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桂平:公路養護鋪就民生“舒心路”
2025-09-29 17:37:4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道路,一頭連著百姓日常出行的“民生溫度”,一頭係著區域經濟發展的“命脈活力”。今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公路養護中心統籌推進水泥路面修復、彎道安全改造、瀝青路面養護等5項重點道路工程,用一條條平坦暢通的道路,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溫暖的“民生答卷”。

廣西桂平:公路養護鋪就民生“舒心路”_fororder_1

改造後的良田至潯昌灣(K282+500~K284+400)段路況品質提升 供圖 桂平公路養護中心

  聽民意,從群眾訴求裏找準工程方向

  民生工程的根基在民意,方向在民心。在推進工程過程中,桂平公路養護中心始終保持與群眾的密切聯繫,組織工作人員深入鄉鎮、村莊,面對面聽取當地居民的意見,確保工程建設既符合技術規範,更契合群眾需求。

  在前期開展的評估調研中,桂平公路養護中心明確了2025年度多項公路養護工程:實施S207線景德至界嶺(選段)水泥路面修復養護工程、S207線社步至寧江水泥路面修復養護工程、對S206線社步鎮石江村、麻垌鎮南喬村兩處彎道進行安全升級改造、實施S206線大欖山至木根(選段)瀝青路面修復養護工程等,提升通行路況及安全水準,改善公路服務能力,應對交通流量大的考驗。

廣西桂平:公路養護鋪就民生“舒心路”_fororder_2

進行瀝青路面修復後的S206線大欖山至木根沿線道路 供圖 桂平公路養護中心

  如在S206線瀝青路面修復工程籌備階段,工作人員發現,該路段最初按二級公路規劃時,路肩旁為低窪地帶,未設置排水溝,隨著城鎮化發展,村民新建房屋與生産生活填泥導致路面排水功能受阻,給群眾出行帶來諸多不便。為此,該中心及時調整施工方案,決定在瀝青路面修復的同時,同步規劃埋設涵管、修建排水溝,工程完工後,成功解決了公路旁多戶住戶的生活生産及出行難題。

  破難題,以工匠精神守住品質與進度

  5項工程類型各異、分佈區域零散,推進過程中面臨著工期緊張、技術複雜等諸多挑戰。桂平公路養護中心將規範管理與廉潔建設貫穿項目全過程,以“工匠精神”細化舉措,全力保障施工品質與進度。

廣西桂平:公路養護鋪就民生“舒心路”_fororder_3

S207線社步至寧江水泥路面修復養護工程施工 供圖 桂平公路養護中心

  針對不同工程的技術特點,該中心精準施策、分類推進:水泥路面修復工程採用“白改黑”形式,改善1.6萬平方米通行環境,顯著提升路面平整度與行車舒適度;彎道安全改造工程通過裁彎取直、加寬路面,增設單柱式標誌牌和線形誘導標牌等舉措,高效提前完工,徹底提升路段安全等級;瀝青路面養護工程運用精細化銑刨攤鋪技術,選用高性能改性瀝青材料,有效延長3.8公里道路使用壽命,配套施劃交通標線2287平方米、安裝波形護欄3408米,為道路安全持續加碼。

  見實效,讓道路暢通托起民生幸福

  “以前這段水泥路坑坑洼洼,開車像搖船;現在好了,平坦又安全!”望著新修復的瀝青路面,貨車司機王師傅滿是笑容。他的感受,正是沿線居民與過往司乘人員的共同心聲。

廣西桂平:公路養護鋪就民生“舒心路”_fororder_4

S206線沿線彎道整治效果 攝影 陳婉瑩

  如今,隨著多個重點養護工程的順利完工,桂平轄區道路出行多個“痛點”得到有效解決:曾經破損顛簸的水泥路變得平坦如砥,曾經令人擔憂的“急彎道”成為安全暢通的“放心彎”,曾經老化龜裂的瀝青路煥然一新……

  道路條件的改善,還釋放出顯著的經濟效益:平坦暢通的道路不僅降低車輛磨損與燃油消耗,節約了社會物流成本,更以優良的交通條件優化了當地營商環境,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條條暢通無阻的道路,既是寫在大地上的‘民生答卷’,更是我們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 桂平公路養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心將繼續聚焦民生民意,持續完善路網結構,提升養護管理水準,用更多“精品工程”“民心工程”為群眾鋪就更加安全、便捷、舒適的“幸福之路”,讓交通發展的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文 劉玉萍 陳婉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