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通過“十三五”的努力,貴州科技工作打破長期滯後的局面,逐漸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差異化創新路子,實現跨越式發展。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2021年,貴州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18位,比2015年提高4位;綜合科技創新水準居全國25位,比2015年提高5位;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2015年的62.3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61.71億元,年均增速21.02%,居全國第一;研發投入強度連續5年提升;技術合同成交額從2015年的26.02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89.27億元,增長10倍。貴州科技創新綜合實力實現歷史性跨越。
科技創新主體不斷壯大。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1897家,是2015年的5倍;全省研發投入中76%來自企業,較2015年增長近10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的企業佔比為28.3%,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凸顯。2020年,高校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內部支出17.96億元,是2015年的2.75倍;2021年,高校、科研院所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6055件,是2015年的4.1倍,創新實力顯著增強。
區域創新體系逐步健全。中國“天眼”建成使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實現“零”的突破,截至2021年,貴州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98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全省人才規模總量達到560萬人,比2015年增加192.7萬人,創新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省部會商、省院合作持續推進,累計發佈11批26個技術榜單,立項實施13個科技重大專項,吸引120余個科研團隊參與競榜,開放式創新體系初步形成。
科技創新環境不斷優化。2019年,省級層面率先探索專職科技特派員制度;2020年,省級科技部門首家發佈《權責事項運行規定》;2021年,省級層面率先引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政府所有承包方運營(GOCO)”機制;2022年,設立型號産品專項。貴州每年在全國率先推出一些改革舉措,並通過政策解讀、指導督促、開展試點示範等方式推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未來,貴州將實施戰略科技力量培育、支撐新一輪找礦戰略突破、礦産資源選冶攻關、能源産業綠色低碳轉型、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支撐、數字化賦能産業等“六大科技戰略行動”,賦能産業發展,增強對重點産業的資源保障能力,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以變革性技術推動産業變革,推動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數”轉化為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貴州日報記者 張淩 羅秋紅 梁珍情 曠光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