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畢節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3-07-24 14:25:00來源:人民日報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沿二十八道拐的盤山路輾轉下行,壁立千仞的懸崖之下,便是貴州畢節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

  這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近年來憑藉烏江源百里畫廊的自然風光、苗族村寨的獨特資源,幹部群眾一起奮鬥,甩掉了貧困帽子,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旅遊村。

  在畢節,眾多像化屋村這樣的偏遠山村,已舊貌換新顏。

  上世紀80年代,在黨中央親切關懷下,國務院批准建立了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著眼長遠、提前謀劃,做好同2020年後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著力推動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範區。

  畢節廣大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描繪一幅鄉村振興新圖景。

  産業興,推進一二三産融合

  小爐燒得滋滋響,蜂蠟熔化,散發出淡淡甜香。銅刀為筆、蠟液為墨,勾勾畫畫,花鳥魚蟲便“躍”上白布……走進化屋村一戶農家,女主人楊艷正埋頭製作蠟染。

  見有客人上門,楊艷放下活兒,熱情地介紹挂件、背包、燈罩等苗繡工藝品。“先蠟染,再繡花,一幅苗繡能賣980元。”她説。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化屋村考察調研時指出,特色苗繡既傳統又時尚,既是文化又是産業,不僅能夠弘揚傳統文化,而且能夠推動鄉村振興,要把包括苗繡在內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好、發展好。

  近年來,黔西市搭建苗繡研發、生産、銷售、展示平臺,培訓繡娘500多人次,從業人員有200多人,並建設以苗繡為特色的産業園。

  化屋村黨支部書記許蕾説,村裏緊盯苗繡蠟染等産業,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路子。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萬多元,是2020年的兩倍多。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畢節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特色産業,鞏固脫貧成果,持續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截至2022年底,全市農業總産值達921.4億元以上,一二三産融合逐步推進。

  大方縣林地資源豐富,發展林下經濟的條件得天獨厚。縣裏種植3萬多畝林下倣野生天麻,是全國優質天麻主要産地之一。

  在九龍天麻開發有限公司的展廳,天麻粉、天麻膠囊、天麻酒等産品琳琅滿目。“不滿足於生産原料,我們延長産業鏈,把更多增值收益帶給種植戶。”公司負責人文平説,“公司+合作社+種植戶”模式帶動了1000多戶種植戶,戶均增收1萬多元。

  鄉村美,建設生態宜居新家園

  黔西市素樸鎮古勝村,半山腰一棟精緻的二層樓前,村民陳萬才熱情迎客。

  “生態變好,村子變美,以前怎麼都不敢想!”陳萬才的感慨,道出了村民們的心聲。

  走進村史文化館,一張張老照片記錄著從前的困難。由於水土流失、生態惡化,鄉親們飽受石漠化之苦。

  退耕還林、綜合治理石漠化,讓古勝村迎來新生。10餘年間,全村退耕還林3000多畝,治理石漠化面積710畝,種植經果林3400多畝,森林覆蓋率由治理前的不到10%提高到近90%。

  站在半山腰遙望四週,林地層層疊疊,群山鬱鬱蔥蔥。

  生態美,鄉村“顏值”提升。畢節市著力建設生態宜居新家園,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8.8%,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覆蓋率達96.8%。

  越山過隧,拐過一道彎,車入百里杜鵑管理區黃泥鄉朝門村,眼前驟然開闊。群山中間,亮出一片湖,滋養層層稻田。

  村裏整合幫扶資源,對村容村貌提檔升級。依託山谷、良田、湖泊、民居等本土元素,建成觀光步道、文化廣場、精品民宿、現代農業園區,不僅改善人居環境,也打造鄉村旅遊目的地。

  今年5月底,村裏舉辦插秧節活動,吸引4000多名外地遊客。廣場上,人們打糍粑、包粽子;稻田裏,孩子們插秧、摸魚,其樂融融。

  “我們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農耕生活,引入健康、時尚元素,讓遊客們感受鄉村樂趣。”朝門村黨支部書記遊永彬説。

  支部強,群眾致富有希望

  “一唱正月櫻花香,二唱三月瑪瑙紅,三唱夾岩修水庫,人氣財氣都帶旺……”櫻桃樹下,村民趙高貴亮了一嗓子。

  納雍縣厙東關鄉陶營村,曾因燒制磚瓦、陶罐而戶戶冒煙,不僅沒能擺脫貧困,還帶來了環境污染。

  2013年,在外創業的肖軍回到家鄉,先後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村黨總支書記,重點推廣種植瑪瑙紅櫻桃。

  起初有些群眾怕賠錢,不敢種,村裏召開院壩會,做思想工作。村裏免費發放樹苗、肥料,請專家提供技術指導,並爭取資金建設了山地滴灌設施。“黨員不僅帶頭種植,還幫助村民銷售。”趙高貴下定決心,把自家4畝地改種櫻桃。3年後,果子成熟,純收入2萬多元。

  支部帶好頭,群眾有奔頭。如今,陶營村的櫻桃種植面積達到4800多畝。櫻桃産業闖過擴種、提質等關口,年産值近3800萬元,帶動村民人均增收1.2萬元。“村黨組織將繼續領辦專業合作社,帶動種植、加工、旅遊一起發展。”肖軍説。

  習近平總書記在化屋村考察時強調,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要把基層黨組織建強。基層黨組織強,群眾致富就有希望。

  畢節市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不斷強化村級黨組織建設。目前,全市已在産業鏈、合作社、生産基地等建立2100多個黨組織,成立7200多個黨組織領辦專業合作社。2022年,全市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達5.81億元。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今年6月初,李軍從畢節市能源局來到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麼站鎮平原村,接任駐村第一書記。新的目標很明確——實現村集體經濟與農民收入雙增長。經過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共同努力,平原村建成3000多畝標準化蔬菜種植基地、1個標準化養牛場。

  為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畢節市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把精兵強將選派到鄉村振興一線。全市組建2314個駐村工作隊,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6900多人。

  “要以最好的精神狀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努力探索脫貧地區鄉村振興之路。”貴州省委常委、畢節市委書記吳勝華表示。(人民日報記者 馬躍峰 程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