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與公安廳聯合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部門與公安交管部門汛期聯動協作工作機制》的通知,共同建立汛期聯動協作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全區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警及叫應機制,加強部門協調聯動,提升公路交通突發事件處置能力。
預警機制。聚焦暴雨等災害天氣及因降水等引發的山洪、地質等次生災害,根據實際情況及預案規定,廣西交通運輸、公安交管等部門聯合開展防禦應對和應急處置,確保責任落實到位、落實到人,做到“早預警、早響應、早處置”。要與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完善信息共享機制,暢通日常與突發情況下的信息共享渠道,並通過各方互聯網平臺共享災害風險預警、降雨量、收費站關閉、道路阻(中)斷、交通管控等信息,提高信息共享時效。
叫應機制。在接到氣象部門發佈的災害天氣預警信息後,第一時間通知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和公路管理機構,確保預警信息及時到崗、到人。相關單位要根據紅、橙色氣象預警等級以及連續陰雨、雨雪、寒潮、大風等惡劣天氣對路段造成的影響,及時採取交通管制、分流管控、加密巡查、力量預置以及清理排水設施等針對性措施,確保響應聯動順暢、“叫應”高效閉環。
調度機制。氣象部門發佈暴雨橙色預警及以上時,廣西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與公安交管部門要協同聯動加強調度。,加強對受影響地區的督促指導;災害受影響區域出現嚴重擁堵或大範圍車輛滯留的,要加強會商,適時派出工作組赴一線指揮協調,全力保障路網安全穩定運行。
管控機制。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督促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落實“一路一策”原則,科學確定分級分類管控閾值,會同公安交管部門完善管控措施,形成本轄區高速公路路段級管控閾值一張圖,定期聯合開展閾值評估並動態調整完善。同時,根據路段管控閾值,及時會商採取封閉管控、分時段關停、夜間關閉、限速限流等分級分類管控措施,做到應停盡停、應關盡關、應撤盡撤,嚴防次生災害發生,聯合協商研究確定繞行分流路線,及時發佈出行信息提示,引導公眾合理安排出行。(文 黃靜蘭 陸永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