕鬆觀看。文章稱,在日本,供智慧手機觀看的豎屏短劇將上線。日本初創公司GOKKO與一家中國企業合作,計劃本月推出近60集的短劇。據報道,中國的短劇市場規模近1萬億日元,而且在美國,短劇也日益受到歡迎。根據中國研究公司艾媒諮詢的預測,到2027年,中國短劇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中國微短劇市場呈現爆髮式增長,微短劇全年備案數量從2021年的398部上升至2022年的2775部,2023年上升至3574部。

  近年來,微短劇在中國的興起是供需市場吻合的必然結果。一方面,在信息爆炸式增長又高度碎片化的社會,公眾的注意力被嚴重削弱,《2022國民專注力洞察報告》顯示,當代人的連續專注時長,已經從2000年的12秒下降到8秒。同時,社會發展節奏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眾的壓力,微短劇的小情節、大反轉、強衝突、高爽感無疑滿足了公眾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當前中國短視頻已經進入了穩定運行的盤活存量階段,微短劇成為探索新的商業模式、發展內容增長因子的絕佳選擇。此外,中國網絡文學的成熟發展也為微短劇提供了重要的改編資源。

  隨著國內微短劇市場規模迅速擴張,微短劇在海外傳播領域也開始嶄露頭角。近段時間,微短劇在海外市場反響熱烈,這既有中國網文成功出海奠定的海外受眾基礎,又有TikTok、ReelShort、ShortTV搭建的平臺優勢。為更好適應海外市場需求,中國相關企業正在探索微短劇的本土化製作和推廣,在聘用當地演員的同時精選適合地區觀眾口味的作品題材。

  未來幾年,中國微短劇在海外市場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借鑒在國內的成功案例,微短劇在海外也可以憑藉極高的情緒價值、豐富的題材、高品質的內容、快節奏的劇情進一步擴大市場,同時AI技術或將提高微短劇製作效率並降低生産成本;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一些國家在政治層面、資本層面對中國影視作品的打壓,在內容上做好把關。

  從長遠來看,中國微短劇在海外市場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隨著市場逐步擴大和日益成熟,微短劇將進一步強化其作為影視作品的內容邏輯,以細膩的情感敘事、精緻的視聽語言打動人心,在題材選擇上進一步契合公眾需求。與此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I等新興技術將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微短劇的創作過程中。譬如,“中國神話”系列微短劇《補天》中美術、分鏡、視頻、配音、配樂等所有環節均由AI技術獨立完成,成為國內首部AI全流程微短劇。在海外市場的發展中,微短劇在收穫經濟價值的同時,也應積極探索社會價值的拓展路徑,通過富有創意和深度的敘事,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受訪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秘書長 黃楚新

  (賈平凡、張淇採訪整理)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