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巍巍正陽》舞出五代人的北京故事
2024-06-26 09:24:10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武若曦

  舞劇《巍巍正陽》劇照。

  劇場內的燈光還沒變暗,一位頭戴瓜皮小帽、身穿長袖馬褂的演員出現在觀眾席中,向大家抱拳問好,把觀眾帶入清朝末年的時代背景中。燈光漸暗,這位演員走上舞臺,扯著一隻風箏,在正陽門城樓的背景下起舞……6月23日晚,北京舞蹈學院建校70週年原創舞劇《巍巍正陽》在該校舞蹈劇場迎來首演,巍峨的正陽門下,飄飛的紙鳶引出一個家族五代人的故事,見證時代變遷。

  正陽門是首都北京的文化符號,舞劇《巍巍正陽》以此為題,描繪了生活在正陽門下一家人的故事,訴説著一個偉大民族的苦難與輝煌。該劇從晚清跨越到當下的新時代,劇中的“太爺爺”經歷了清朝晚期外敵入侵的衰頹,“爺爺”則在“五四運動”中一展青年的力量,“父親”親歷了北平和平解放,並在修繕正陽門的過程中收穫甜蜜的愛情,改革開放的大潮吸引了這個家族的第四代成員南下“下海”,第五代年輕人則在新時代的陽光下,成為一名光榮的儀仗兵。

  該劇時間跨度極大,每一幕劇情截取不同時代的橫截面展開。舞劇開篇就由一段群舞展現清王朝的衰落,女性舞者身穿紅色旗裝翩躚而舞,忽然間,炮火聲響起,舞者用充滿破碎感的肢體語言表現山河凋零。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演員彭義博飾演的“太爺爺”是守城將領,帶領軍隊苦苦堅守,“劇中沒有敵人的角色,我以獨角戲的方式配合群舞,抽象地表現我們的民族忍辱負重,對抗外敵。”彭義博説。

  該劇舞蹈語匯多樣,特色鮮明,與紙鳶、黃包車、鴿哨、鳥巢等獨具北京特色的舞臺布景、道具相互呼應,將觀眾帶入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北京城。原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首席演員、現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係教師曾明出演的“爺爺”,是奔走在救亡時代浪潮裏的新青年,他舞步間自帶英氣,很有感染力。

  北舞中國古典舞係教師朱王博飾演的“父親”,與北舞青年舞團演員郭歌飾演的正陽門修繕專家,上演了一段腳手架上的愛情雙人舞。在青灰色的正陽門背景下,在鋼筋木板搭建的布景上,二人托舉、盤旋,將時代的力量感與愛情的柔軟結合得恰到好處。

  “《巍巍正陽》通過正陽門將五代人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構建了一個微縮的中國近現代史。我們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發揮每一個時代的特色,將它呈現在舞臺上。”該劇總導演、北京舞蹈學院創意學院副教授帥曉軍説,這是一部主旋律作品,也是一部能展現不同時代審美風尚的作品,在表現20世紀80年代時,劇中還有一段動感的迪斯可舞,讓觀眾感受到全場“蹦迪”的熱情。

  該劇演員陣容星光璀璨,除彭義博、曾明、朱王博、郭歌外,還有蘇海陸、王思龍等北舞青年舞團知名演員出演。劇中的群舞演員則是北京舞蹈學院剛上大一的學生,他們從去年底就投入了排練。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先了解正陽門歷史,熟悉時代故事,再進入正式的舞蹈訓練。“舞蹈是一種高度抽象的藝術,必須在實戰中讓學生親身感受如何創作,如何調整自己,如何塑造自己。”彭義博説,作為一名老師,他看到了學生們的飛速成長。

  《巍巍正陽》是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也獲得了北京市文聯文學藝術創作扶持專項資金等多方扶持。6月27日至29日,該劇將在保利劇院開啟首輪社會公演。(記者 韓軒)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