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走出特色扶貧之路
2021-02-22 09:22:00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穎倩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韋繼川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廣西舉全區之力、集全民之智,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扶貧之路。

  狠抓責任落實,建立到底到邊的工作機制。由自治區黨委領導統攬、政府協調推進、扶貧領導小組具體落實,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脫貧攻堅責任制。在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下設11個專責小組,由工作聯繫最緊密的廳局作為組長單位,負責統籌推進相關工作。實行脫貧攻堅“年部署、季會商、月調度、周暗訪”工作推進機制,做到工作有部署、有監督、有落實。

  嚴抓精準識別,扣好脫貧攻堅“第一顆扣子”。堅持把解決“扶持誰”問題作為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2015年創新設計18大類98項識貧指標,組織25萬人,採取“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識別法,逐家逐戶評估打分,結合農戶財産聯合檢索,用“史上最嚴”方法識別貧困人口並建檔立卡,每年開展動態管理,建立部門信息比對機制,做到應納盡納、應扶盡扶。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區精準識別經驗做法作出重要批示予以肯定。

  聚焦重點區域,集中攻克深度極度貧困堡壘。根據中央部署和脫貧攻堅進程,適時調整攻堅重點和攻擊點位,2017年底評估確定20個深度貧困縣、30個深度貧困鄉鎮、1490個深度貧困村,出臺實施意見,實施“八大工程”;2019年初在深度貧困縣、深度貧困村中再確定4個極度貧困縣、100個極度貧困村,並確定1.02萬戶極度貧困戶,給予最特殊的政策支持,提前發力、綜合施策、持續用勁,攻下最難攻的堡壘。同時,確定8個扶貧開發工作任務較重的非貧困縣、200個貧困人口較多的非貧困村和1.05萬戶生活比較困難的非貧困戶,出臺專項扶持政策,既有效加快非貧困縣、非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又提前防止出現新的致貧。

  打好關鍵硬仗,全方位補齊補強短板弱項。堅持“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立足提高脫貧品質,著眼鞏固脫貧成果,持續打好産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基礎設施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粵桂扶貧協作“五場硬仗”,適時打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四大戰役”,紮實開展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生態扶貧、綜合性保障、扶貧扶志“五大專項行動”,針對性地補短板、強弱項、提能力,確保脫貧可持續。

  創新政策舉措,為破解難題提供“廣西方案”。集中發展縣級“5+2”、村級“3+1”特色産業,突出主導産業、龍頭帶動、科技支撐、産品銷售和支持保障五大環節,貧困地區産業規模化、市場化、組織化水準明顯提高。實行易地扶貧搬遷“包建設進度、包工程品質、包資金監管、包搬遷入住、包後續産業發展、包就業創業、包穩定脫貧、包考核驗收”的“八包”責任制,並專項考核,一攬子解決“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問題。在全國率先建立自治區、市、縣、鄉、村五級扶貧信息隊伍,明確職責任務,成功解決了建檔立卡信息採集、審核、錄入等基礎工作沒專人做、做不好的難題。堅持不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創新開展貧困戶、脫貧戶、幫扶幹部“三方”見面活動、爭當脫貧攻堅“明白人”活動、“脫貧感黨恩 奮進新起點”主題活動等,探索出合山“精神扶貧”模式。建立健全立體的扶貧監督考核機制,每週有暗訪、有“紅黑榜”通報,每月有專題調度、有常態化約談,每年有綜合督查、有成效考核。

  深化粵桂協作,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典範。兩省區建立高層互訪協商、部門協同對接、市縣鄉村立體結對的扶貧協作工作機制,聯合成立粵桂扶貧協作辦公室,廣東省向廣西派駐扶貧協作工作組,每個縣均選派幹部駐點幫扶。廣東省全覆蓋幫扶廣西33個國定貧困縣,過去5年共投入財政援助資金56.22億元。將粵桂扶貧協作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發展戰略,深化産業、勞務、旅遊、教育、人才等重點領域協作,合作共建扶貧産業園、就業扶貧車間等,提升幫扶地區發展後勁和群眾內生動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