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厚植“五色文化” 打造農文旅體特色旅遊村
2023-12-19 17:33:03來源:天眼新聞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12月12日,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獲得2023年貴州省鄉村旅遊與傳統村落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發展示範點稱號,這是貴陽市唯一一個入列的行政村。

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厚植“五色文化” 打造農文旅體特色旅遊村

  大木村位於貴陽市中部,修文縣六屯鎮東南面,佔地17平方公里,轄14個村民組。全村713戶2199人,其中布依族佔總人口比例的40%。年平均氣溫13.8度,夏季室外氣溫28度,室內氣溫25度,綠植覆蓋率58%以上,有95畝人工湖,被譽為“天然氧吧”,宜居宜遊,周邊山林環翠,清泉抱村穿戶。

  近年來,大木村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資源,提取了以紅色長征文化、青色布依文化、白色鄉賢文化、金色銀杏古木文化、綠色田園文化為主的“五色文化”,致力打造農旅、文旅、體旅、旅居一體的特色旅遊村。根植“五色文化”特色,建設了大木村獨有的文化展示載體。

  打造金葉銀杏文化陣地。每年深秋,大木村銀杏廣場上,三棵上千年銀杏古樹枝葉參天,金黃的樹葉匯聚成一把巨大的金色大傘,迎來一波又一波的遊客打卡拍照。為打造金葉銀杏文化陣地,2018年大木村修建銀杏廣場,並對廣場內三棵上千年的銀杏古樹進行管理保護。為建設和完善大木村文化活動基礎設施,2023年村文化中心的標識立牌、文化陣地都設計為金色銀杏標識,村委大樓設置了圖書室、少兒圖書室、電子閱覽室、老年活動室、影音廣播室、棋牌室、陳列室和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室,文化中心大樓還設置了鄉村電影院、布依傳習室、兒童之家、書畫室等其他功能室,此外在大木村景區轄區還設置鄉村共享圖書室2個、紅色記憶館、室外多功能籃球場2個。文化中心各功能室為大木村文化活動提供文化陣地,涉及面不僅覆蓋大木村村民,還輻射到全鎮和遊客,全面免費開放。

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厚植“五色文化” 打造農文旅體特色旅遊村

  建設青色布依文化載體。走進大木村布依文化廣場,大型布依浮雕映入眼簾。浮雕從左至右依次展現了大木金葉湖水水長流,水車悠悠寄鄉愁;山水田園,生態宜居;碩果纍纍慶豐收;結婚風俗;峽嶺雲山;節日慶典;布依村落,夢裏老家;金葉銀杏;布依活動慶佳節等數十種場景,表現出大木美麗的山水風光及豐富的民族習俗。大木村布依族佔總人口比例的40%,近年來,大木村充分挖掘本土民族文化特色,讓布依文化綻放新的活力。通過挖掘本土布依文化,對傳統古布依民居進行了提升改造,修建了布依圖騰、布依浮雕舞臺。依託布依文化廣場開展多樣布依活動。2019年擴建了大木村篝火廣場。2022年建設大木村布依傳習室項目。傳習室內,有大木村的布依民族來源、禮儀、山歌、節日等文字和繪畫展示,還有布依族服飾、銅鼓、刺繡、農耕器具的展陳,並將大木村鄉賢記錄進行展示,充分體現了傳統布依村寨的布依文化、農耕文化、鄉賢文化。此外,還集中展示了大木村紅色文化、村莊歷史。

  繼承紅色文化基因。大木村是紅軍長征曾經經過的地方,如今,在大木村還可以看到不少紅軍長征時留下的印記,一處老房子的山墻上,還留有“紅軍是幹人的軍隊”的標語。近年來,大木村積極開發紅色文化資源。2016年,修建了大木紅軍文化廣場,以浮雕墻等元素展現了紅軍長征途中,經過層層艱難險阻與當地村民親密接觸的畫面,在廣場墻面上書寫《七律·長征》等詩詞,在展現紅色文化的同時也時刻提醒新時代的共産黨人,要充分發揚革命先輩努力奮鬥的精神。2016年以來,大木紅軍文化廣場迎來上萬名黨員在這裡重溫入黨誓詞,接受紅色文化洗禮,大木村成為貴陽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成為修文縣開展黨員黨性教育的重要陣地。2018年對村民門前院落進行了提升改造,並在民屋墻體上印刷了五角星、黨徽,充分展示紅色文化元素。2019年,對村內紅軍標語及附屬建築進行修繕保護,成為黨建活動的必經之路。2022年修建面積為100平方米的紅色記憶館1座,將大木村紅色文化和紅色故事具象展現,圖文並茂介紹大木村長征小故事。紅色記憶館今年以來接待群眾13.5萬人次。

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厚植“五色文化” 打造農文旅體特色旅遊村

  延續白色鄉賢功績。大木村鄉賢李政忠離鄉勤勞致富,返鄉造福鄉梓,將自家的土地拿出來與鄉親們交換並支付了土地流轉費,投入一千多萬元建成人工湖,為大木村建設宜居移民新村、保護布衣村寨、打造布衣風情村奠定了基礎。2020年,大木村投資建設大木富美鄉村,2023年,大木村文化中心依湖建成,鄉村共享圖書館為村民提供了舒適的閱讀環境,還不斷吸引著遊客到此打卡,促進了大木村旅遊發展。

  發展綠色現代農耕。大木村按照“一村一業”思路,發展特色産業,目前已形成3個一千畝(千畝韭黃、千畝獼猴桃、千畝高標準農田)的産業發展形勢。在糧食種植、經濟作物種植、養殖等農業産業方面共打造家庭農場46戶,探索“肉牛+蚯蚓”循環共養,目前養殖蚯蚓8畝,每畝每年能增收3.2萬元。立足産業實際和資源優勢,大木村積極推動旅遊業與農業深度融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將大木旅遊資源和特色産業串聯,增加了農産品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通過發展紅色文化+農業研學,2021年至今已接待50批次1.5萬人次的農業研學,農業研學收入達75萬餘元。

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厚植“五色文化” 打造農文旅體特色旅遊村

  大木村充分挖掘“多元文化”底蘊,以建設文化展示載體為基礎,融合農文旅體産業發展,打造特色旅遊村;利用綠色農耕+紅色文化,走市場化道路打造特色研學基地;調動村民積極性,獨創大木系列活動,打造康養休閒旅居鄉村;挖掘民族體育元素,承辦特色體育賽事,推動體旅發展。通過努力,帶動地方産業經濟發展取得豐碩成果。

  根植特色文化,開展文旅融合。近年來,大木村以紅色長征文化、青色布依文化為特色,開展紅色教育、重走長征路、主題黨日等活動,不斷深入挖掘和傳承紅色文化,大力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帶動少數民族群眾致富。今年以來,到大木村開展紅色黨建活動5萬餘人次,帶動村民收入計10萬元,發展專職講解員4名;大木村文化中心積極配合開展長桌宴、篝火晚會等布依民俗活動,吸引大量遊客留宿大木。承辦開展的2023年“布依六月六風情節”風情節,有文藝演出、攔門酒、布衣喜宴、唱歌對唱、鬥牛比賽、籃球賽、篝火晚會等豐富的活動。活動期間,共接待來自廣東、福建、重慶、貴陽及周邊遊客近3萬人次,帶動旅居民宿需求井噴,民營“金葉十三棧”412個床位入住率達100%,大木新村農房出租房48套,旅居遊客累計823人。帶動50余家餐飲商家增收,農特産品銷售達6萬餘元,實現綜合旅遊收入近400萬元。

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厚植“五色文化” 打造農文旅體特色旅遊村

  開墾綠色農耕,打造研學基地。積極開拓市場化道路,通過“村集體+企業”組織方式,開展綠色農耕體驗,打造研學基地。今年初,大木村集體與市場公司形成運營合作,將大木新村居民樓、文化中心功能室、多功能健身場地、新村廣場、布依傳習室和紅色記憶館等設施充分利用起來,將打糍粑、摘果實、摘蔬菜、摸魚抓蝦等農耕體驗活動和重走長征路等紅色軍訓活動相結合,開展農訓研學和家庭農場體驗活動,形成大木村特色農訓研學旅遊産品。截至目前,開展農訓研學旅遊13次,參加農耕文化體驗的農訓學生2萬餘人次,促進了村集體收入。

  獨創大木活動,發展旅居鄉村。大木村致力以特色文化活動,打造康養休閒旅居鄉村。2023年大木村文化中心承辦系列鄉村旅遊文化活動,開展的兔年鬧元宵、花燈表演、村級籃球聯賽、鄉村“飛盤”大賽、慶祝“五一”等活動豐富多彩;開展 “圍爐煮茶”“親子插花”“書畫雅集”等活動樂趣無窮;端午節持續5天的“千年非遺鐵花秀暨大地歡歌·光影藝術鄉村旅遊文化節”,以園遊會、花燈展演、包粽子、打糍粑、唱山歌、遊漢服、非遺打鐵花、北極光、音樂美食、兒童遊樂、煙花秀、插花卉、派對露營、篝火晚會等豐富的活動,更是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體驗。帶動了“金葉十二民宿”等13家民宿以合作方式發展,發展農訓基地48間宿舍,新村農房轉化民宿106套,盤活閒置農房建設高端民宿“術然鄉居”7棟,盤活閒置資産金葉酒店1棟、林中木屋3棟、泡泡屋3座,共計1000余張床位,旅居遊客1023余人,僅避暑季期間帶動群眾增收300萬餘元。共接待來自廣東、福建、重慶、貴陽及周邊遊客近11萬人次,帶動餐飲、兒童遊樂商家40余家,農特産品銷售達10萬餘元,大木村1000個床位已租滿,旅居遊客每日達到1023人,民宿入住率達100%。2023年7月六屯鎮和大木村圓滿完成“貴陽市旅居大會”“貴州省豐收節主會場”會務工作及旅居活動成果展示。

  依託民族體育,發展體旅融合。大木村大力發展全民健身事業,積極推動地方體育産業經濟與城市品牌協調發展,結合布依民族特色發展體育賽事。2023年舉辦“鄉約飛盤飛進美麗大木”飛盤大賽、開展第六屆“六月六”鄉村籃球賽、第二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貴陽賽區)啟動賽等8場籃球賽事,以“美麗鄉村”籃球聯賽推動以賽促健、以賽促文、以賽促旅、以賽促銷、以賽促産、以賽促興,助力大木村體育文化發展。(通訊員 歐陽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高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