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河畔,施工人員揮汗如雨,加緊沿著河岸壘砌防浪墻。
這裡是貴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三橋鎮塘村。塘村沿河地帶的部分耕地,有時會因梅江河水氾濫而影響收成。
“梅江河水患‘病根’,是全流域水土流失問題,僅靠小修小補難以根治。”三橋鎮鎮長肖前勇説。
從2022年底開始,道真縣以貴州推進武陵山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為契機,在梅江河流域啟動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今年初,趁著枯水期,挖掘機開上了河床。淤泥被清理乾淨,一部分用於加固河堤,一部分用於平整受損耕地。緊接著,施工人員沿河修建防浪墻與泄洪溝,提升河道行洪能力。
正當項目推進時,一場大雨不期而至,水勢超出設計標準。
塘村項目負責人鄒德雄迅速拿出一套補救措施——將原先1米高的防浪墻提高到1.8米,並在岸邊增設緩衝帶。
綜合整治,治水更要治岸。道真縣統籌各類資金2.1億元,除對長達67.31公里的岸堤與河道實施治理外,還在沿河4個鄉鎮開展植被生態覆綠、水土流失治理、水源涵養區修復等一體化保護與系統治理。
從塘村出發,沿盤山公路一路駛向東北方向的陽溪鎮。“公路兩側也要做到應綠盡綠。”道真縣自然資源局生態修復中心主任陳德方説,與以往小修小補相比,這次更注重因地施策與系統修復,全面提升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
隨著梅江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的推進,塘村發展漸有起色:西瓜、草莓、向日葵等種植基地的建設初見成效,峽谷漂流項目也開通運營……小山村正煥發新生機。(人民日報記者 程煥 黃嫻)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