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建設美麗貴州 “趕考”永遠在路上 ——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貴州工作綜述
2022-01-06 09:34:44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周經韜

  1月5日晚8時7分,隨著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總協調人、生態環境部西南督察局局長張迅認真接聽完最後一個信訪電話,中央環保督察組設立一個月的投訴熱線正式關閉。1月5日接到的39件信訪件作為最後一批群眾信訪件,向貴州省簽署移辦。

  “我們一定把問題整改好,讓人民群眾滿意。”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邱禎國接過轉辦單時表示。

  至此,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貴州工作正式告一段落。“信訪工作很重要,架起了督察組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橋梁,感謝信訪工作者們付出的辛苦勞動。”張迅説。

  2021年12月5日至2022年1月5日,貴州迎來了一場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環保“大考”。這場“大考”,主題明確——重點督察貴州省黨委、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這場“大考”,題目清晰——督察組發現的每一個問題,人民群眾的每一個合理合法訴求。

  一個月間,貴州省各地各部門圍繞督察發現的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用迅疾有力的行動作答,解決了一大批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擦亮貴州的綠色“底色”。

  這是一場強化政治擔當的“大考”

  2021年12月5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貴州省動員會在貴陽召開,全省9個市州88個縣(市、區)的黨政負責人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列席會議。根據中央環保督察組的總體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全省各級各部門用雷霆行動與生態環境突出問題“較勁”。

  在接到全省第一個重點關注群眾信訪投訴件後,都勻市立即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對“某養殖場將養殖、消毒廢水排入一級水源保護區……”的問題開展核查處理,省生態環境廳第一時間組織現場督辦人員趕赴水源地調查,了解群眾訴求,推動問題整改落實。

  以高度的政治擔當“應考”,從省委、省政府到各地各部門,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把確保中央環保督察要求全面落實作為重大政治考驗,層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確保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帶隊深入畢節市、貴陽市現場推動邊督邊改、立行立改。有關省領導通過專題研究、現場督導等方式督導中央督察組交辦信訪件辦理。各市(州)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既挂帥又出征,親自研究部署,督辦整改,形成了全省上下狠抓整改的強大合力。

  “雖然現在還會聽到鳴笛聲,但是相比以前,聲音短了,音量也小了。”多年來,家住貴陽市萬科花城的田朝鳳一直深受小區附近火車鳴笛聲音的困擾,隨著環保督察縱深推進,整改方案不斷優化,噪音問題大為改善,“這些年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很滿意。”田朝鳳笑著説。

  這是一場以人民為中心的“大考”

  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督什麼?督的就是對人民群眾反映生態環境問題的立行立改情況。

  “之前這裡又臟又臭,經過整改,好多了。”安順市普定縣玉秀街道住戶程久勇説。

  2020年11月以來,該地相關拆遷工程的部分建築垃圾未及時清理,周邊部分居民又將生活垃圾傾倒在建築垃圾旁,造成垃圾堆積污染環境。

  去年12月11日,在接到群眾反映後,普定縣立即成立工作專班,第一時間對現場垃圾進行處置,對相關區域平整復綠,共計運輸垃圾200余噸,同時設置圍擋、警示標語和垃圾收運桶,滿足周邊群眾日常垃圾投放需求。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自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貴州以來,貴州精準施策,推動制定實施《關於印發貴州省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群眾信訪舉報交辦件辦理流程的通知》,建立“登記—核查—初報—整改—報送—公開”信訪件辦理閉環管理工作流程,規範推動全省信訪件辦理;省級2批次組織10個現場督辦工作組現場督辦重點信訪件、回訪不滿意信訪件辦理,全流程跟蹤督辦,確保辦理質效,切實提升信訪件回訪滿意率,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

  截至1月5日晚8時,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貴州轉辦群眾來信來電信訪件2301件,其中來電1660件,來信641件,共反映2771個環境問題,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的前二十二批信訪舉報件中,已辦結690件,階段性辦結510件。

  這是一場較真碰硬的“大考”

  利劍出鞘斬頑疾,問題查到哪兒,整改就落實到哪兒。

  去年12月22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通報“黔南州羅甸縣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違法問題突出,生態破壞嚴重”典型案例後,黔南州委書記唐德智第一時間專題部署,組織成立以州委、州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迅速行動抓好整改落實。

  黔南州委、州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深入現場分析研判,形成整改方案,對全州122座小水電站是否涉及禁止開發區進行逐一審核,加大重點區域監督檢查力度,強化追責問責與監管執法,全鏈條打擊整治涉漁違法現象。目前已開展執法400余人次,清理違法漁具69套,檢查涉漁經營戶232家。

  一個月時間,從省到市,從市到區(縣),再到街道、鄉鎮,各級各部門的黨員幹部確確實實感受到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動真碰硬的決心。

  錦屏縣在接到“三江鎮圭腮村有傾倒棄土,影響下方居民飲水點及農田轉辦件”後,立即開展調查,對該涉事企業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對環境違法行為作出了處罰,要求企業立即停止傾倒棄土,辦理相關手續。

  “半個月!我們一定按要求嚴格整改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保證在後續運營過程中不污染環境。”錦屏縣濱江城市管理運營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法冰下定決心,一定儘快推進問題整改。

  這一個月,貴州全省上下把中央環保督察作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一次全方位全覆蓋大體檢,各級相關部門深挖問題根源,強化追責問責,推動一大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得以解決。

  截至1月5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的前二十二批信訪舉報件中,已責令整改635家,立案處罰244家,罰款金額352.13萬元,立案偵查14件,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10人,約談55人,問責17人。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雖然現場督察工作有截止時間,貴州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卻永遠沒有停止的時間。建設美麗貴州,“趕考”永遠在路上。

  “‘12345’‘12369’投訴熱線將一直開通,我們將會持續受理群眾反映的生態環境問題,與人民群眾共同守護好貴州的綠水青山。”信訪工作人員表示。(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申雲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