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久久為功保障和改善民生”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二場),介紹廣西防汛抗旱工作情況。
發佈會現場 攝影 詹偲婕
2024年,廣西經歷了十分嚴峻的洪澇災害考驗,先後遭遇17輪致災暴雨和3個颱風影響,汛期平均降水量為1995年以來最多,達到1507.6毫米,有156條河流發生超警戒以上的洪水,主要江河出現9次編號洪水,桂林發生有實測記錄以來最大洪水,近200個地下空間受淹。颱風“摩羯”給全區帶來了229億立方米的總水量,導致鬱江、左江及支流明江全線超警。全年水旱災害共造成424.1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28.9億元。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周運逵介紹,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廣西各族人民成功抵禦了“龍舟水”、超強颱風“摩羯”等洪澇災害。全年因洪澇颱風災害造成亡人數比應急管理部門成立前5年均值下降69%,比“十三五”時期均值下降73.9%,災害損失降至最低,無群死群傷、無重大險情,防汛救災成效得到充分肯定。
去年秋季以來,廣西出現了秋冬春連旱的罕見天氣,目前共造成14市85縣(區)238.2萬人受災,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人口累計27.4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33.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7.2億元。
面對罕見旱情,自治區主要領導同志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抗旱工作,自治區指揮部派出工作組分赴14個市指導開展抗旱工作。自治區應急管理、水利、消防救援等部門落實應急抽送水7910噸;水利部門新增恢復灌溉面積5.17萬畝,改善灌溉面積約70萬畝;氣象部門組織人工增雨作業,增加降水超9億噸,影響面積約17.3萬平方公里。自治區各部門積極爭取併發放抗旱救災資金共4386萬元,最大限度實現保供保灌,降低了災害損失。
據悉,2025年廣西氣候總體上屬一般到偏差年景,防汛抗旱形勢複雜嚴峻,主要面臨“旱澇急轉”“外洪內澇”“地質災害”“風暴潮疊加”四大風險。廣西各級各部門將強化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嚴防旱澇急轉可能造成的次生災害風險,打好防汛抗旱主動仗,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文 蔡俊聰 實習生詹偲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