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鈺)貴州是中國革命轉折地,作為紅軍活動時間最長、活動範圍最廣的省份,不僅召開黨的歷史上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還留下強渡烏江、四渡赤水、激戰婁山關等經典戰役。長征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也讓紅色成為貴州最鮮明的底色。
長征精神作為長征文化的價值內核和行為指南,激勵一代代中國人奮發蹈厲、艱苦奮鬥。長征文化公園作為國家近年來深入推進的重大文化工程,承載著中華民族對於長征故事、長征精神的深厚情感和集體記憶,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對長征精神的賡續與繼承。
“紅飄帶”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外觀
近年來,貴州提出大力實施紅色文化重點建設、陽明文化轉化運用、民族文化傳承弘揚、屯堡文化等歷史文化研究推廣“四大文化工程”,並將“大力實施紅色文化重點建設工程”列為“四大文化工程”之首,積極推動紅色文化建設,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煥發時代光芒。
如今,俯瞰貴陽雙龍航空經濟區,一條巨型“紅飄帶”正在大地上飛揚。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段)標誌性、引領性工程,“紅飄帶”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集文化教育、藝術表達、科技體驗為一體,以傳承、發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為使命,借助科技手段和數字技術推動實現長征精神的活態傳承和現代轉化,不斷激活紅色華夏文化基因,轉譯中華美學,讓更多人切身體會到偉大的長征精神。
“紅飄帶”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
步入“紅飄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以“無名英雄”為名的序廳,運用全息影像技術,一個個紅軍戰士的身影“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眼前。伴隨著戰士們的身影,“長征路”徐徐展開……仿佛時空穿越,令人置身於炮火連天的革命年代,讓長征精神“活”起來。
“紅飄帶”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運營兩年來,通過不斷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精神,以“科技+藝術”的形式將紅色主題和長征精神相融合,打造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IP,獲得省內外遊客諸多好評。2024年,“紅飄帶”接待遊客超100萬人,網絡媒體曝光量突破5億次,在吸引國內外遊客的同時,“紅飄帶”也成為貴州重要的紅色文化研學基地。
到“紅飄帶”參觀學習的研學團
“目前已有多家大專院校或單位將‘紅飄帶’作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或培訓基地,眾多社會團體和組織前來開展情景教學。”“紅飄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紅飄帶”已覆蓋學校、研學機構等超百餘家,並開發12門研學課程,將黨史學習教育生動地融入思政教育中,充分發揮鑄魂育人作用。
同時,“紅飄帶”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積極打造以“紅色+科技”為亮點的《紅飄帶·偉大征程》劇目,將現代舞臺創意和創新科技相融合,營造全景沉浸式演藝效果,再現紅色革命歷史,為遊客打造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
“紅飄帶”展館
步入《紅飄帶·偉大征程》演藝區,隨著一盞閃爍著微光的馬燈逐漸亮起,利用全息影像技術再現的紅軍戰士緩緩出現,一段紅色之旅就此開啟。“科技與紅色文化在《紅飄帶·偉大征程》這部劇中得到完美融合,非常震撼。當看到紅軍戰士為了革命犧牲時,淚水忍不住流下來。”江西遊客張曉梅告訴記者。
目前,“紅飄帶”已榮獲“2024文化和旅遊數字化創新示範十佳案例”“2023中國旅遊産業影響力十大案例”“貴州省文旅融合創新示範項目”“第六屆‘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貴州賽區一等獎和特色獎”“2023年省級旅遊科技示範園區”等10余項殊榮,涵蓋建築工程、科技創新、展演宣推等多個領域。
《紅飄帶·偉大征程》劇目
“紅飄帶”將過去與未來、歷史與現實、科技與傳統相融合,巧妙運用數字科技詮釋偉大長征精神,不僅是貴州弘揚長征精神的一次重要的嘗試與實踐,也通過更卓越的沉浸式體驗與視覺效果彰顯其文化內涵,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展示中國文化與時代精神。
當前,貴州正搶抓建設以“紅飄帶”為代表的長征文化公園,積極與其他紅色場館、文旅項目形成互補、聯動,與《偉大轉折》等紅色演藝強化合作、形成疊加效應,不斷推動紅色故土朝紅色沃土邁進,共同打造貴州紅色文化新名片。(圖源:人民日報、“紅飄帶”、動靜貴州、知知貴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