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六盤水市全面落實“富礦精開”戰略部署,堅持能源及能源化工“一二三四”發展思路,全面推進能源及能源化工産業的轉型升級。在“舊”的改造與“新”的培育之間,六盤水以數智技術和綠色技術為引擎,推動傳統産業煥發新生,同時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構建“老”“新”“未”産業協同共進的新格局。
走進水城區發耳煤業的調度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以往嘈雜喧鬧、塵土飛揚的場景已悄然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智慧化採煤工作面井然有序的機械設備。在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輕點滑鼠,採煤機便在千米井下精準作業,將“烏金”源源不斷地“開採”出來。
工作人員正在指揮中心作業
目前,六盤水已建成21個智慧化採煤工作面和15個智慧化掘進工作面,煤炭開採效率大幅提升,人力成本顯著降低,安全系數更是節節攀升。曾經粗放的煤炭開採業,在新質生産力的賦能下,實現華麗轉身,從傳統走向現代,從“汗水經濟”邁向“智慧經濟”。
煤化工産業也在六盤水的轉型發展中綻放出耀眼光芒。貴州能源水城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項目,宛如一座正在崛起的産業新城,在煤化工産業發展中綻放出耀眼光芒。這個總投資超200億元的項目,涵蓋了多個子項目,將煤炭“吃幹榨盡”,讓每一份資源都能物盡其用。
在六枝特區,美錦煤焦氫項目早已投産,一期工程運行良好。圍繞煤焦油和焦爐煤氣的精深加工,一系列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著,形成了一條完整且高效的産業鏈。在這裡,煤炭不再只是簡單的燃料,而是變成了高附加值的化工産品,開啟了六盤水産業多元化發展的新篇章。
項目廠區
傳統産業在不斷升級改造的同時,六盤水在新興産業領域也不甘落後。貴州新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猶如一匹“黑馬”,在黏土提鋰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並成功建成黏土提鋰中試線,大幅提高鋰資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為新能源産業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在先進裝備製造領域,六盤水亮點可圈可點。貴州黑拉嘎科技裝備有限公司與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攜手打造的“涼都號”全斷面岩石隧道掘進機(TBM),成為六盤水高端裝備製造的明星産品。這臺“鋼鐵巨獸”專門針對西南區域瓦斯治理巷道掘進的難題而研發,有效解決工程中的“卡脖子”問題,助力煤炭資源實現“富礦精開”,不僅是技術創新的結晶,更是六盤水向高端製造業進軍的有力見證。
“涼都號”全斷面岩石隧道掘進機(TBM)
創新,是六盤水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密碼。為了激發創新活力,六盤水積極搭建創新平臺,鼓勵企業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各大企業紛紛響應,加大研發投入,一批批自主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同時,六盤水還積極牽線搭橋,促成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貴州大學等高校的科研團隊與當地企業緊密合作,在煤炭清潔利用、新能源技術等領域開展産學研聯合攻關,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六盤水還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廣納天下英才,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紛至遝來,為這座城市注入了新鮮血液。同時,六盤水還大力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與各大職業院校合作,根據産業需求設置專業課程,為企業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技術工人。如今,在六盤水的各大企業裏,既有高學歷的科研人才,也有技術精湛的一線工人,他們共同構成了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強大人才隊伍。
政策引領和扶持的加持,更是為新質生産力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六盤水接連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從財政補貼到稅收優惠,從土地供應到金融支持,全方位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2024年,六盤水共舉辦銀企座談會和金融政策宣講活動20余場,1700余戶企業從中受益,100余戶企業成功獲得貸款184筆,共計13.76億元。
在時代的浪潮中,六盤水緊緊抓住新質生産力這把“金鑰匙”,解鎖了産業升級、創新發展的無限可能,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2024年,六盤水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新增産業到位資金280億元,工業佔比70%以上。一個個重大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從最初的規劃藍圖變成了如今的繁華實景。六盤水的工業經濟發展如同一艘乘風破浪的巨輪,在新質生産力的驅動下,駛向更加輝煌的未來。(文/圖 袁海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