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在廣西展區選購書籍。
前灘·閬風藝術畫廊分會場的廣西美術出版社展區。
廣西展區陳列的展品。
2025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活動於8月13日至19日舉辦,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精彩亮相。從精品圖書展示到特色文創展銷,從線下互動體驗到線上直播聯動,廣西出版以多元形式呈現八桂文化魅力,成為書展上的亮眼風景。
1 圖書矩陣亮眼 八桂文脈飄香
“書多,漂亮,看著舒服。”8月13日上午書展開場不久,上海虹口區教育學院的馮老師來到上海展覽中心東一館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展區,在集團旗下6家出版社的展位前逡巡良久。展區的圖書豐富多元,既紮根廣西沃土,又放眼全國視野,涵蓋歷史、科技、教育、藝術、少兒等多個領域,盡顯出版實力與文化底蘊。不少像馮老師這樣的上海讀者,對桂版書尤其青睞。
在100多平方米的展區裏,廣西人民出版社帶來《正史裏的廣西》《博物館裏的“三月三”》等力作,前者以正史為脈絡梳理廣西歷史變遷,後者通過博物館文物解讀“三月三”的文化內涵。廣西科技出版社的《弄官山——在白頭葉猴中間》聚焦瀕危物種保護,《中國古代科技遺産》則系統梳理中華科技瑰寶,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
廣西教育出版社主打少兒閱讀,新書“小小神探熊小貓”系列將科普知識融入偵探故事,“新語文讀本”系列由名家編著,20餘年來不斷修訂一直暢銷。廣西美術出版社的《藝術的故事》袖珍本新版包裝禮盒限量首發,以通俗語言解讀藝術史,《小古董筆記·蝕花珠》則聚焦非遺文化,講述古代珠子背後的歷史故事。
接力出版社深耕少兒出版,剛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狼洞的外婆》以奇幻敘事傳遞勇氣與智慧;《怪物大師》系列持續熱銷,構建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冒險世界。漓江出版社在展區的直播重點推介凱魯亞克《在路上》,與讀者探討自由與責任的命題;《泥潭》因獲得第二屆漓江文學獎虛構類獎引發高度關注,不少讀者一次買上好幾本,以便參加15日的作者劉楚昕簽售會。
書展首日,廣西教育出版社社長石立民守攤,開場十幾分鐘就有人來買《古詩文裏的廣西》,讓她倍感欣慰。隨後一位老奶奶一眼就看中繪本《夢中奇遇》和《櫻桃樹下》,説要送給孫女。“上海人識貨,而且特別舍得花錢買書。”石立民邊忙著招呼顧客邊感嘆。
2 融入雙主場格局 分會場聯動添彩
2025上海書展創新打造“雙主場+X+N”模式,即以上海展覽中心、上海書城為“雙主場”,在全市範圍打造多個“X”分會場,精選“N”個書香濃厚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推動書展資源下沉一線,總計活動多達1267項。廣西出版積極融入這一格局,以“雙展區+特色分會場”的佈局,拓寬文化傳播空間。
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展區在上海展覽中心東一館E1-27展位,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則在上海展覽中心西一館 W1-21展位,“雙子星”遙相呼應。廣西師大出版社展出近3萬冊圖書,其中有不少熱門作品,如著名歷史學者王笛的《茶館》,考察20世紀下半葉成都的茶館,理解中國當代的轉型與變遷;《大學問·中國城市史研究系列》函盒定製版限量首發,以史家之筆觸碰城市的歷史與記憶;人類學名家鄧啟耀的《巫蠱》,出版25年來首次增訂,讓讀者體驗顛覆認知的解謎之旅……為了方便讀者選書,出版社的編輯們花時間費心思手寫便簽粘貼在書封上,或者簡單介紹圖書內容,或者抒發讀後感,乃至寥寥數字寄語讀者,讓人倍感溫馨。
接力出版社在東一區展位之外,還在童書嘉年華展區設點,讓産品更易觸達特定讀者群體;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長篇歷史小説《王謝》讀者見面會、“東南亞漢語教育中的文化對話”講座在中信書店·跳島聲音書店舉辦,利用分會場擴大傳播。
漓江出版社一日連辦兩場劉楚昕新書《泥潭》簽售會,充分利用分會場滿足不同讀者需求。8月15日,第一場簽售會上午10時起在上海展覽中心友誼會堂三樓舉行。當天不到8時,家住武寧南路的錢先生就和老伴到現場排隊。夫妻倆各拿一本《泥潭》,其中一本是幫女兒簽的。錢先生説,女兒因為上班來不了,否則他們一家三口都會到場,“因為我們全家都是文學愛好者”。第二場簽售會下午4時起在上海書城福州路店六層舉行,劉楚昕簽售期間,讀者持書在書架旁繞成長龍,場面壯觀。
這種在“X”分會場的佈局,廣西美術出版社的做法尤為突出。他們在上海展覽中心的展位和前灘·閬風藝術畫廊的分會場,同步舉辦“我和藝術的故事”快閃展,展示讀者與藝術相關的故事、照片、留言,設置“書中淘金箱”互動裝置,以扭蛋方式抽取黃金書票及限量文創,引發讀者對《藝術的故事》的關注。
8月16日,廣西美術出版社聯合閬風藝術在前灘31舉辦“我與藝術的故事”對談,邀請背景各異的嘉賓,分享他們生命旅程中與藝術的相遇、碰撞、糾纏、成長與感悟。廣西美術出版社總編輯郭樹坤介紹道,2008年該社獲得《藝術的故事》中文版授權,針對不同的讀者群體出版了豪華本、精裝本、平裝本和袖珍本4個版本,中文版銷量逾50萬冊。出版社近期專為年輕讀者量身打造《藝術的故事》袖珍本第2版,希望能滿足年輕讀者的閱讀需求,讓更多人更方便地接觸藝術場景。
這種為一本書殫精竭慮的拼勁,為廣西出版贏得了好口碑,以及廣大讀者的認可和喜愛。
3 文創巧思雲集 地域特色凸顯
廣西出版的文創産品以“創意+地域”為核心,將文化內涵與實用價值結合,成為書展上的“吸睛利器”。
漓江出版社的“黑諾”文創系列頗具文學氣息。“火花”致敬作家許願火柴以加繆、福克納等6位文學巨匠為靈感;“文學鏡界”展位以巨幅作家海報構成獨特景觀;“盲盒藏書局”通過關鍵詞猜書名,增添互動趣味。該社文創産品達50余種,致力讓文學元素融入日常生活。
接力出版社深耕少兒文創,“巴巴爸爸”系列搭配玩偶、杯子、文具銷售;《怪物大師》周邊涵蓋收藏卡、Q版徽章盲包、亞克力立牌、原畫明信片套組及棉花娃娃,滿足少兒讀者的收藏與互動需求。
廣西人民出版社的“今日宜食字”大雅盲袋文字有趣,內含詩人冰箱貼、沃爾科特文創本、種子書籤等,讓讀者在盲盒中邂逅文學驚喜。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閱·見”系列文創依然亮眼,無紡布袋、心願系列挂件、卡夫卡書型抱枕、文學T恤等新品,將文學IP與生活美學結合,書展首日便熱銷,展現文創産品的市場吸引力。
廣西教育出版社聯合“一字一印”文創店推出上海城市精美明信片,搭配印章打卡活動,讓閱讀記憶可觸可感。在上海工作的柳州籍讀者常華買了中意的明信片,打算寄給柳州的朋友:“以前都是帶上海的朋友去廣西玩,現在要邀請廣西的閨蜜來上海玩!”文創産品在年輕人中的交流功能由此可見一斑。
4 線上矩陣發力 雲端書香致遠
“白天進,夜晚出,近9個小時,麥都用到沒電。”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主播馮彥中,13日這天直播近9個小時,活動結束後發朋友圈,展示用光電池的5個無線麥。
廣西出版積極佈局線上陣地,讓八桂書香突破地域限制,飄向全國讀者的螢幕端,線上的喧騰不亞於線下的熱鬧。
廣西科技出版社在小紅書推出《上海書展保姆級攻略》,標注展位地圖與必買書單,“編輯私藏書單”推薦5本冷門高口碑圖書;抖音則聚焦新書《奮起》,帶上書展標簽與打卡內容,擴大傳播聲量。
廣西教育出版社的線上直播涵蓋閱讀分享會、圖書種草清單、文創設計分享會等;讀者關注廣西美術出版社小紅書、視頻號及“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小紅書賬號,即贈“大衛的日常”小卡;廣西人民出版社通過大雅公號與小紅書發佈盲袋特惠活動信息,實現“雲端種草、線下消費”的良性循環。
本次上海書展首次利用上海展覽中心的空地開辦“閱界夜市”,不光拓展了書展的空間,也延長了為讀者服務的時間。“閱界夜市”每晚人流如織,各種文創産品熱銷,“書香上海流動書房”“余華文學小賣部”前顧客排起長隊……廣西出版界的不少工作人員饒有興致地觀摩學習,他們認為廣西美食夜市已名聲在外,開發書市夜市應該也大有可為。
上海書展上,廣西出版以圖書為基、文創為翼、線上線下聯動,全方位展現了八桂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創新活力,傳遞了廣西的文化自信,讓“八桂書香”成為連接滬桂兩地文化交流的紐帶,為全民閱讀注入獨特的廣西力量。從上海書展獲得的啟發,也將助力廣西出版進一步發展,取得更大的成就。(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何繼權/文 李智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