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力打造校企合作平臺 精益求精推動科技創新 我省深化産學研結合賦能科技創新
近年來,包括“貴州工匠”在內的産業工人隊伍,通過勞動和競賽的大舞臺鑽研技能、參與技術攻關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持續為貴州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目前,貴州正多方大力打造校企合作平臺,不斷為企業注入創新發展新動能。大學生又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經過多方努力培育,貴州高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技術攻關活動,創新創業動能不斷釋放。
“貴州工匠”精益求精推動科技創新
自2021年3月入駐貴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以來,貴州黃牛産業集團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的發展風生水起。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達9800萬元。而産學研結合是公司快速發展的法寶。目前,公司發明專利和從貴州大學進行轉化的科技成果達6項。
2022年11月,第四屆“貴州工匠”名單出爐。一批技術能手、工程師、工藝師、設計師聚焦行業“卡脖子”問題,積極開展技術攻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人才是第一資源,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工匠們的實踐活動,在全面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年來,貴州積極開展“行業道德標兵”“最美勞動者”“貴州工匠”等選樹活動,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激發人們的創新激情和活力,培育更多高素質創新人才。
截至目前,貴州推動創建國家(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63個,創建各層級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1700多個。此外,貴州還設立了工匠基金,每年注入資金500萬元,助推産業工人技能提升和傳承。不少貴州大學生主動投身應用型科技研究,助推將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數”轉化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
搭建校企合作平臺促進創新發展
“貴州多山,大型農機不太實用,針對這個痛點,我們進行了小型化科研攻關。同時,新能源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我們用電替代柴油提供動力。而且,我們研發的自動化多用途山地適用小型農機能實現破土、播種、澆灌、培土四個主要種植環節一次性完成,節約了勞動力。”遵義職院學生何意對記者説。
2022年11月,在第六屆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貴州省賽中,何意團隊獲高職組一等獎。在遵義職院的支持下,團隊將在已完成刀片、電池、電機等設備選品的基礎上與行業企業進行合作,預計2023年上半年開展成品實驗。
校企合作,一頭連著企業的創新發展,另一頭連著在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
加強産品創新事關企業的長遠發展。連日來,貴州航天風華實業有限公司一片繁忙。下料切管、去鋅、擴口、彎管……車間裏,到崗的工人們不斷加快生産進度,每個工藝步驟都仔細打磨、精益求精。
“2023年,我們將繼續深耕家電製造産業、光電産業、資産運營等領域,爭取實現3.5億元的目標銷售收入。同時,將全面提高公司的經營品質,開發10多種新品,預計實現新品創收5000萬元以上。”公司總經理張賢表示。
2015年,貴州航天風華實業有限公司被科技部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企管部部長梁洪表示,未來,公司將圍繞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有關要求,在開放式自主創新中打造電控技術新高地,並通過與科研院校合作、申請科技特派員幫扶等多種方式增強團隊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發展。
貴州省印發的《貴州省産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提出,圍繞推進産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改革、創新産教融合重大平臺載體建設、探索産教融合深度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等5個方面的任務,助推貴州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科技創新賦能大學生就業創業
2020年9月以來,六盤水師範學院2022屆畢業生覃小軍帶領團隊連續開展科研攻關,研發能精準捕捉超微粉塵(0.3微米—5微米)的新型個體防護防塵口罩。目前,項目已從參賽作品向創業産品邁進,産品已在山東、內蒙古、貴州等地的10余家煤礦企業投入使用。
從技術孵化到商業蛻變,這只是貴州大學生將科技創新成果進行轉化的一個典型事例。
2022年4月,貴州大學獲得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承辦權,這是貴州首次獲得全國“挑戰杯”的承辦權。這場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將於今年亮相貴州。
辦好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是助推大學生科技創新的重要抓手。貴州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持續豐富競賽形式和內容,不斷加大對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國家級創新創業比賽獲獎項目的獎勵力度。同時,支持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加快成果轉化,也能形成大學生創新創業示範效應。(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曉飛 實習生 莫小青)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