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貴州省第三屆 “美麗鄉村” 籃球聯賽省級常規賽銅仁、貴陽兩大賽區賽事同步打響,貴州省9個市(州)的9支代表隊,在激烈的比拼中一展全民健身風采,以及貴州鄉村籃球的蓬勃活力,向省級總決賽資格發起衝擊。
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是貴州省體育局傾力打造的一項品牌賽事,也是貴州第一個以鄉村群眾為參賽主體,級別最高、參賽人數最多、週期最長的大型體育賽事。
比賽現場 供圖 貴州省體育局
第三屆賽事在前兩屆聯賽的基礎上,影響力、關注度和參與度持續擴大,創新打造海選賽、預選賽、半決賽、省級常規賽、省級總決賽五級聯動模式,覆蓋貴州9個市(州)、88個縣(市)。
體育的盛會 文化的盛宴
開幕式當晚,沿河民族體育館、修文縣體育館籃球場人頭攢動、座無虛席,萬餘名觀眾見證頂流鄉村籃球盛事的精彩上演。
在銅仁賽區,《打鎦子土家長號》《半邊鼓》《肉蓮花》《山歌聯唱》《擺出土家幸福來》等特色的文藝節目在賽場接連上演,精彩紛呈且特色十足的民族文化,不僅表達了當地群眾的熱情好客,更促進了各地區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銅仁賽區的文藝演出 供圖 貴州省體育局
在貴陽賽區,街舞少年們以時尚潮流的裝扮,用身體語言詮釋著青春的活力;武術表演者一招一式間盡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籃球小將每一次運球,展現著積極向上的風貌;身著民族服飾的群眾手捧增收致富的獼猴桃,宣傳鄉村經濟發展成果、推廣特色産業。
貴陽賽區的文藝演出 供圖 貴州省體育局
鄉村籃球賽事的火熱舉辦,不僅豐富了當地的文化生活,更為群眾展現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凝聚力提供了生動載體。隨著比賽的推進,一幅幅充滿活力、和諧共融的鄉村體育畫卷將在賽場大放異彩。
籃球“民”星閃耀 從田間到球場的追夢者
聚焦民之所盼,依託廣泛建設的鄉村籃球場地,經過多年耕耘,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這一省級賽事在黔中大地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為鄉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打上了“聚光燈”。
比賽現場 供圖 貴州省體育局
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的賽事接連上演,截至目前,第三屆賽事開展了7500余場比賽,共組織民間籃球隊4092支,參與人數達56875人,覆蓋群眾630余萬。
匯聚省級常規賽的球員,他們來自田間地頭、山野林間,是鄉村裏的籃球“民”星。這些球員,平日裏或許是耕作在田間地頭的農民,或許是穿梭在山野林間的果農,又或許是村裏的教師、醫生……但在籃球場上,他們有著為家鄉增光的同一信念,用汗水和激情書寫著屬於自己的體育故事。
比賽現場 供圖 貴州省體育局
比賽現場,運動員們揮灑汗水、奮力拼搏,展現著鄉村籃球的活力與激情,每一次突破、每一次投籃,贏得了場下觀眾的熱烈掌聲與歡呼。
在銅仁賽區,黔東南與黔南的比賽異常激烈,比分定格在103:83。這場酣暢淋漓的勝利,讓黔東南球員鄧偉感觸頗深,他説,“我們的籃球夢,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耀與夢想,更是整個鄉村的驕傲與希望。比賽讓大家有了展示風采,為家鄉榮譽奮鬥的舞臺,這麼多人關注球隊,關注鄉村球賽,此刻,我感到很幸福和自豪。”
比賽現場 供圖 貴州省體育局
賽事進山又進村,職業裁判、專業解説、網絡直播……正規且儀式感滿滿的組織安排,不僅提升了運動員‘C位’的關注度,參賽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還增強了十里八鄉的凝聚力和對體育文化的熱情。
“這是第一次有省級以上的籃球比賽到我們沿河舉辦,作為沿河人我感到驕傲,非常的自豪,能夠看到這樣的比賽,我們很高興。運動員在比賽場上拼勁十足,給觀眾帶來非常精彩的比賽。我們基本上都是吃完飯就到體育館來提前佔好位置,為我們的主隊加油,為沿河加油,為銅仁加油。”觀眾冉磊説。
體育經濟“破圈” 小籃球轉動大民生
賽事帶動的“體育經濟”正蓬勃生長。球賽所秉持的“以賽促健、以賽促文、以賽促旅、以賽促銷、以賽促産、以賽促興”的“體育+”理念,為舉辦地經濟注入了強勁活力。
比賽現場 供圖 貴州省體育局
球迷與遊客跟著賽事去旅行,為沿河與修文的住宿、餐飲、交通等産業帶來了高流量。“體育賽事給我們帶來了穩穩的幸福,以前是想盡辦法吸引人來,現在是搞好服務、做好準備等人來。”沿河一酒店老闆期待在球賽舉辦這幾天,沿河的知名度與影響力能再上一個臺階,吸引更多人前來觀光和旅遊。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兩場賽事的直播觀看人數超過200萬,這一數字不僅彰顯了鄉村體育賽事的廣泛影響力,也為舉辦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度。通過網絡等媒體的廣泛傳播,沿河與修文進一步提升了地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比賽現場氣氛火熱 供圖 貴州省體育局
承辦方表示,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有效促進了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未來,將繼續深化“體育+”理念,推動當地經濟、文化、旅遊等産業的協同發展。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水準提升,為球員、遊客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體驗,讓體育賽事成為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貴州省體育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