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聚焦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 加快建設“六大産業基地”——堅定走好新型工業化的貴州之路
2023-12-06 12:54:49來源:天眼新聞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平均每秒産出一個電芯、2.5分鐘生産一個電池包……10月27日,寧德時代(貴州)新能源動力及儲能電池生産製造基地一期項目投産,貴州省馳騁新能源電池材料新賽道産業發展動能更加強勁,為貴州打造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産基地增添了“新引擎”。

  畢節高新區,聚集80余家綠色建築企業的新型建材産業體系正加快形成。向“綠”轉型,畢節高新區將依託全市石英石、石灰石等礦産資源,以及粉煤灰、砂石料等工業固廢原料,著力引進和培育一批科技創新“含金量”十足的企業,打造綠色建材産業集群,為工業經濟發展強筋骨。

  項目建設提速增效,産業集群釋放動能。今年1月—10月,貴州省醬香白酒、現代化工、大數據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態食品、健康醫藥等主導産業、優勢産業和新興産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均超過兩位數,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高於全國平均增速2.7個百分點。這份亮眼成績單充分詮釋了貴州堅定走好新型工業化之路,工業發展的動能愈發增強、後勁愈發強勁。

  貴州實現高品質發展最大的差距在工業、最大的潛力在工業、最大的希望也在工業。歷經“三線建設”、改革開放、西部大開發、工業強省多個階段的貴州工業,初步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規模總量不斷擴大的現代産業體系,這是省委、省政府以高品質發展統攬全局,全省上下勵精圖治,聚精會神抓工業,書寫的發展新篇章。

聚焦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 加快建設“六大産業基地”——堅定走好新型工業化的貴州之路

寧德時代貴州基地。 

  藍圖繪就,正當揚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須策馬加鞭。當前,貴州省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大力實施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加快建設“四區一高地”主定位,堅持將新型工業化作為全省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首要任務,把高品質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搶抓國發〔2022〕2號文件重大機遇,補短板、拉長板、鍛新板,加快建設“六大産業基地”,推動新型工業化不斷取得新成效,加快構建富有貴州特色、在國家産業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項目為王 為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推動新型工業化不斷取得新成效,項目建設是高品質發展的“加速器”和“壓艙石”。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高品質項目建設推動全省高品質發展”主戰略,堅持産業為先、項目為王、效益為本,把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優化産業結構作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關鍵性舉措,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推動項目投資建設取得更大成效。隨著一棟棟廠房拔地而起、一條條生産線調試運行,項目建設推動高品質發展的“硬支撐”作用,以及項目建設擴投資、穩增長、促發展的“主抓手”效能,均已凸顯。

聚焦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 加快建設“六大産業基地”——堅定走好新型工業化的貴州之路

貴州磷化集團息烽基地6萬噸磷酸鐵、1萬噸電池回收等項目及配套設施建設現場。

  在貴陽市開陽縣,貴州安達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産6萬噸磷酸鐵鋰項目已經進行試産。由傳統磷化工起家,瞄準“風口”機遇轉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賽道的安達科技,該項目的投産意義重大。“‘十四五’期間,公司新能源電池材料預計實現年産能為50萬噸磷酸鐵鋰、50萬噸磷酸鐵,綠色再生領域達到30萬噸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安達科技主要負責人説道。

  在安順市普定縣,現代能源項目建設的“熱度”,驅走了冬日的陣陣寒意。盤江普定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建設現場,挖掘機長臂揮舞、工程車來回穿梭、施工隊伍各司其職忙碌著……奏響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協奏曲”。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是全國首臺套以燃燒無煙煤為主的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選定機組具備高參數、高效率、高節水和超超臨界、超低能耗、超低排放的“三高三超”特點,同比同容量超臨界機組年節約標煤約10%,可實現節約標煤約33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83萬噸/年。項目于去年12月開工,計劃于2024年底實現首臺機組並網發電,2025年第一季度第二台機組並網發電,項目建成投入運營後,預計年發電量約66億千瓦時。

  在醬香白酒賽道,各大産區搶抓國發〔2022〕2號文件支持貴州打造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産基地機遇,龍頭企業投資帶動作用明顯,産業數字化水準持續提升。茅臺集團中華片區茅臺酒技改、3萬噸醬香系列技改項目建成投産,建成的國臺酒莊1萬噸智慧釀造項目,習酒“十四五”技改一期項目加快推進,茅臺“十四五”一期即將加快推進,這些重大項目建成投産,進一步擴大優質産能。

聚焦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 加快建設“六大産業基地”——堅定走好新型工業化的貴州之路

俯瞰茅臺鎮。

  抓項目就是抓産業、抓發展。據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貴州省以“六大産業基地”為主的工業領域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46個,在建819個、建成195個。

  以“六大産業基地”建設為牽引,貴州省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強引擎”,隨著一個個重大項目從“規劃藍圖”變成“産業實景”,工業高品質發展的步伐將邁得更“實”、更“穩”。

  新興産業 開闢高品質發展新賽道

  推動新型工業化不斷取得新成效,培育壯大新興産業,是貴州開闢高品質發展新賽道的關鍵一招。

聚焦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 加快建設“六大産業基地”——堅定走好新型工業化的貴州之路

福泉市雙龍工業園區一角。

  今年10月27日,寧德時代貴州新能源動力及儲能電池生産製造基地一期項目在貴安新區正式投産。這座按照寧德時代“燈塔+零碳工廠”高標準設計,採用先進的高節拍、高自動化、高柔性等技術打造的現代化電池生産製造基地,可實現1秒産出一個電芯、2.5分鐘生産一個電池包的速度,達産後將實現年産值150億元。

  毋庸置疑,這一重磅項目的投産,是貴州省搶抓“風口”開闢新興産業高品質發展新賽道的最佳註釋,也為貴州省新能源及電池材料産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今年前三季度,貴州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繼續保持兩位數産值增速,增長16.8%。

  如今,作為全國首個從省級層面對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明確扶持政策的省份,貴州省明確了“一核兩區”規劃佈局,初步形成了貴陽貴安以寧德時代、比亞迪兩大電池製造龍頭企業為引領,正在加快構建新能源電池製造及其配套産業集群;“開陽-息烽”“甕安-福泉”吸引貴州磷化、中偉興陽、湖南裕能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建設,成功培育磷係、氟係電池材料及其原輔料産業集群;銅仁以中偉新材料、匯成新材料等骨幹企業為支撐,成功打造錳係電池材料及其原輔料産業集群;“黔西南-六盤水”成功引進振華新材料、新仁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項目,“電動貴州”新名片愈發閃亮。

  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賽”出發展加速度,是貴州省大力度支持培育新興産業發展的縮影。

  “十四五”以來,貴州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以高品質發展為統攬,堅持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目標導向與貴州産業發展的階段特徵相結合,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新領域新賽道,新興産業蓬勃發展勢頭明顯加快。

  作為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核心區,近年來,貴陽貴安堅定不移落實數字經濟“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大力實施“數字活市”戰略,數字産業高速增長,數字紅利加速釋放,“一硬一軟”兩大産業持續發展壯大,貴陽信息技術服務産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

  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方面,貴州省堅持招大引強與本土培育同步發力,電子産品製造産業、高端前沿的電子製造産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新興産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方向,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更是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中之重”。接下來,貴州省將繼續引導創新資源要素向産業的關鍵環節聚焦,培育打造更多新興産業,構築産業集群競爭力,為工業經濟穩進提質提供重要支撐。

  數字化轉型 高品質發展增添新動能

  推動新型工業化不斷取得新成效,協同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是貴州工業獲得發展“新”動能,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要一環。

聚焦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 加快建設“六大産業基地”——堅定走好新型工業化的貴州之路

中航電梯公司改造後的自動化生産線。 

  近年來,貴州省積極探索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道路,兩化融合水準持續提升,企業發展動能更加強勁,為新型工業化高品質發展注入了強力支撐。

  密封、包裝、封箱……在位於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的貴州博凱物流園內,一套成熟的生産線旁,工作人員只需通過簡單的按鍵操作就能監控整個生産流程。今年“雙十一”期間,僅僅70名員工就實現了10萬條以上藥品的出貨量。

  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去年“5G+智慧供應鏈協同數字中心”建成投運後,零配件入庫出庫的週轉時間縮短20%,産品合格率整體提升10%,生産效率提升20%以上。

  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輪胎,出廠前最後的“體檢”環節,過去主要靠人力操作,不僅效率低,而且漏判率高,如今運用智慧化的X光設備後,檢驗效率大幅提升。

  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趨勢,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應有之義。貴州工業基礎薄弱、發展起步晚,做好“數實融合”這篇文章,意義深遠。

  諸如林泉電機、貴州輪胎等傳統企業,在貴州省種類多、體量大、市場廣、産值高,但面對新一輪産業革命,大多面臨不敢轉、不會轉等轉型難題。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省積極搶抓國發〔2022〕2號文件重大機遇,深入實施“萬企融合”大賦能行動,按照“一業一指引、一業一標杆、一業一平臺”融合思路,聚焦重點領域、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打破了數字化轉型“壁壘”,化解企業“智改”難題,挖掘更深層次更多場景融合應用方面闖關,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持續走深走實,為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建設提供更大支撐。

  如今,許多貴州傳統製造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嘗到了降本增效的發展甜頭,紛紛發出“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的感慨,直言企業要把優勢力量集中在刀刃上,把精力投入到真正促進企業發展的核心事務上,通過轉型打造“數字工廠”,整體提高了企業運行效率,綜合成本和能耗大大降低,有助於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今年9月1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貴州省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3—2025年)》,立足省內重點産業發展實際和轉型需求,著力實施網絡升級改造工程、平臺體系創新、企業應用普及、産業數字提質、工信安全保障、數字基礎夯實、服務能力提升、融合生態發展“八大工程”,以數字化改造為主攻方向,以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為著力點,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工業領域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升級,助推新型工業化高品質發展。

  乘“數”轉型,向“新”發展。隨著貴州省數實融合的持續深入,更多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成果將轉換為“強引擎”,為工業經濟發展增添“新活力”。

  綠色低碳 擦亮高品質發展底色

  推動新型工業化不斷取得新成效,綠色低碳是底色,應圍繞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將綠色發展理念始終貫穿全領域、全過程。

聚焦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 加快建設“六大産業基地”——堅定走好新型工業化的貴州之路

吉利汽車貴陽製造基地。 

  “十四五”時期,貴州省深入落實“雙碳”戰略,編制印發《貴州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結合全省産業特點和能耗現狀,圍繞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推進工業節能降碳、實施綠色製造專項行動、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激活工業綠色發展“基因”,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工業高品質發展“綠”意盎然。

  今年11月,工信部公示2023年度綠色製造名單,貴陽高新區7家企業上榜綠色工廠名單,“綠”動能發展十足。

  貴陽高新區企業得以“組團”躋身“國字號”綠色製造隊列,深入區內企業走訪一圈,便不難找到答案。

  在位於貴陽高新區沙文生態科技産業園的貴州長通電氣有限公司廠區,既聽不到隆隆的噪音,也看不到滾滾的粉塵。作為一家集工貿、設計、製造、施工和運維服務為一體的電力系統服務企業,長通電氣自2005年成立以來,便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強練內功持續提升技術和管理水準,致力在綠色工廠創建、清潔生産、節能減排等方面下功夫,推進綠色經營模式,以此提升企業發展競爭力。截至目前,長通電氣現已擁有132項掌握自主知識産權的專利技術,先後獲得貴州省企業技術中心、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等稱號。

  在貴陽高新區,像長通電氣這樣的“綠色力量”企業還有很多。比如貴州匯通華城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央空調控制與節能系統,每年可為客戶創造節能價值超億元;時代沃頓科技有限公司在海水淡化、污水凈化、中水回用、工業水純化等領域取得驕人業績。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對資源型工業省來説,貴州推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為此,貴州省從磷化工、煤化工等重點工業産業“破題”,不斷推進行業綠色化改造、資源綠色化利用,讓“放錯地方的資源”重回産業鏈,蹚出了一條工業綠色化低碳發展的新路。

  作為磷化工工業固體廢物的磷石膏,這一困擾貴州多年的處理難題,通過近年來的不斷探索攻克,實現了無害化、資源化、産業化利用。2022年,全省磷石膏綜合利用1103.51萬噸,綜合利用率96.43%,處於全國領先水準。

  “黑色”資源綠色利用。貴州省聚焦煤化工産業,探索構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全産業鏈,取得顯著成效。國家級“綠色工廠”貴州盤江電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攻克科技難關,建成投運的全省首座制氫工廠,日産純度99.999%的氫氣600公斤,可供50余輛氫能公交車使用。

  近年來,在“雙碳”戰略背景下,貴州省通過抓産業綠色化轉型升級、抓企業綠色化改造提升、抓綠色製造體系示範建設、抓綠色化科技創新應用等舉措,推進工業綠色轉型,擦亮了新型工業化高品質發展的底色。

  下一步,貴州省將持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著力提升産業生態化水準,精準落實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實施綠色製造專項行動,賦能産業轉型升級,推動綠色低碳産業發展。

  中小企業 打造高品質發展生力軍

  推動新型工業化不斷取得新成效,應當加大扶持中小企業力度,打造一支技術創新實力強、極具特色發展的中小企業“生力軍”隊伍。

  中小企業聯繫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據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顯示,目前貴州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中小工業企業佔比超過98%。量廣面多的中小企業,在工業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貴州省強化政策服務、融資服務和人才培訓,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政策服務方面。今年年初,為促進全省中小企業更好發展,圍繞解決中小企業成本高、負擔重、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新修訂的《貴州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融資服務方面,貴州省充分用好用活“中小企業信貸通”平台資源優勢,通過舉辦中小企業政金企融資對接暨産銷對接活動、以項目為抓手,讓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面對面洽接,支持培育優質中小企業等舉措,實實在在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發展難題。

  人才培訓方面,貴州省依託貴州省中小企業星光培訓工程,結合全省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難點和堵點,圍繞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現代企業管理、誠信體系建設等方面開展培訓,有力促進了中小企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職業技能提升。

  今年4月12日,2023年貴州省中小工業企業政金企對接暨融資洽談活動在六盤水市舉行,多家企業與金融機構現場簽約金額超21億元。

  7月5日,貴州省中小企業“一起益企”服務暨政金企融資對接活動在畢節市舉辦,11家新能源、醬香白酒、新型建材等企業與省市金融機構進行現場簽約,總簽約金額21.335億元。

  今年1月—10月,16家中小企業信貸通合作銀行累計投放中小企業貸款894億元,累計投放中小企業12884筆,投放金額、投放筆數同比增速分別為20.77%、47.44%。

  在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的靠前服務下,貴州省中小企業的發展競爭力和後勁不斷增強,為新型工業化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動能。

聚焦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 加快建設“六大産業基地”——堅定走好新型工業化的貴州之路

貴州鵬昇(集團)紙業有限公司。

  今年,黔西南州貴州霖生木業有限公司評選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貴州鵬昇(集團)紙業有限公司、貴州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7戶企業被評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該州工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一批大數據電子信息、健康醫藥、生態食品、基礎材料、現代化工、新型建材等領域的中小企業向“新”邁出堅實發展步伐。其中,貴州鵬昇(集團)紙業有限公司,通過幾年的培育,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今年上半年共計生産成品紙22.72萬噸,實現産值7.53億元。

  此外,匯聚62家精密零部件製造企業的貴州匯川精密零部件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去年交出工業總産值83.56億元的亮眼成績單,集群內1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正是貢獻力最強的“生力軍”。

  貴州鵬昇(集團)紙業有限公司的大踏步發展,貴州匯川精密零部件中小企業聚鏈成群激發澎湃發展動能,均是貴州省中小企業提質提速發展的縮影。截至目前,貴州省擁有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9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8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5家。200多個産品填補了國內空白、200余項核心技術補充了行業短板。

  富礦精開 培育高品質發展新優勢

  推動新型工業化不斷取得新成效,圍繞打造全國重要的資源精深加工基地,做好“富礦精開”這篇文章,是貴州省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突出優勢。

聚焦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 加快建設“六大産業基地”——堅定走好新型工業化的貴州之路

貴州振華義龍新材料有限公司。

  近年來,貴州省瞄準“風口”,招大引強搶灘新能源賽道,隨著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偉股份、湖南裕能、振華新材料等一批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龍頭企業落地投産,成為支撐貴州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增長極。

  短短幾年間,原本在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版圖上默默無聞的貴州異軍突起,在業內人士看來,貴州把“富礦精開”作為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突出優勢,抓住了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發展的機遇。

  “黔中無閒石,貴地多寶藏。”這句在貴州廣為流傳的諺語,是貴州擁有豐富礦産資源的最佳詮釋。貴州是礦産資源大省,礦種多、分佈廣、門類全、品位優,煤、磷、鋁、錳等49種礦産資源儲量排全國前10位。

  因此,對貴州這一資源型工業省來説,推進新型工業化取得新突破,如何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是出路所在。“富礦精開”便是盤活資源的關鍵一招。

  “十四五”以來,貴州省緊抓國發〔2022〕2號文件明確支持貴州打造全國重要的資源精深加工基地重磅利好政策機遇,圍繞“精深加工弱項補強、精細開發短板加長”,紮實推進磷、鋁、錳等礦産資源“精”開,推動傳統化工産業轉型升級,不斷延長傳統化工産業鏈、提升産品附加值,“富礦精開”化工産業鏈越做越長。

  如何做足“磷”文章?貴州黔南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翟建新感觸最深:“以前生産一噸磷化工初級産品僅有幾千元的産值,如今加工成磷酸鐵、磷酸鐵鋰等新能源材料,産值大幅提升。”

  為此,福泉市搶抓新能源材料“風口”機遇,正在謀篇佈局打造磷及磷化工為“旗艦”、新能源材料為“主力艦”、節能環保為“護衛艦”的千億級産業集群。截至目前,該市已引進新能源及配套項目13個,形成295萬噸新能源材料産能佈局,初步形成15萬噸磷酸鐵、7.5萬噸磷酸鐵鋰生産規模,磷化工産業鏈越做越長。

  同樣將發展目標定位千億級的,還有被譽為“亞洲磷倉”的甕安縣。自2021年以來,該縣為促進新能源電池材料産業發展,狠抓招商,補齊雙氧水、化工焦、合成氨等産業鏈關鍵環節産品。目前甕安經濟開發區已簽約落地項目43個,總投資600余億元。

  除了磷,近年來貴州省做好“富礦精開”這篇文章,還“鋁”創佳績。

聚焦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 加快建設“六大産業基地”——堅定走好新型工業化的貴州之路

遵義鋁業濕法氧化鋁項目生産線。

  眾所週知,貴州省清鎮市是著名的鋁礦大縣,全國10.5%、貴州60%的鋁土礦在此集中,全省最大的鋁工業循環經濟園區也佈局在此。近年來,在貴州華錦鋁業有限公司和貴州華仁新材料有限公司兩家上游鋁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匯聚了40家鋁企“串珠成鏈”,築牢了全市鋁産業的發展根基。

  如今,除了清鎮,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黔西南州興仁市、六盤水市水城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龍頭企業帶動,鋁全産業鏈發展迅速。

  當前,“富礦精開”已成貴州省推進新型工業化高品質發展的廣泛共識,全省各地立足礦産資源優勢,圍繞打造全國重要的資源精深加工基地,打造富有競爭力的特色産業集群,助力貴州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