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廣投北海電廠煤控樓內,值班人員通過電腦操作,精準定位煤種、輸入煤量後,點擊“自動取料”按鍵,三維數字孿生體瞬間在螢幕上旋轉展開,儲煤場裏的堆取料機刮板隨即開始旋轉,煤炭如黑色的綢緞般被輕輕捲起,隨後傾瀉至輸煤皮帶上,不一會兒,便順利完成了一次遠程上煤。
這是目前廣西最大的全自動化無人值守圓形煤場的日常工作場景,該煤場控制平臺通過植入大數據分析、AI、數字孿生、三維可視化等“智慧因子”,實現了對煤場燃料管理過程的高效管控,讓傳統煤場裝上“智慧大腦”,賦能火電企業高品質發展。
圓形穹頂之下,矗立在煤場中間的輸煤堆取料機如同一座“鋼鐵巨獸”,貌似笨重,工作起來卻像繡花一樣精細。
“看,現在只需要框選區域,堆取料機就能自動旋轉到煤堆上方自動取料。”在智慧煤場控制室內,燃料管理部副主任工程師丁平偉現場演示操作流程。隨著滑鼠輕點,輸送皮帶隨即啟動,以1000噸/小時的流量輸送燃煤。
這座三維鐳射掃描雲臺讓煤場管理實現了“透視化”:兩束高精度鐳射以每秒20次的速率全面掃描煤堆,掃描範圍達250米,生成的煤場三維模型可精確到釐米級,堆取料機根據三維圖像數據計算料層長度和堆料切入點位置,實現精準取煤。
在智慧煤場控制平臺的賦能下,圓形煤場實現自動恒流取煤,取煤平均工作效率提升了30%以上,顯著延長了設備和皮帶的使用壽命。在煤場頂部,加裝在鬥輪機上的近50個高清攝像頭、感測器組成監護“天網”,如同敏銳的哨兵,對煤場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
“從鬥輪機的精確移動,到懸臂的靈活轉動,再到旋鬥的精準取料,這張‘天網’不僅能實時掌握存煤分佈位置、監測氣體濃度,還能同步顯示煤炭熱值等關鍵指標,讓配煤摻燒從‘估算’變‘精算’。”丁平偉輕點滑鼠,系統上的煤堆瞬間被不同色塊標注,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個煤堆的種類、重量、水分、灰分、硫分、熱值等數據。
此外,在煤場卸煤和上煤過程中,智慧霧炮與紅外消防水炮構成的環保“雙保險”,最大程度減少了煤炭揚塵的産生。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煤場已實現智慧管控,有利於助推傳統火電企業向低碳、綠色、智慧化發展,實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重提升。(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蔣璐陽 通訊員 吳 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