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清鎮市大力推進農業與現代科技相融合—— 創新驅動蔬菜産業提檔升級
2021-11-16 16:44:04來源:農民日報編輯:羅淼責編:周經韜

貴州清鎮市大力推進農業與現代科技相融合—— 創新驅動蔬菜産業提檔升級

駱家橋村黨員、群眾在對試種的辣椒品種生長情況進行測量和記錄。王學超 攝

  清晨,從貴州省清鎮市區開車去往駱家橋村的路上,落葉繽紛,薄薄的雲霧環繞在山谷之間。沿著山間的瀝青公路一路飛馳,一排排銀白色的蔬菜大棚相繼進入眼簾。大棚裏,幾十名工人穿梭于辣椒田中,採摘、打捆、裝車,一派繁忙景象。

  作為貴陽市2.5萬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之一,清鎮市紅楓湖鎮駱家橋蔬菜保供基地在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大力推進農業産業與現代科技相融合,以科技進步促進內生增長,以創新驅動助力提檔升級,切實蹚出一條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路徑。

  試驗性選種 築牢産業基石

  2019年4月開工至今,駱家橋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已全面建成427個高標準蔬菜大棚和200畝露天種植基地,共計佔地3200余畝。按照“一區一季一品種、多區多茬多收”的種植模式,基地內各類優質蔬菜年産量可達8000余噸。

  清鎮片區蔬菜保供基地負責人賀彥鴻介紹,每個地區的海拔、氣溫、降雨量和土壤成分等因素決定了當地適合種植的蔬菜品種,而蔬菜品種則決定了後期的産量、品質和經濟效益,所以如何因地制宜地選取適合的品種是一個重點課題。

  走進基地3—12號蔬菜實驗大棚,黨員段勇、朱志學正忙著幫基地技術員陳芬,對大棚內試驗種植的多個辣椒類品種的果長、果徑、區域結果數量等數據進行測量記錄。

  為最大限度篩選出適合駱家橋村當地天氣氣候、土壤環境,且産量高、品質好、效益強的蔬菜品種,駱家橋蔬菜保供基地分區設立了8個實驗大棚,並先後引進辣椒、茄子、絲瓜、黃瓜等700余個蔬菜品種進行試驗種植,通過對各類品種的生長數據進行分析,淘汰了400多個不適合品種,對表現突出、長勢良好的300余個品種繼續保留試驗種植,並結合市場需求適時選取適合品種進行標準化、規模化種植。

  “試驗品種多,就意味著數據多、工作量大,但基地技術員的數量又有限,為此我們發動村內黨員群眾積極幫助技術員做好日常的數據測量和記錄,全力保障基地的高效率運轉。”駱家橋村黨支部書記李政倫説。

  今年3月,駱家橋蔬菜保供基地在完成第一季蔬菜採摘後,選取試驗棚中的優良品種“博隴”和“先紅6號”作為第二季蔬菜品種進行種植,其中螺絲椒490畝、紅泡椒227畝,現已完成採摘,産量達2000余噸。

  信息化繁育 保障優良品質

  高品質的生態農産品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智慧化、精準化的生産,是保障優質生態農産品供給品質、能力和效率的有力抓手。

  駱家橋蔬菜保供基地自建設之初就把“打造生態友好型智慧農業樣板”作為總目標,不斷優化生産方式,推動農業産業與大數據相融合,促進種植更加智慧、掌控更加精準、品質更加優良。

  今年年初,駱家橋基地8個大棚首批引進集物聯網管控、水肥機管控和水泵管控“三位一體”的智慧化信息系統,大棚內的物聯網終端可精準採集土壤溫濕度、空氣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強度等數據,並實時傳輸到伺服器進行存儲。技術人員通過手機打開“智慧農業”APP便可對各大棚的內部情況進行全面數據監測,同時可遠程操控設備對棚內各種植環境指標進行精準調控,充分保障棚內各類蔬菜的最優生長環境。

  “辣椒類蔬菜最適合的生長溫度在15℃-25℃之間,通過棚內數據監測,當溫度超過25℃時,我們只需通過APP打開棚內頂窗、側窗和遮陽網,就可及時為棚內降溫。”基地技術員陳芬介紹道。

  據了解,駱家橋蔬菜基地還配套建成了配肥中心,每季蔬菜種植之前基礎技術員都要開展測土配方,通過對區域內土壤成分進行檢測和分析,得出下一季蔬菜種植的平衡肥、高鉀肥、中微量元素肥等肥料的配比數據,再由配肥中心比照數據精準進行肥料配製,最後通過水肥機管控模組對區域大棚進行均勻化施肥,有效促進區域土壤成分的改良。同時,基地引進3名專業種植師傅,嚴格按照技術規程,對育苗、種植和采收實行統一的標準化管理,充分保障各類蔬菜苗期植株能夠生長健壯,坐果期植株能夠全面開花坐果,且果型較好。

  鮮度直銷 打造特色品牌

  “讓産出的高品質蔬菜能夠保持較高的鮮度出現在居民的餐桌上,是提升産品辨識度、打造特色蔬菜品牌的關鍵。”賀彥鴻説。

  據悉,駱家橋蔬菜基地為解決“産銷問題”,實行“以單定産”的農業發展模式,每季蔬菜的種植種類和種植規模均按照貴陽市農投集團産銷對接會的訂單來進行安排,進一步精簡了銷售環節,縮短了銷售時間,有效降低了蔬菜在銷售過程中的鮮度損耗。

  走進基地今年建成投用的蔬菜分揀中心,只見20余名工人正在忙著分揀、打包剛從蔬菜大棚內採摘來的辣椒,並裝車發往貴陽、深圳和港澳地區。分揀中心內部建設有6個冷庫,每個冷庫可存儲5至7噸蔬菜,庫內溫度可按照各類存儲蔬菜的適宜保鮮溫度區間行進調節。

  分揀中心負責人李興紅告訴記者,大棚蔬菜採摘以後就要立即送到分揀中心,並按照一級、二級、次級三個等級進行分揀裝車,優先發送保鮮時長較短的蔬菜。對於當天發送不完的蔬菜,則必須送入冷庫進行冷藏保鮮。

  自2021年以來,駱家橋蔬菜基地每月勞務用工超1.3萬餘人次,每月發放人工工資130余萬元,輻射帶動周邊300余戶農戶年可穩定務工收入3萬餘元。“去年我們以駱家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名義註冊了‘貴山蔬菜’商標。大家相信,只要嚴格按照標準種植、嚴格品質把控,就一定能夠創出我們自己的品牌。”李政倫認為。

  融入科技力量的駱家橋蔬菜基地,在破解傳統農業“小、散、弱”局面的同時,有力提升了農業和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有效促進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一幅“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柏毅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久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