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自然資源部召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創建活動新聞通氣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經縣級申請、省級推薦、專家評審和社會公示,自然資源部認定了258個縣(市)為第一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其中,土地資源類183個,礦産資源類57個,海洋資源類18個,示範期為2023年至2025年。
據介紹,為落實好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履行好“兩統一”職責,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經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批准,2022年8月,自然資源部啟動示範縣(市)創建認定活動。
據介紹,為做好創建示範工作,考慮到各地資源要素稟賦差異,從土地、礦産、海洋三個分項,分別設立了一套體現其節約集約利用主要水準的標準。土地方面,主要從推動節約用地、減量用地,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佈局,加大存量土地盤活利用力度,提升用地強度和效率等角度考察;礦産方面,主要從推動降低礦産資源開發利用損失,減少礦産資源消耗,降低單位GDP礦産資源消耗等角度考察;海洋方面,主要從降低海域海島資源消耗,提升單位面積用海用島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綜合效益,挖掘低效海域海島資源再利用潛力,優化海域海島利用結構和佈局等角度考察。
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對示範縣(市),該部已明確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支持,將繼續指導地方立足創建工作,做好拓展延伸,切實發揮創新精神,把政策用足、用好,為自然資源開發利用重點任務、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等提供更多實踐樣本。自然資源部將會同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定期跟蹤創建方案的執行情況,及時做好中期評估和期末總結,加強政策支持和業務指導。通過一個週期的創新實踐,更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更充分地驗證節約集約機制制度政策措施體系;同時,對示範縣(市)繼續嚴把準入關,對出現“一票否決”情況的及時撤銷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