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在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興隆鄉木根坡村彭家灣組産業基地,村民們正搶抓有利天氣栽植油茶、套種“雙高”紅薯、播種十月豆,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木根村撂荒地復耕復種 供圖 思南縣委宣傳部
“我在這個地方幹了半個多月,每天工資80元,已經掙了近2000元,後續還有油茶管護、紅薯采收等活,可以持續增收。”興隆鄉木根坡村村民安世柏説。
長期以來,因為木根坡村裏大量年輕勞動力外出、土地肥力變差等多樣原因,導致不少耕地逐漸變成荒地,其中最典型的是彭家灣組的50畝撂荒地。如何盤活現有的撂荒地,守住群眾的“糧袋子”,裝滿群眾的“小糧倉”,成了新一屆村“兩委”班子要啃的“硬骨頭”。
為切實解決撂荒地問題,木根坡村“兩委”通過實地調查與勘測、召開撂荒土地治理討論會和小組群眾會議等方式,決定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作為經營主體,與村民簽訂撂荒地整治合同,明確由村集體合作社無償管理三年,統一整治、統一盤活、統一管理和統一利用,喚醒“沉睡”的土地。
村民在種植辣椒 供圖 思南縣委宣傳部
木根坡村黨支部書記楊培正表示,整治出來的50畝集中連片土地,主要栽植油茶、套種“雙高”紅薯和十月豆。此外,村裏還大力整治撂荒田地60余畝,栽植綠色高産高效水稻,以村集體示範種植的方式,帶動更多農戶參與到荒地整治和産業發展中來,盤活農村土地資源。
興隆鄉的整治成效是思南縣撂荒地整治場景中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思南縣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部署,科學謀劃、高位推動、精心部署、分類整治、有序推進,盤活閒置土地資源,按照“宜糧則糧、宜經則經”的原則開展復耕復種,堅決杜絕農田撂荒、耕地非農化,目前已完成3000余畝撂荒地的整治工作。(文/圖 雷娜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