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芒果TV推出的互聯網普法教育推理節目《大偵探·拾光季》收官,面對“感謝一起走過十年”的全網表白,就像大偵探家族成員們在本季開始時所説,這檔節目正在成為成員與觀眾共同的“理想地”,並因此實現了對觀眾的超高粘性以及節目的“長青”屬性。
一直以來,《大偵探》系列憑藉深刻的人文關懷與對現實的關照,始終實現著對“假粉”(節目粉絲昵稱)深度的情感打通與共鳴,建立起與觀眾的深層共識與情感連結。這一季的內容,是現實關照更加貼近生活、涉及案例更有當下性,包括“大偵探合議庭”的普法討論也在剖析法理之外,有更多入情入心的共鳴發言。
這些議題與真實案例相關聯,通過“大偵探合議庭”上與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們的深度探討,實現面向觀眾最直觀、現實的普法案例分析,形成以案析法、以案普法的“推理+普法”的綜藝新形態。這種堅守在觀眾心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價值認同與情感羈絆,更結合特別的超現實表現方式,成為內娛綜藝中獨樹一幟的內容符號。
優秀的作品屬性是繞不過去的一環,無論是一個個被觀眾戲稱“癲本”、大膽的超現實設定,還是“甄氏家族”“老舅水”等出圈名梗,都成為觀眾印象深刻的觀看記憶。當《大偵探》走到第十個年頭,節目依然保持著這樣的作品氣質與創作熱情,並在故事題材和表現形式上進一步升級創新,觀眾獲得的已然是一種基於內容共識的默契和期待。
《大偵探》的群像一直以來有“內娛最難塌房的群像”之稱,一是真實感,雖然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嘉賓們敢説敢玩、拋梗接梗十分默契,十年曆程中誕生的諸多細節,早已成為“假粉”心中隨時可以倒背如流的“知識點”;二是包容性,節目沒有絕對的固定人員設置,每個嘉賓都是偵探群像的有機組成部分,本季“老玩家+新鮮陣容”的設定下,魏哲鳴、孟子義、徐藝洋等新成員也能快速融入,成為節目群像的一部分。
以價值共鳴為地基,以極佳的觀看體驗為梁柱,多年來《大偵探》已經搭建起了堅實的內容品牌和市場基本盤。而在此基礎上,這個綜藝IP還在不斷激活更多場景,與觀眾建立更多元、更緊密的互動式陪伴體驗。
在節目播出之際,芒果TV還舉辦了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其中,節目聯動中國郵政開啟的“大偵探拾光信箱”活動,活動期間觀眾可以給“大偵探宇宙”裏的任何一位成員寫信,傾訴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對節目的建議;而偵探們也會在節目中認真閱讀並分享觀眾的來信,打破時空限制地與觀眾直接交流。觀眾對節目的反饋與喜愛,構成了這片“理想地”的最後一環,進一步豐富著這棟大廈的細節,更成為一片庇祐大廈的屋頂,通過豐富多元價值讓這個IP走得更遠、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