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實景三維 廣西走起
2020-01-15 11:08:44來源:廣西日報編輯:駱秋妤責編:趙瀅溪

實景三維 廣西走起

南寧市會展中心實景三維場景圖。 潘嬋玲/攝

  本報記者 唐廣生 通訊員 陳泓屹
 

  ■核心提示

  區別於用電腦繪製的虛擬三維場景,通過對真實場景進行影像拍攝和立體建模所構建的實景三維模型,不但擁有真實物體的高精度平面信息和高度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夠將場景中大小建築、起伏山脈、延綿河谷的真實紋理和色彩還原出來,讓其“原形畢露”。

  自2017年起,廣西自然資源廳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景三維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工作。2018年,廣西製作了全區實景三維地表模型和覆蓋部分市、縣建成區的精細實景三維模型,是全國最早建成實景三維地理信息系統的省份之一。

  2019年下半年,自然資源部先後印發《自然資源“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全國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編制指南》,提出構建“實景三維中國”項目。廣西先行先試之舉與國家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方向不謀而合。

  A  科技創新 裝備升級

  “自然資源登記等系統要由二維繫統變成三維繫統,解決自然資源調查、確權和國土空間用途管控等問題,實景三維技術將成為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廣西自然資源廳一名負責人説,該廳以超前的眼光,在全國率先組織直屬單位開展實景三維技術科技攻關。

  位於柳州市的直屬單位廣西地理信息測繪院,成了實景三維技術研發與應用的排頭兵。

  院長張祖宇説:“我們利用柳州市工業研發地域優勢,通過對接當地配件加工工廠,自主設計和研發了7.5億高解析度陣列相機和固定翼無人機,獲得了國家知識産權局的專利證書。”

  硬體造得出,軟體也要跟得上。該院通過開展二三維一體化傾斜攝影生産體系研究,構建了傾斜攝影實景三維生産體系,2018年、2019年基於該體系生産的産品産值達到了2000余萬元。

  “看見了!我們的學校在這裡,連教室的窗戶都看得清清楚楚。”2019年廣西科技活動週期間,南寧市逸夫小學一名學生指著超融合實景三維應用平臺展示屏,興奮地説。

  而自主開發超融合實景三維應用這一平臺,正是廣西自然資源廳直屬單位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

  該院院長劉潤東説:“平臺搭載的SWDC-5專業大型數字傾斜航攝儀,是廣西引進的首臺大型航攝儀,1天最快可以獲取30平方公里傾斜攝影數據,填補了區內無大面積航空攝影能力的空白。”

  在實景三維技術創新的推動下,廣西自然資源廳多個直屬單位先後成立了無人機航飛部門、應用研發部門等實景三維技術應用專門機構。選派了工程師、高級工程師35人次赴武漢大學、北部灣大學等高校進行無人機操控、實景三維建模等技術培訓。打造了一支實力強勁的實景三維研發團隊,先後在國內外重要期刊、各類學術交流會議發表實景三維領域論文和報告27篇。

  B  聚集資源 豐富數據

  “實景三維建設覆蓋範圍廣、所需數據龐雜,必須依託資源聚集,不斷豐富數據資源。”廣西自然資源廳總工程師周濤説。

  如何獲取海量數據?該廳先後投入2200多萬元,採購了一批航攝儀、無人機、三維建模軟體等軟硬體裝備,形成了快速聯動、實時高效的三維數據獲取、處理、展示能力,並在全國率先開展實景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綜合運用低空無人機傾斜攝影、實景三維建模、裸眼3D等測繪新技術,完成廣西實景三維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多項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準。

  統據計,僅2018年以來,該廳就組織廳直屬單位先後完成了覆蓋全區23.67萬平方公里的0.2米解析度實景三維地貌模型,同時在南寧、柳州、桂林、梧州、百色、北海6個設區市和陽朔、興安、全州、靈川、桂平、陸川、田東7個縣市完成了主城區和重點建築物的精細實景三維數據生産,精細建模面積超過400多平方公里,數據成果最高可達0.01米的超高精度,極大豐富了廣西實景三維數據,不斷充實全區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成果庫。

  周濤説:“廣西自然資源廳將繼續籌措資金,加快推進實景三維數據生産進程,力爭到2020年底數據範圍覆蓋全區所有設區市,到2021年底覆蓋全區縣區市主城區,並且每5年全面更新一次,保持數據鮮活。”

  “為深入推進強首府戰略,我們每年將獲取南寧市主城區的實景三維數據,開展實景三維精細建模,形成時空數據雲,作為南寧城市信息化建設的重要資料,對南寧市的城市發展變遷進行客觀評價,從而見證南寧蓬勃發展的歷史進程。”劉潤東説。

  C  服務建設 應用廣泛

  廣西自然資源廳國土測繪處處長王龍波説,廣西開發的實景三維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套適合多區域、多層級、多角色的三維管理系統框架,優勢非常明顯,應用非常廣泛。

  實景三維讓鄉村規劃成果提前展示真容。利用實景三維建模和無人機測圖等最新測繪技術,實現規劃內容與現實場景無縫對接。配合三維場景漫遊,村民能夠徜徉在新規劃的“實景三維家園”當中,可以直接觀看到鄉村規劃成果在項目建成後的真實情況。該項目已為廣西村莊規劃提供83個行政村855個自然村屯的農村居民點1:1000地形圖、實景三維數據和高解析度正射影像圖。

  實景三維讓江河流域污染防治更為精準、高效。廣西自然資源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秦紹峰説:“我們建成的南流江流域污染防治三維地理信息系統,是全區首個環保行業三維管理信息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可對多數據源、多時空、多角度的污染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並在三維地圖上進行綜合查詢、精準定位、實景展示。”

  基於該系統的輔助決策管理,經綜合治理,2019年8月以來,南流江幹流橫塘斷面的水質連續3個月達到三類。

  實景三維讓地質災害防治有跡可循。開發的廣西地質災害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可估算災害發生後産生的塌方量,結合坡度分析模型可預判泥石流滑動方向。目前,該系統已在南寧市武鳴區進行了試點,為系統的不斷完善提供了驗證資料。

  實景三維讓“足不出戶旅遊”成為現實。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利用實景三維繫統優勢,參與廣西旅遊電子地圖服務平臺建設,完成了國家5A級景區——靖江王城約20萬平方米真三維數據採集,對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館內展廳、陳列文物、館外設施在三維場景中真實還原。觀賞者帶上立體眼鏡觀看,足不出戶就可身臨其境體驗。

  廣西自然資源廳將在一期建設基礎上,加快完成廣西實景三維地理信息系統二期建設,並將之列為全區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重要內容。“我們將大力創新實景三維技術應用服務模式,全面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服務自然資源管理‘兩統一’能力,讓實景三維建設在服務廣西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廣西自然資源廳廳長陳建軍表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