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跳花節是貴州苗族群眾為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而舉行的一種民俗活動,“跳花”一詞是漢名,因坡上栽有“花樹”而得名,與苗語意思不盡相同,苗語稱跳花為“歐道”,意為是“坡”。跳花在農曆正月間舉行,每個“花坡”跳花日期為三天。其中以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西湖村每年正月初七至初九舉行的跳花坡活動最具規模。
苗族跳花節從正月初六即已開始前期工作,先是在德高望重的寨老主持下用多種萬年青樹枝組成一棵“花樹”,交給上年接“花樹”後生下孩子的戶主,戶主在嗩吶的吹打聲中再將“花樹”從家內直送到山頂。
正月初七跳花節來臨,各處的苗族男女雲集跳花坡。尤其是男女青年,穿上節日盛裝,未婚男子背上十幾床甚至幾十床精美的背扇扇面,女子則用包裹包上銀鈴、銀珠、銀鏈等裝飾品。男子吹笙舞蹈,女子搖鈴執帕,起舞附和,圍繞花樹翩翩起舞。男女青年借此擇偶,老人吹笙奏笛,以慶豐年。此外,還有比射弩、比針線手藝,武術表演、倒牛、鬥牛等文體活動,男女老少都能找到自己的樂趣。
苗族跳花節是苗族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作為一種民族節日流傳至今,為增進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發揮了積極作用。
2008年,貴州省安順市申報的苗族跳花節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苗族跳花協會會長楊開華:古老“花樹”與現代舞臺交相輝映
“苗族不跳花,穀子不揚花。”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苗族跳花協會會長楊開華用一句苗族諺語,道出了跳花節的重要性,其預示著來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宋旗鎮三合苗寨苗族跳花節現場。吳忠賢 攝
2月6日(正月初九),苗族跳花節在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宋旗鎮三合苗寨舉行。一棵高大的“花樹”披紅挂彩,樹立在廣場中央作為“花坡”,苗族同胞與遊客們手牽手,環繞“花樹”載歌載舞。蘆笙舞、竹竿舞、板凳舞等傳統節目精彩上演,舞者們用熱情與活力展現著苗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跳花活動結束後,長桌宴依次擺開,酸湯魚、臘肉、糍粑等苗族特色美食香氣四溢。
“有苗族的地方就有‘花坡’,隨著社會的發展跳花節成為了苗族系列活動的展示平臺,‘花坡’的場景在不斷變化,吸引各地群眾和四面八方的遊客,大家載歌載舞。”楊開華介紹。
“開放包容接納、交往交流交融,是安順苗族跳花節的主旨。”楊開華表示,不管是年輕人、老年人,或是孩子,都能在“花坡”上體驗到不一樣的熱鬧和快樂。近年來,通過舉辦以三合苗寨苗族跳花節為主的“非遺+文旅”活動,在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民族團結和諧進步的同時,也為當地文旅産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文/姜雨熙)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