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3日,以“連接 智慧 未來”為主題的騰訊“雲+未來”峰會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如期舉行,國內外最具影響力的權威機構、行業領袖以及技術專家齊聚一堂,一起探討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積極應用,助力産業升級變革。
高能網首席能源官周瀅埡受邀在此次峰會主論壇上做了《分享能源數據,共享數據價值》的主題分享。
高能網首席能源官周瀅埡主會分享
國內能源現狀:海量能源數據價值待開發
在演講中,周瀅埡指出,現階段全國已經有上萬的風電單機,全國智慧電錶範圍覆蓋率達到70%以上,國網已累計招標智慧電錶4.77億台。
有了海量的能源數據,為什麼沒有形成大數據的聚合以及增值效應呢?
周瀅埡以自己親身經驗舉例:“我剛回國時意氣風發地給能效管理軟體提建議,説數據不能光用來做可視化,要有分析。通過數據對設備進行狀態監測,預見性維護,對用電量進行預測為電力市場做準備。産品經理苦笑地説,不是不想做,而是只要涉及到企業的生産和操作,就是不可能完成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數據保密機制的缺乏極大限制了對數據價值的挖掘。除此之外,能源數據還面臨數據本地非雲端、數據孤島,重復安裝採集等棘手的問題。不是因為技術還沒成熟,而只是我們的能源生態圈缺乏了一套安全、信任、互贏的共享機制。就如同撲克牌的難點不在製造撲克牌,而在設計玩撲克牌的一系列規則,讓大家覺得公平、有益地共處。
打造能源大數據生態圈:基於騰訊雲技術的"能源雲"服務
高能網作為騰訊高朋投資的企業,成為騰訊雲在電力行業的合作夥伴,和能源行業的協會、服務商,一起在騰訊雲上構築“能效數據共享及應用平臺”。底層數據體系將與能效服務商一起,將數據存儲雲端化,降低存儲運維成本,確保數據安全,並和各能效服務商平臺通過介面對接,將數據經過脫敏處理後進行能效應用的運算。上層能效應用中心逐步涵蓋設備能效對比、行業能效對比等基礎應用和基於騰訊雲計算的設備狀態預測以及節能推薦等大數據應用。應用中心的基礎架構同時將向第三方開放,讓設備廠商、能效服務上輕鬆構築自己的能效應用。而這一切的盤活,還缺一個共享和激勵的機制,正所謂 “取之於用戶,用之於用戶”。用電用戶自身,或者能效服務商代表用電用戶,將採集到的用能數據與平臺對接,上傳;平臺會對數據進行脫敏處理,品質評估,計算上傳用戶的貢獻度,而這些貢獻度可以兌換能效應用的使用。做到這一點,才真的算是將能源大數據生態圈實現了閉環。
高能網展臺展位
聚焦數據價值,展示能源數據的應用
本次峰會除了主論壇以及開發者分論壇,還在會場設置了包括Intel、摩拜、高能網、宜出行等企業在內的多個特色展臺。高能網的展臺吸引了眾多參會者的關注,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了三款成熟産品:交易雲、售電雲、能效雲。高能三朵雲,串聯了從各個終端採集到的電力數據與第三方以及公共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和應用,進而為售電公司、用電用戶以及交易中心提供更好的電力服務的全過程,成為能源大數據生態圈的主幹。
據了解,高能網是泰豪科技與騰訊高朋的合資企業,致力於為能源行業帶來最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為電廠、售電公司、用電企業、軟體服務商、能效服務商等提供一站式共享、互聯和商業化的解決方案。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