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柳州螺螄粉如何做成大産業
2021-03-10 09:28:32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穎倩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記者採訪龍頭企業,從其發展歷史探尋——

  柳州螺螄粉如何做成大産業

  

  螺霸王的袋裝柳州螺螄粉生産線。

  本報記者 諶貽照 通訊員 徐 超 文/圖

  袋裝柳州螺螄粉是柳州市以工業化理念推廣的傳統特色産品,去年,其銷售收入近110億元,配套及衍生産品銷售收入超130億元,成為“雙百億”産業,創造了25萬個從業和就業崗位。

  柳州螺螄粉如何由“小米粉”向“大産業”轉變的?記者再次探訪柳州螺螄粉龍頭企業螺霸王,從該企業董事長姚漢霖那裏了解到,螺霸王走過的歷程,就是一部濃縮柳州螺螄粉工業革命的簡史。

  2014年,在柳江第三開發區,螺霸王還是一處400平方米擁有20名員工的手工作坊。當時,從茶葉領域跨界而來的姚漢霖運用茶葉稱重機的原理來包裝花生,最後改進成花生包裝機,從螺螄粉的配料包裝初嘗“工業化”的甜頭後,就一直在摸索螺螄粉工業化生産的路子。

  2014年,螺霸王經過無數次嘗試,以280克作為預包裝螺螄粉的重量標準,一直被行業作為標準袋裝産量而沿用至今,也是柳州首個加兩顆鹵鵪鶉蛋的預包裝螺螄粉品牌。

  2015年2月,螺霸王成為第一批得到生産許可證的螺螄粉生産企業。當年4月,率先引進微波殺菌機,將螺螄粉保質期由15天延長到180天。引進的湯料分裝機,産能由人工5包/分鐘升級到機械化的60包/分鐘。微波殺菌機和湯料分裝機的應用,柳州螺螄粉實現由路邊攤走向車間的工業化變革。

  2016年1月3日,螺霸王的工業化廠房在河西工業園正式投産。在這裡,又創造好幾個螺螄粉生産工業化的“率先”和“第一”:率先推出酸筍酸豆角包裝機,産能由5包/分鐘升級到55包/分鐘;率先引進半自動熬湯設備,産能由60公斤/鍋升級到300公斤/鍋,産能提升10多倍;率先引進高溫高壓巴氏殺菌技術;2017年5月,自己改造的第一條全自動米粉生産線完成對擠絲機、老化房、烘乾房等設備的升級,米粉産能達到12噸/天;2018年6月,經技改推出柳州第一台“晃動鹵鵪鶉蛋機”,最大程度保護蛋體的完整性以及鹵制的均勻度;8月,柳州第一包自熱螺螄粉誕生;同年,炸腐竹機完成研發生産。2019年,柳州第一台測辣儀進入螺霸王工廠,確保每一批每一包螺螄粉口味的統一。

  大膽的創新,有時也會遇到挫折。2018年3月,螺霸王從外地引入全自動米粉生産線因産能偏低,被迫忍痛整體拆除,變為一堆廢鐵。

  2019年底,斥資4.5億元的螺霸王洛維産業園一期開始動工,産業園佔地53.98畝。一期投資1.5億元,建設自動化生産線,開發出一套螺螄粉生産線自動化、數據化系統,助力螺螄粉産業升級發展。

  去年12月,預包裝螺螄粉生産線和米粉自動化生産線完成進場安調,計劃將於今年3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至此,螺霸王成為行業內第一條智慧化、自動化、可視化、集工業觀光旅遊的全透明數字化工廠。投産後公司日産能可達1500萬袋螺螄粉,新增就業1000余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