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貴陽:打造“三感社區” 提升居民幸福感
2020-07-21 13:21:36來源:人民網編輯:周文進責編:李佳藝

貴州貴陽:打造“三感社區” 提升居民幸福感

老人們正在養老服務驛站下棋

  “我吃你卒”“我跳個馬”......日前,在貴陽市遵義路街道轄區體育路居委會養老服務驛站內,93歲的蘇廣恒老人,正和同伴在棋盤上進行著激烈“拼殺”,“沒事的時候都會來這裡下下棋,累了還有按摩椅可以按摩,舒服得很喲。”蘇廣恒笑著説,居委會的養老服務驛站已經成為了他和一眾老友平時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驛站不僅是大家的娛樂活動場所,還是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我們會經常請一些有資質的老師給老人們上養生課,街道辦聘請的專業法律顧問還會定期過來為有需要的老人答疑解惑。”體育路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劉紀環説。

  據了解,為做好轄區養老服務工作,遵義路街道辦結合工作實際,充分整合現有資源,於今年5月在轄區建立了1個養老服務中心,以及11個養老服務驛站,為轄區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衛生保健、文體娛樂、法律維權、心理疏導等方面的暖心服務,基本上實現了養老服務全覆蓋。

貴州貴陽:打造“三感社區” 提升居民幸福感

西湖路街道組織居民召開意見徵集會

  遵義路街道辦通過建立養老服務驛站,讓轄區居民感受到更多生活幸福的具體做法,是南明區立足全區社會治理實踐,積極推進“三感社區”創建,打造的具有南明特色的社會治理新模式之一。為不斷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準,為轄區居民群眾搭建安定有序、和諧美好的生産生活環境,一直以來,根據省、市相關工作部署安排,南明區全區上下在區委、區政府的組織領導下,緊緊圍繞全國文明城市整改攻堅工作內容,以創建“三感社區”為目標,採取召開“壩壩會”及時了解群眾需求、推進背街小巷整治為民打造舒心生活環境等方式,點面結合,有效改善提升大家的居住環境水準和生活品質,切實做到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需,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覺得創建‘三感社區’需要群策群力,大家都支持配合,共同建設家園,才能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我們小區老年人居多,平時較少外出,建議在小區院子裏增添一些健身器材。”“這幾年小區增設了不少攝像頭,現在基本上沒有發生盜竊案,鄰裡關係也很融洽,安全感和幸福感都在不斷提升。”7月7日,在西湖路街道辦組織召開的“壩壩會”上,前來參會的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圍繞“三感社區”創建互相交流想法和建議,共同為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和諧獻計出力。

  “居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我們要做的就是俯下身去,認真傾聽他們的訴求,然後幫助他們解決。”西湖路街道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代高訊表示,為真正建設出居民想要的“三感社區”,西湖路街道辦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實際,以“一街一巷一院”為試點,逐步全面推進轄區“三感社區”創建。目前,該街道辦已召開多次居民意見徵求會,公開徵集居民意見,之後,將把居民提出的可行意見梳理出來寫進方案,並進一步抓好落實。

  “三感社區”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也讓居住在新華路街道辦轄區石嶺街的居民們擁有了更多的安全感。“之前每晚都會看到有很多電線從樓上私接下來給電動車充電,很擔心會引發火災。”每次回家看到小區樓下亂接的電線,王先生都會感到很不安。為從源頭上解決好小區居民擔心的電動車胡亂充電問題,今年3月,新華路街道辦在石嶺街建設了1座智慧充電站,居民只需使用微信掃碼,就可以使用到安全、穩定的充電電源,有效減少了之前亂接電線帶來的消防安全隱患。目前,該充電站內設置了17個專業插座,可容納17輛電動車同時充電。“電瓶車進行規範充電之後,我們都覺得安心多了。”王先生説,智慧充電站的設立,給大家服下了一顆“安心丸”。

  此外,為讓居民群眾有更多的安全感,新華路街道辦還在石嶺街設立了微型消防站,為轄區所有飲食餐館安裝了職能“燃氣報警器”,為轄區的臨街商鋪都裝上了數字化的防火終端,通過智慧化手段的加持,全力構建起“網絡化”的消防防控體系,提升基層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努力為大家打造出智慧、平安的居住環境,讓大家獲得滿滿的安全感。

  和新華路街道辦、西湖路街道辦、遵義路街道辦一樣,南明區其他鄉(辦)的“三感社區”創建工作也正在有序推進著,“小區安全了、道路變寬了、秩序變好了、環境變美了,心情也跟著變舒暢了。”南明轄區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逐步提升著。(文/張雪建 圖/張雪建 許巧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