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生態博物館的生存之道
2022-05-17 08:46:32來源:天眼新聞編輯:羅淼責編:蔣碩

  日前,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式批復同意貴州省開展梵凈山國家公園創建工作,這也標誌著貴州省國家公園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作為世界自然遺産的梵凈山,其區域內擁有典型的武陵山系森林生態系統及多種珍稀瀕危動植物和古老孑遺植物,是黔金絲猴和梵凈山冷杉的集中分佈區,也是野生珙桐和水青岡的重要保存地。

  5月19日是第12個“中國旅遊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感悟中華文化,享受美好旅程”。在“山地公園省”貴州,通過著力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正不斷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而與之相適的生態文化、生態旅遊,也成為貴州獨特的吸引力。

  從2007年到2018年,在短短11年時間裏,貴州以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梵凈山4處亮眼“成績”,一躍成為中國乃至全球世界自然遺産數量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如果説世界自然遺産如同皇冠上璀璨的寶石,那麼散落在貴州山水間的724個中國傳統村落、312個中國民族特色村寨,同樣是人類返璞歸真之地。1997年,中國與挪威建立合作,開啟了生態博物館“中國化”和“本土化”的探索與實踐,此後涌現出梭戛、堂安、隆裏、鎮山四個生態博物館。

  然而,生態旅遊絕不僅是在生態環境很好的目的地旅遊,其更加強調旅遊者的生態意識、環保意識。這使得人們在旅遊的同時保護自然遺産、重視生物多樣性、尊重當地社區的社會文化……試圖發現一些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共生之道。在貴州,散落在貴州傳統村落中的生態博物館便是最好的見證。

貴州:生態博物館的生存之道

六枝梭戛生態博物館的苗家迎客禮儀 六枝特區文體廣電旅遊局供圖

  4月20日,《梭戛故事:一個村莊的影像史》楊安迪紀實攝影展在貴州省博物館開展,150多張影像作品記錄了亞洲第一個生態博物館——梭戛苗寨20余載的變遷。

  梭戛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那裏居住著的苗族被稱為“箐苗”,因其頭飾特點,又被稱為“長角苗”。1993年,法國《費加羅雜誌》週刊的記者經過3天徒步跋涉來到村寨採訪,讓那裏為世人所知。1998年,在中挪兩國的努力下,以村寨社區為單位的梭戛生態博物館建成。

貴州:生態博物館的生存之道

走進時光邊緣的村落:堂安侗寨 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永遠也忘不了第一眼看到梭戛後的震撼,那種震撼不僅是生活上的艱苦,還有他們獨特的文化及對生活的樂觀。”楊安迪説,自1995年第一次踏進梭戛後便與那裏結緣。20多年來,梭戛的變化翻天覆地來,隨著梭戛生態博物館的建立,打通了與外面世界聯通的路,八方湧來的目光為它帶來了新生。但始終不變的是,梭戛村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

  據悉,生態博物館是一種以特定區域為單位、沒有圍墻的“活體博物館”,強調保護、保存、展示自然和文化遺産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及人與遺産的活態關係。在梭戛苗族生態博物館之後,中挪兩國又在貴州攜手建立了鎮山布依族生態博物館、隆裏古城漢族生態博物館、堂安侗族生態博物館。除了上述4家國有生態博物館,從傳統村落走向文化創意小鎮的地捫侗族人文生態博物館也值得造訪。

貴州:生態博物館的生存之道

堂安生態博物館裏的侗寨風物展

  位於貴州省黎平茅貢鄉北部的地捫侗寨,2004年,在中國西部文化生態工作室資助下創辦了中國首家民辦生態博物館——地捫侗族人文生態博物館。首任館長任和昕希望通過修建這樣一個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周邊十幾個侗寨的村民的人生哲學、生産生活方式和生活禮儀活態展陳,讓人們心甘情願地守在老家,形成以侗族原生態文化為特色,生態旅遊為産業經濟導向的“人文生態博物館群”,以促進侗族文化生態的保育。

貴州:生態博物館的生存之道

地捫侗寨,從生態博物館走向文化創意小鎮

  過去十幾年間,地捫侗族人文生態博物館建立了鄉村文化創意産業園,培育以鄉土文化、鄉村物産、鄉間手藝、鄉居生活為依託的鄉村文化創意産業,邀請並協助國內外藝術家、設計師深入村寨考察體悟,與當地手藝人一起工作,促進傳統手藝與現代創意設計雙向互動,提升傳統手工創意産品的適用、時尚和觀念價值。2016年,以地捫侗族人文生態博物館為核心依託,輻射茅貢鄉10余個傳統自然村落的茅貢文化創意小鎮拉開建設序幕。2021年,地捫侗族人文生態博物館獲“貴州省十佳非國有博物館”榮譽稱號。(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曹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