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行程十萬八千里 紀錄片《田野之上》記錄鄉土中國
2025-01-09 14:18:15來源:文匯報編輯:張津銘

  從浙江杭州的航民村到山東濰坊的王家莊子村,攝製組自駕十萬八千里,深入探訪中國近百個鄉村。歷時三年的創作後,這些來自鄉土中國的故事濃縮于6集紀錄片,正為觀眾開啟一扇深入了解鄉土中國的窗口。

  1月7日起,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真實傳媒秦博工作室創作的系列紀錄片《田野之上》正式開播,每週二在東方衛視、東南衛視、騰訊視頻等平臺同步播出。該片通過“農業、生態、文化、産業、人才、人的全面發展”六個角度,立體展示中國鄉村振興實踐中的新做法、新經驗、新成果。在為期近一年的駐村中,導演組經由深入的實地調研,真實記錄了中國鄉村振興的人物故事,帶來直觀的新時代鄉村影像,呈現中國鄉村正在經歷的挑戰和變化。

  時間回到3年前,11個紀錄片攝製組從上海出發,深入中國的鄉村肌理。總導演秦博説,拍《田野之上》,團隊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式,同時又帶著年輕人的眼光,去探訪鄉村、探訪人與鄉村的關係。“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中國鄉村這些年一直在變化。”秦博表示,紀錄片其實希望探討如是主題:“鄉村對於中國的現代化意味著什麼?鄉村的發展和城市裏的人有沒有關係?是什麼關係?”

  中國鄉村正在發生怎樣的故事?此前,攝製組在上海地標建築東方明珠塔下舉辦了一場實驗性展覽,將紀錄片團隊駐紮田野帶來的故事與人帶來上海與觀眾見面。展覽的視頻、照片中,既有耗時數月蹲守、以傳統紀錄片手法深入記錄的長線故事,也有攝製組深度介入、捕捉到的百姓日常生活片段。

  在四川攀枝花,攝製組見證了芒果從開花、挂果到採摘的全過程,也見證了在“攀果”的標準化品牌背後,當代果農們付出了何等艱辛的人力勞作。在30餘年不漲價、全程25.5元的5633次“慢火車”上,攝製組往返于涼山彝族自治州普雄鎮與攀枝花之間,拍下乘客與山羊的合影,拍下通行往來的彝族百姓身影,也拍下車廂內當場交易活雞、水果的獨特景觀。在河南許昌宮後村,村民王鵬靠在中國各地收集頭髮謀生,假發行業的頂峰時期,許昌作為全球最大的假發生産地聚集了數十萬從業人員,有5000多家假發工廠和作坊。而在雲南大理永平縣龍門鄉,90後馬曉玲同父母一道辦了一家踐行自然教育的幼兒園,留守的孩子們每日可與自然為伴……

  更多的還有變化中的農村、農業與年輕的新農人。身為中國人民大學農學博士、清華大學社會學博士後,北京分享收穫農場創始人石嫣是名副其實的“學霸”。26歲那年,她選擇成為一名“新農人”,從學術殿堂走向鄉間地頭。石嫣説,從事農業十多年,她希望通過生態農業的實踐,將農村、消費者、城市端通過食物連接起來。“很多人有返鄉夢,我們也在培訓新農人,分享經驗教訓;也做自然教育、有機婚禮、零廢棄的宴席等。鄉村生活,遠遠比我們描述的更有趣。”她希望,能有更多跨界力量加入,把生態農業的技術傳播出去,實現“破圈”。

  這些故事如同大小各異的珍珠,共同串聯起紀錄片的核心主題。“看到這麼多發生在農村的故事,你會感覺生活的邊界被打開了。”秦博説,“了解之後,我們更能理解,為什麼要鄉村振興,以及政策背後有多少現實的考量。”從這個層面説,《田野之上》不僅是一部紀錄片,它更如同一部記錄中國鄉村振興偉大征程的時代影像志,帶領觀眾穿越廣袤鄉村大地,感受鄉村發展的蓬勃力量,探尋鄉村文化的深厚底蘊,領略鄉村人民的奮鬥精神,讓人們對中國鄉村的現狀與未來有更為深刻、全面的認識與思考。

  據悉,2024年12月7日,系列紀錄片《田野之上》國際版已在國家地理頻道播出。首播覆蓋範圍廣泛,在亞洲、中東及非洲的眾多國家同步亮相。記者 王彥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