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畢節:家門口的“上班族”
2020-07-22 13:32:41來源:中國新聞網編輯:周文進責編:李佳藝

  “早上九點上班,下午五點下班,如果期間有其他要緊的事情,可以提前下班。”從農村婦女搖身一變成為“上班族”的韋春艷告訴記者,只要勤勞點,生活是沒有問題的。

  韋春艷家住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該街道是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單體規模最大的安置點,共有34個鄉鎮2.9萬餘名易地扶貧搬遷民眾。她上班的地點就在柏楊林街道的“扶貧車間”裏。

  “以前在老家種洋芋和玉米為生,家裏住的木房子一到雨季就漏雨。”回憶起兩年前的生活韋春艷説,到雨季就開始擔驚受怕,不僅苦了老人,更苦了孩子。

  在貧困的鄉村裏,除了簡陋的生活環境,老人就醫難、孩子上學難是個大問題。2018年,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韋春艷一家人離開舊房搬進新家,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住進新房子,解決就醫就學問題,這讓韋春艷一家人開心不已。但其他問題接踵而至,如何適應新環境在搬遷點生活下去,讓韋春艷開始犯難。

  “在老家種莊稼雖然沒收入,但一年到頭有收成,不用花錢買糧食。來這裡任何東西都要花錢買,手頭沒錢就很心慌。”韋春艷説,搬來新居時買菜、水電費都需要花錢,各種必需品都要用錢才能買得到。

  作為中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省份貴州,188萬人挪出“窮窩”走進新生活。如何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民眾能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讓搬遷民眾安心的生活下去是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的重中之重。

  發展産業、帶動就業成為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後續發展的關鍵。“引進企業興辦‘扶貧車間’,將崗位送到搬遷民眾家門口和家裏。”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單正勝説,我們街道有6個“扶貧車間”600余人在家門口和家中就業“上班”。

  “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學習編制藤椅,現在每月能賺1000元左右(人民幣,下同)的零花錢,購買日常生活用品足夠了。”韋春艷笑著告訴記者。

  “車間裏都是勞動密集型産業,技術含量不高,經過培訓後就能上崗,極大地解決了民眾就業問題。”單正勝説,不僅如此,我們還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社區就業情況,為解決民眾就業提供有力參考。

  搬了新家、有了工作,晚上還能出來跳跳廣場舞。今年30歲的羅錫花在2020年5月也成為了安置點的一名“上班族”。

  “經過培訓後就到服裝車間工作,雖然每個月只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但是能在家門口就業,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照顧兩個孩子和老人,很滿意了。”羅錫花笑著説。

  柏楊林街道的“扶貧車間”是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點解決搬遷民眾就業的一個縮影,“扶貧車間”已成為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的“標配”。數據顯示,目前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家庭實現戶均就業1.62人。

  “通過當地搬遷民眾在家門口“上班”賺錢,讓搬遷民眾手頭不緊、心頭不慌,逐漸成為自己生活上的主人。”單正勝説。(作者 岳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