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自上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蒙牛多批次捐贈物資已經抵達上海,並分發至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亟需幫助的市民手中。而蒙牛的供應鏈體系,則竭盡全力為上海市民提供乳品物資保障。蒙牛相關負責人表示,“即使只有1%的供應機會,我們也要100%的全力以赴。”
妙可藍多、每日鮮語、冠益乳、鮮菲樂……在疫情嚴峻的上海,保障優質蛋白質的供應,成為蒙牛旗下多個品牌每日的必達使命。
多批次愛心物資馳援上海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牛奶、奶酪等乳製品,是優質營養最直接的來源之一。上海市消保協官方微信公眾號,也將每日鮮語等乳製品加入居家抗疫的團購清單中。
“當下想要保障上海的乳製品供應,並非易事。”一名供應鏈企業負責人坦言,上海市人口多、面積大,各社區疫情狀況變化快。這就需要供應企業擁有強大的供應鏈和細緻的供應網絡,尋常的乳企很難應付複雜的情況。
在保障上海民生供應的企業中,蒙牛是較早獲批綠色通行證的企業之一,承擔起為上海全市消費者提供乳品供應的重任。“這既是信任,也是責任。”蒙牛相關負責人這樣説道。
近期,在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的組織下,蒙牛通過內蒙古蒙牛公益基金會、內蒙古自治區慈善總會向上海市兒童福利院、市兒童臨時看護中心和市第二社會福利院的1500名兒童、1000名老師及工作人員進行了物資捐贈。
此外,蒙牛攜手澎湃新聞,開展抗疫“大白能量包”捐贈公益行動,從4月6日起,陸續將668箱純甄酸牛奶、620箱蒙牛純牛奶,送往定點醫院、隔離治療點、浦東重點街道等區域,為醫護人員、後勤人員、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等提供營養支持。
此外,妙可藍多通過上海慈善基金會,兩次捐贈近4萬袋奶酪;蒙牛攜手合資公司品牌鮮菲樂,將近51000瓶的高倍營養奶、特侖蘇純牛奶運抵上海,為當地的學生和一線醫護人員補充營養。
疫情之下,蒙牛也顯示出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在上海不少商超和配送貨倉被迫關停的情況下,蒙牛上海大區的倉庫、配送、運營等部門都在滿負荷工作,表現出極大的團隊韌性。
蒙牛配送展示“鮮速度”
儘管疫情嚴峻,蒙牛的送貨司機急消費者所急,為消費者送上生活必須的乳製品。
雲豹物流總經理潘廣勇表示,自上海疫情發生以來,作為主要承擔蒙牛鮮奶配送的物流公司,幾乎都在滿負荷工作。
目前,雲豹物流的50輛車每天按照49條既定路線,每天為上海市民配送80噸到100噸的乳製品。強大供應能力的背後,則是每個司機的辛苦付出。
為了能夠順利地進行民生保障,一線司機就以倉庫和貨車為家,吃住都在倉庫和貨車上,儘量避免接觸。雲豹物流的司機劉師傅坦言,送貨的時候心裏有些害怕,不過沒有一個人因為害怕退縮。
上海市不少企業的貨倉因疫情“停擺”,雲豹物流的倉庫仍能正常運作,離不開蒙牛一脈相承的嚴格管理流程。作為蒙牛內部孵化的創業項目,包括潘廣勇在內的高管,都是從蒙牛工廠物流出來的“老兵”。
在沒有疫情的時間,蒙牛也對一整套有效的安全防控體系,在疫情時發揮了巨大作用。而蒙牛總部,在疫情中也經常通過視頻會議給予提醒和指導,大量的防護服等防疫物資,也成為雲豹物流能夠正常運轉的堅實保障。
如果説雲豹物流為蒙牛産品的配送,提供枝幹保障;蒙牛的“天鮮配”團隊,則將蒙牛的服務力延伸至每家每戶。
主要配送“每日鮮語”鮮奶的蒙牛“天鮮配”團隊,在上海疫情之初,就自動合併成兩個部門——被居家隔離的自動成為“客服人員”,沒有被居家隔離的,包括總經理在內,全部轉為配送團隊。
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天鮮配”團隊用腳“丈量”上海,他們有的半個月瘦了15斤,有的吃了半個月的速食麵和火腿腸,有的則把自己的私家車跑到爆胎。
“做這一切值不值?值!”鄭雷不假思索的説道,每天配送的過程中,他都會得到客戶一些暖心小禮物,其中包括礦泉水、麵包、消毒水……“每次推辭,都拗不過他們的熱情,也讓我們團隊每個人心裏都很暖。”
“親愛的,我的冠益乳低溫酸奶到了,剛剛好,太感謝了。”
“給送奶師傅和物業説謝謝了,奶這類都好重,辛苦他們了。”
“今日下單,明日送達,蒙牛真的是展示了‘鮮速度’。”
全程冷鏈物流運輸的冠益乳低溫酸奶,也成為蒙牛各大團購群的爆款,消費者的一聲聲讚譽紛至遝來,也讓蒙牛的團長和後方保障員工覺得,這份辛苦真的很值得。
業務板塊協同作戰 蒙牛站在守“滬”第一線
“蒙牛各業務板塊協同作戰,才能讓蒙牛的供應體系在疫情中仍能正常運轉。”蒙牛鮮奶上海大區經理祝浩明這樣總結。
祝浩明表示,從確診人數來看,近兩天還很難看出上海市的疫情拐點,蒙牛上海團隊也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
作為銷售一線部門,祝浩明和團隊對消費者的需求感知也更感同身受。為了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蒙牛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在上海開發了200多個社區團長。“這些社區團長不少就是蒙牛的一線銷售人員,他們居家隔離時,就主動成為團長蒐集市民需求,並線上和銷售部門做好對接。”
面對激增的消費需求,團隊成員在淩晨下班已經成為常態,一些商超的銷售大姐為了做好流程銜接,就直接在商超裏住下,保證了流程順暢。
蒙牛銷售端收集消費者需求,及時向蒙牛的馬鞍山工廠下單;馬鞍山工廠則提供“世界品質”的貨源保障;雲豹物流每天都會及時從工廠拉貨,並將其配送至每個社區……整個流程在做好防疫的同時,還能夠流暢銜接,這在其他企業看起來很難完成的任務,卻成為蒙牛團隊的日常。
有消費者將蒙牛的團隊稱“逆行者”,祝浩明坦言和一線的醫護人員無法相提並論,這只是他們的分內之事,並希望力所能及的反哺社會。就在4月3日,蒙牛上海大區亦聯合虹口公安分局四川北路派出所,為高齡獨居老人配送“暖心禮包”。媒體報道後,看到老人的笑臉,逾百萬的網友為蒙牛等愛心企業點讚。
在業內看來,對於蒙牛這種舉足輕重的龍頭企業而言,隨著其在經濟、社會領域的角色越來越強化,它們與所在的社會相關性也就越強,這將使它們的興衰與所在的社會興衰更加關聯。
換言之,蒙牛正從過去專注于生産力創新的規模驅動,轉向專注于挖掘組織責任和生態潛力的價值觀驅動。當整體社會價值的持續增長時,蒙牛自身也獲得持續增長的動力。
站在守“滬”第一線,蒙牛與所有的戰疫者,都相信“寒冬”將過,春天即來。(圖文/小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