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南寧馬山縣體旅融合譜新篇 詩意山水競芬芳
2020-12-28 11:14:49來源:南寧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馬山縣 體旅融合譜新篇 詩意山水競芬芳

南寧馬山縣體旅融合譜新篇 詩意山水競芬芳

  “魅力弄拉”是馬山縣文化旅遊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黃羽攝)

南寧馬山縣體旅融合譜新篇 詩意山水競芬芳

  2020年中國攀岩自然岩壁精英挑戰賽(廣西馬山站)中,參賽選手勇攀高峰。(黃羽攝)

南寧馬山縣體旅融合譜新篇 詩意山水競芬芳

  2019年10月21日,在廣西馬山三甲攀岩小鎮舉行“奔跑吧廣西”生態馬拉松系列賽。圖為開賽現場,運動員們魚貫而出。 本報記者葉子榕攝

南寧馬山縣體旅融合譜新篇 詩意山水競芬芳

  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馬山賽段)中,選手經過小都百。(陸斌濤攝)

  12月19日,中國黑山羊之鄉——馬山第十四屆文化旅遊美食節盛大開幕,同時舉辦的還有2020中國攀岩自然岩壁精英挑戰賽(廣西馬山站)。

  “一節一賽”奉獻出一場文體旅盛宴,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馬山縣再一次向外界展現出了自己的美麗與魅力。

  作為馬山縣的一塊“金字招牌”,文化旅遊美食節已經連續舉辦了14屆,每一屆都有新突破、每一次都有新跨越。從最初的“養在深山人未識”,到如今“廣西特色旅遊名縣”等各種榮譽加持,無不見證著馬山縣文化旅遊産業步履鏗鏘的發展歷程。

  “十三五”期間,馬山縣以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為抓手,依託獨特的自然景觀,優美的生態環境,厚重的文化底蘊,成熟的地方特色節慶,豐富的體育品牌賽事,便捷的區位交通優勢,日益濃厚的鄉村旅遊氛圍,進一步思考謀劃以體育為杠桿,撬動文化、旅遊等産業融合“大蛋糕”,積極探索形成了“體育+文旅+扶貧+縣域經濟發展”的全新發展模式,持續推動全縣文化體育旅遊産業的深度融合與繁榮發展。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馬山縣旅遊産業實現井噴式發展,馬山縣年接待遊客人數從2016年的269.65萬人次增加至2019年的603.82萬人次,年均增長30.84%;旅遊總消費也從2016年的17.07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44.42億元,年均增長37.51%,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抓基礎強服務 推動全域旅遊大發展

  馬山第十四屆文化旅遊美食節期間,紛至遝來的遊客涌入該縣各個景點景區,開啟集美景美食、運動休閒、民俗文化等於一體的馬山之旅:三甲屯裏,選手們在岩壁上競相逐夢;扶貧展銷會上,主播們通過免費Wi-Fi向粉絲直播盛況;金倫洞、中國弄拉、水錦順莊等景區裏,一撥撥遊客快意暢遊,沉醉於綠水青山間。

  馬山旅遊好不好,遊客用腳投了票。這要歸功於馬山縣委、縣政府堅持以旅遊為戰略支柱産業,推動全域旅遊大發展的新思路、新理念。

  資金有支持,項目有保障。馬山縣每年安排不低於5000萬元的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用於發展旅遊産業,努力培育鄉村旅遊新業態,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鄉村旅遊開發建設。馬山縣投入資金先後組織編制了20多個旅遊發展規劃,基本形成“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的産業發展格局,為鄉村旅遊扶貧打下了良好基礎。

  政策來撬動,發展有活力。馬山縣制定出臺了《馬山縣加快旅遊産業發展扶持獎勵暫行辦法》《馬山縣星級農家樂和鄉村民宿評定獎補工作方案》等系列旅遊發展扶持政策措施,從財稅、用地、企業扶持、行業培訓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扶持辦法,全力推動旅遊産業發展,帶動鄉村旅遊規模迅速擴大。

  目前,馬山縣有國家4A級景區3家,國家3A級景區4家;廣西四星級鄉村旅遊區1個,三星級鄉村旅遊區4個;廣西四星級農家樂5家,三星級以上農家樂11家;廣西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3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帶3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景區(點)148個,打造了環弄拉“陸路上的漓江”等12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旅遊接待床位數突破了17000張,旅遊接待能力不斷提升。全縣初步形成了村村有景區、處處是景點、人人搞旅遊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基礎有投入,服務有提升。馬山縣順利實現了全縣村村通水泥路,城鄉旅遊公交車和計程車正常運營,逐步構建起了內通外聯的交通格局,打通了鄉村旅遊發展的“最後一公里”。建成了縣城、環弄拉2個旅遊集散中心、10個遊客服務中心,新建(改建)旅遊廁所51座和一批旅遊驛站、騎行綠道,新建喬老半島、桃李村、東良六水星空等3個星級汽車營地,新建弄拉、小都百等6個全域旅遊直通車網點,新建1條特色街區,全面完成旅遊交通標識牌、導覽系統和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建設,並開發出“在馬山”手機APP和“樂遊馬山”“馬山旅遊”兩個微信小程式,實現了縣內各A級景區免費Wi-Fi全覆蓋,遊客滿意度日益提升。

  文體旅融合發展 豐富旅遊發展新業態

  開創旅遊新模式,“融”出發展新天地。

  馬山縣一直在探索如何把青山綠水變成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在開展脫貧攻堅之初,馬山縣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和山地運動資源,推動攀岩運動和山地馬拉松賽落地開花,積極探索形成了“體育+文旅+扶貧+縣域經濟發展”的全新發展模式。

  5年來,按照“體育+”的理念,馬山縣堅持以賽事活動為引領,積極推進旅遊與文化、農業、體育跨界融合發展,不斷拓展衍生新産品、新業態、新供給。

  自2016年以來,馬山縣連續成功承辦4屆中國—東盟山地(生態)馬拉松賽(馬山站)、3屆中國—東盟山地戶外體育旅遊大會·攀岩比賽、3屆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馬山賽段),成功承辦“營動中國”全國青少年戶外營地大會、2017—2018全國青少年U系列攀岩聯賽總決賽暨2018全國攀岩希望之星總決賽、2019年第五屆全國少年攀岩錦標賽、2020年廣西青少年攀岩錦標賽、2020中國攀岩自然岩壁精英挑戰賽(廣西馬山站)等重大賽事活動,打造了“中國山馬最美賽道”、“環廣西”皇后賽段,這些頂級賽事先後吸引了美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6000名運動員參賽,260多萬名中外遊客到場觀賽、體驗和旅遊,也讓因山而苦、因山而貧的東部石山地區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和廣西特色旅遊品牌之一。賽事沿線的羊山、安善、喬老等3個貧困村通過提供服務和銷售農産品直接獲益,全部實現整村穩定脫貧。

  過去靠種地維生的三甲屯脫貧戶梁方玲,如今不僅開辦農家樂和民宿,還在飛拉達攀岩體驗項目當上安全員,一年收入達4萬多元。“做安全員一個月能賺3000多塊,農家樂也給家裏增收不少。”梁方玲開心地説。

  項目是産業發展的基礎。

  馬山縣委、縣政府根據攀岩小鎮建設和全縣旅遊發展需要,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旅遊發展扶持政策措施,從財稅、用地、企業扶持、行業培訓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扶持辦法,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並以賽事和旅遊活動搭臺,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宣傳推介和項目洽談簽約,大力吸引企業和社會資金投入。

  目前,攀岩小鎮已成功引進嵐川鄉村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歡雅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弄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加國農居、西山莊園、廣西瑞寧教育有限公司、柳州狼徒體育管理有限公司、廣西無限歷奇戶外運動有限公司等8家投資商進駐發展體育旅遊産業,投資建成特色民宿、實景演出、農業産業基地、戶外教育營地等項目。

  與此同時,馬山縣還把舉辦系列國際體育賽事活動與扶貧公益捐贈活動結合起來,通過匯聚各方力量,助力脫貧攻堅和發展産業。2016年以來,通過舉辦“扶貧公益在奔跑”“為愛攀登”“共築夢想·愛在馬山”扶貧公益晚會、扶貧慈善晚會等系列配套活動,300多家愛心單位慷慨捐贈,累計募集到愛心款物1.28億元,為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動力。

  此外,馬山縣還深入挖掘特色民俗文化,加快文化資源創新利用。堅持開展“馬山文化四寶”進校園活動,為馬山文化的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著力以“馬山文化四寶”為素材,深入挖掘馬山的特有文化內涵,涌現出一批批優秀的文藝作品,並屢獲全區和南寧市獎項;成功舉辦了14屆文化旅遊美食節活動,連續3年舉辦月月生態文化旅遊節活動,打造永不落幕的旅遊文化品牌。

  推進片區化發展 打造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示範帶

  在體育旅遊産業迅猛發展的同時,馬山縣始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力將喬老河片區打造成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支撐點,整體佈局、從嚴管控,推進鄉村綠色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一處美”向“一片美”轉變,讓村民得到更多實惠。

  馬山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喬老河片區位於馬山縣環弄拉生態旅遊區,西起白山鎮,東至古零鎮里民村,沿國道355兩側展開。片區規劃範圍總面積15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規劃區面積約54平方公里,拓展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規劃範圍以古零鎮為主,橫跨白山鎮和加方鄉,包含白山鎮民族村、古零鎮羊山村等16個行政村。

  依託現有産業基礎,喬老河片區規劃發展構建“一帶兩核三區”的鄉村産業發展空間結構。“一帶”,以國道355串聯的鄉村旅遊帶:從桃李村至里民湖,沿國道355和喬老河兩岸串聯起8個美麗村落,打造鄉村振興樣板,形成廣西最美鄉村帶。“兩核”,以三甲攀岩小鎮和古零社區為依託,打造休閒體育發展和旅遊綜合服務核心。“三區”,沿國道355自西向東打造休閒農業區、戶外運動區和旅遊度假區。

  為確保喬老河片區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今年馬山縣開展了“十個一批”百日攻堅行動,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親自部署,項目業主單位一把手全程跟蹤,前線工作組積極作為,合力攻堅,形成了步步咬合、高效運轉的項目推進格局,推動片區建設成果顯著。

  截至目前,片區建設項目已開工42個,已竣工項目34個,提前完成河道綜合整治項目、喬老河下游騎行綠道項目、村屯旅遊道路和攀岩小鎮健身步道項目建設,喬老村喬老街和羊山村白米屯精品示範村屯項目等項目已超過或達到均衡進度,可按期完成建設。

  為進一步提升鄉村風貌品質,片區還實施喬老河片區鄉村風貌提升示範帶綜合提升整治,對喬老河片區主要道路沿線新建的17個村屯268棟房屋外立面進行改造,開展“三清三拆”“三微改造”等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在建設過程中,片區按照“一村一特色”的主題定位,深挖壯瑤民族文化特色,在房屋外立面改造、指示牌、解讀牌、景觀打造等方面充分融入壯族和瑤族的民族傳統文化元素,經過風貌提升後的民族村變得富有鄉土氣息,民族地域風情濃郁,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喬老河片區建設不僅要有整潔的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獨具特色的鄉村文化,還要有長遠的致富理念和穩固的産業鏈條。片區堅持以産業發展為支撐,以富農增收為重點,以特色引領為抓手,全力打造了一批“體育+農業+文旅”多業態特色産業。

  休閒農業雛形初顯。目前,喬老河片區已建成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達18100畝,重點發展沃柑、葡萄、桃李等水果,以及蔬菜、中藥材和生態養殖等産業,其中沃柑、葡萄、桃李等水果種植約2350畝,發展蔬菜300畝、中藥材300畝等。核心區農業示範帶初顯雛形,帶動鄉村旅遊和片區休閒農業較快發展。2020年11月24日,2020中國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行(冬季)推介活動在馬山縣召開,喬老河片區作為馬山縣的精品景點和線路進行重點推介,得到全國各地考察組的青睞和肯定。

  此外,按照片區“十個一批”重點招商引資目標,馬山縣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喬老河片區開發建設。截至目前,共規劃包裝招商項目17個,累計接待投資考察企業30多批次,對接意向客商16家,累計達成投資意向項目10個,洽談落地項目4個,洽談落地項目總投資達5.27億元。隨著喬老河片區的不斷開發建設,片區知名度不斷提升,當地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入股企業、提供服務等方式直接獲得增收,項目沿線的古零鎮喬老村、羊山村、安善村、里民村,古寨鄉本立村,加方鄉龍頭村和新聯村等7個貧困村共1262戶4867人實現了脫貧,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強大助力,片區建設帶富作用凸顯。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楊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