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是生命線,項目是競爭力,項目是制高點,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主引擎”,抓項目就是抓發展。
行走在涼都大地,一處處施工現場熱火朝天、一個個重大項目建設蹄疾步穩,一幅幅催人奮進的場景,激活了六盤水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時代脈動。
貴州美錦六枝“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基地,機械運轉聲此起彼伏,粗壯的機械臂靈活揮舞,工人們在生産線上來回忙碌。
位於盤州市雞場坪鎮的官山機場建設現場,機械轟鳴,開挖、運輸、填夯等施工作業有序推進。
水城區煤炭儲配中心項目現場,挖掘機、推土機、混凝土灌裝車不停穿梭在各工點,工人們正加緊進行設備安裝與調試,為自動化裝卸系統聯調做好準備。
鍾山區大灣鎮境內的大灣2×660兆瓦低熱值煤電項目施工現場,各類施工機械緊張作業,施工人員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
……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2024年以來,全市上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一幅幹勁“滿格”的生動圖景躍然眼前。全年全市新增産業到位資金280億元;437個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15.6億元,佔年投資目標101.09%。其中,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4個。每個市區至少有一個單體投資50億元以上的重大工業項目正在實施,發展後勁十足。
發展靠項目,項目靠謀劃。每一個項目背後,都少不了一場場“耕耘”。
謀定而行,謀定而動。項目建設既“謀”總量,又“謀”品質;既“謀”增量,又“謀”存量,六盤水果斷發力:堅持以最完備的前期手續、最先進的設備工藝、最嚴格的環保能耗和最完善的産業鏈條“四最”原則,推動一大批支撐作用明顯、帶動力強、效益顯著的重點項目加速建設,為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最完備的前期手續,確保項目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審批流程,提高項目建設的效率;最先進的設備工藝,確保項目在投産運營後能夠迅速佔據市場制高點,提升産品競爭力;最嚴格的環保能耗,確保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最完善的産業鏈條確保項目形成完整的産業業態,延長産業鏈,提高附加值。”市發改委副主任馮坤説。
服務保障有“溫度”,項目推進有“力度”,經濟發展才能後勁足。
過去一年,為了確保重大項目順利推進,六盤水明確了市領導重點服務40個重大項目。市委、市政府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專門研究項目建設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市領導通過現場調研、專題會議和向上對接等方式,靠前服務,解決實際問題。
為保障項目的資金需求,六盤水積極搭建政金企合作平臺,充分發揮金融政策工具的作用。圍繞“六大産業基地”、新能源電池材料“一核兩區”“畢水興”能源産業帶、“富礦精開”等重點項目,定期向金融機構推送融資需求清單,爭取授信支持。全年共向金融機構推送了126個項目,擬融資規模達257.96億元。
針對重大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六盤水建立了“問題交辦清單”,及時梳理並精準轉交給相關部門協調辦理。通過壓實各部門的責任,精細化解決項目建設中的難點卡點問題。始終堅持項目在一線推動,問題從頂層解決,真抓實幹推動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在六枝特區,貴州美錦六枝“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基地二期工程正加緊建設。項目一期自2024年5月投料以來,全年産出焦炭約45萬噸,實現10億元産值。該項目不僅在下游圍繞合成氨和煤焦油自建循環産業生態,還通過“以商招商”模式招引來山西金蘭化工、山西三強科技等企業,共築精細化工産業鏈,樹立循環經濟行業標杆。
在盤州,貴州(盛義信能源)盤州煤—焦—化—綜合能源循環經濟項目煤焦化板塊建設正酣。項目總投資309億元,包含年産1500萬噸智慧化煤礦、320萬噸煤焦化、20萬噸合成氨、15萬噸液化天然氣、20萬噸苯加氫等生産裝置及配套設施,項目建成投産後預計年産值達310億元以上,帶動就業3000人。努力打造成集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為一體的現代化煤化工園區,並通過綜合能源基地、煤焦化、物流三個板塊聯動發展,延長産業鏈、提高附加值、形成帶動力。
在水城區,貴州能源水城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項目正拔節而起。這個總投資200多億元的循環經濟“大塊頭”,包含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200萬噸/年煤焦化項目、焦爐煤氣制天然氣(SNG)項目、配套800萬噸/年鐵路貨場專用線項目和24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項目建成後,通過火電與新能源聯營發展,著力構建多能互補、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體系,讓一塊煤不僅實現“精開”,更得以“用精”。
一個個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充足的大項目,正在成為六盤水經濟發展的強大後備軍。
邁向未來,六盤水將以“項目為王”,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圍著項目幹,夯實“穩”的根基、激發“進”的動能、形成“好”的效應,為全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積蓄力量。(李曼 王琿)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