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貴陽花溪區駐村工作隊助力富民興村—— 整合資源力量 發展“三色”産業
2021-08-17 13:58:48來源:農民日報編輯:羅淼責編:周經韜

貴州貴陽花溪區駐村工作隊助力富民興村—— 整合資源力量 發展“三色”産業

駐村幹部在察看辣椒長勢 楊秀平 攝

  盛夏時節,走進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久安鄉,處處呈現出噴薄而出的強勁力量,蒸蒸日上的好日子,映射在村民恬然的笑臉上,流淌在他們幸福的言語間。生産生活環境今夕的鮮明對比,産業強村日新月異,鄉村振興秣馬厲兵,步履鏗鏘。這一切,與身穿“綠馬甲”的駐村工作隊密不可分。

  據悉,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時刻,貴陽市花溪區久安鄉打通村入駐了一支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他們身穿綠馬甲、心懷民生事,選派到位後,與打通村黨支部迅速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整合資源力量,發展“三色”産業,走出一條“黨建引領、産業興旺、農業增效、農民致富”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打通“銷售路”——

  白色産業愈加“菇”舞人心

  “通過脫貧攻堅打下的基礎,村支‘兩委’有了帶頭人,黨支部增強了向心力和戰鬥力,猴頭菇産業發展良好,成為了村裏的支柱産業之一,但因銷售難題,一直制約著擴大規模。”身穿“綠馬甲”的打通村現任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佘傳金向記者介紹道。

  據了解,2015年7月,打通村成立了村集體經濟組織“貴陽花溪久安打通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當地空氣優良、無污染、森林覆蓋率高等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猴頭菇種植。

  但由於核心技術人員的離開和合作社人員思想不統一等諸多因素,導致猴頭菇種植一度陷入了停滯狀態。2019年3月,上一批駐村工作隊進駐打通村,得知村裏曾經發展過猴頭菇種植後,又深入實際摸情況,決定幫助打通村重新打造猴頭菇種植産業,引進新的技術單位合作,共建食用菌基地,通過“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模式,吸納村民入社,入股社員包括77戶村民和12戶貧困戶(已脫貧),共享産業發展成果。

  鄉村振興,産業振興是基礎。佘傳金入駐打通村第一天起,就對“猴頭菇”這個産業“關愛有加”,每天都到基地查看猴頭菇種植情況,並在拓寬銷售渠道上想盡辦法,與鄉、村兩級幹部、駐村隊員一起,帶頭在朋友圈宣傳推廣打通猴頭菇和系列産品,熱情地介紹身邊朋友購買,兩個月內幫助打通村銷售猴頭菇近1000斤。佘傳金介紹説,下一步將與農産品産銷公司深入洽談,幫助基地進一步穩定銷路,做大做強猴頭菇産業。

  打通“致富路”——

  紅色産業奔向“莓”好生活

  走進打通村草莓種植基地,烈日下村民們正在搶抓工期平整土地、修建大棚和相關配套設施,確保在8月份前開始新一輪的草莓育苗,到處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據悉,為進一步優化産業發展路子,“綠馬甲”們依託打通村群眾自發種植草莓的産業基礎,利用遊魚河沿岸的肥沃土質,引進築南商貿公司,建立“公司+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四級聯動機制,打造“花小莓”茫居谷生態草莓示範基地,不僅豐富了當地的農産品,還引導村民在周邊辦起了農家樂,給前來遊玩的遊客們提供了豐富的休閒體驗,有效促進了農旅融合發展。

  據介紹,在發展草莓産業過程中,村“兩委”和駐村幹部們耐心細緻做群眾工作,多次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壩壩會,讓群眾統一思想認識,支持配合基地建設。特別是在流轉土地的過程中,“綠馬甲”們與村“兩委”幹部連續奮戰,不分白天黑夜,挨家挨戶宣傳動員。

  在66戶村民支持配合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村委會與築南商貿公司順利簽訂土地流轉合同,並最大限度爭取村民和村集體的利益。通過建立草莓基地,村委會每年獲得5萬元集體收入,村民們也得到了土地流轉費用,還優先在草莓基地務工獲取報酬。

  佘傳金説:“我們駐村的初衷,就是幫助老百姓謀發展、辦實事、解難題。”他和駐村隊員們持續奔忙在打通村的農戶家時,沒有半句怨言,面對群眾的執拗和不理解時,沒有絲毫煩躁,始終帶領群眾算好“經濟賬”,做發展産業、增收致富的“明白人”。

  打通“連心路”——

  綠色産業“蔬”寫幸福篇章

  小暑剛過,“綠馬甲”們正帶領農戶們在蔬菜基地裏忙活不停,覆蓋農膜、移栽菜苗、施肥翻地,清爽翠綠的蔬菜整齊地排列在田壟間,菜農們一個個臉上滿帶笑容的田間穿梭。

  “以前我們這裡條件不好,很多土地都是閒置的,現在村裏基礎設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多數土地都種了生態有機蔬菜,荒廢的土地也得到了充分利用。”打通村支部書記熊慶果高興地説道。

  據悉,位於二級水源保護區的打通村,為充分利用生態資源稟賦,揚長避短髮展綠色産業,發動百餘戶村民種植紅汗菜、茄子、黃瓜、辣椒、折耳根、蒜苗等生態蔬菜200余畝。同時,“綠馬甲”們和村“兩委”幹部積極整合資源,到市財政局協調資金,修建蔬菜基地的溝渠2400米,硬化機耕道1500米,方便群眾生活和農産品生産運輸,僅種植蔬菜收入平均可達到2萬元/畝/年。

  與此同時,駐村隊員們還經常與老百姓促膝長談,鼓勵他們擴大種植面積,並邀請市、區農技專家精準指導,推動形成綠色産業、集約産業。目前,打通村出産的綠色有機蔬菜主要是在臨近的生鮮超市和石板農産品物流園銷售,同時也會有遊客實地採摘、體驗生活,“小蔬菜”正在逐步成為村民致富的“大産業”。

  梓木花開漫山野,青山悠悠綠水流。打通村發展一菌一果一蔬“三色”産業背後,既是佘傳金等“綠馬甲”們與村黨支部攜手推進富民興村的生動寫照,也是新一輪駐村幹部勠力同心、接續奮鬥的生動縮影。(符愛波 譚森亮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久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