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釀有米酒、高粱酒、包谷酒,銷路還不錯。”仲冬時節,走進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邦洞街道織雲村魚塘侗寨中圭勺村民張秀炎家,一股酒的醇香撲鼻而來。
為了照料家中老人、孩子,也為了幫助當地村民致富,2017年,張秀炎當選村主任助理後,沉下心在家鄉發展,立足當地工礦企業職工多、客商來往多的實際,拾起祖傳技藝,並且從在山東開酒坊的弟弟那裏學來新式釀酒工藝,結合農家原始窖酒技術,使用現代烤酒器具釀酒。
村民將釀造的酒裝進容器中
張秀炎釀的酒除了在自家小店裏賣,也銷往凱里和貴陽等周邊城市以及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區,釀酒年收入從最初的幾千元增加到現在的三萬多元,日子越過越好,也帶動另外5戶村民靠釀酒過上了好日子。
魚塘侗寨村民不但釀的酒香,而且手工包的特産粑粑更有滋味。“魅力侗寨民族風,風光旖旎客來遊;客來無甚可招待,做個粑粑帶客遊。”在魚塘類寨小河邊居住的村民龍菊音家中,幾名侗家婦女身著民族盛裝,一邊包粑一邊歌唱。
村民正在熏制臘肉
“我們縣裏大力開發鄉村旅遊業,遊客從四面八方涌入柱縣城和邦洞集鎮,用農特産加工的食品特別受歡迎。”龍菊音説,她今年開始做粑粑,日常每天銷售粑粑200多個。在魚塘侗寨,像龍菊音這樣銷售土特産粑粑的村民有8家,銷售紅苕粑、有機蔬菜的村民有30多家。寨中村民熏的臘肉、做的甜酒、草木灰制的灰鹼粑等也都成為遊客帶回家招待客人的佳品。
如今,魚塘侗寨根據旅遊優勢資源,正在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小作坊”等形式,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工土特産品,讓村民就近增收的同時,讓更多的遊客吃上魚塘侗寨的土特産。織雲村黨總支書記楊寧貴表示,村裏響應邦洞街道黨工委、街道辦返鄉創業的號召,積極鼓勵在外鄉賢、致富能人,回鄉投資,興建農家樂,發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文/圖 陳光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