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安順市聚焦關嶺牛産業“建、養、管、銷”環節,“四共”合力打造關嶺牛産業升級版,以産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取得積極成效。2024年,全市肉牛存欄38.83萬頭,肉牛出欄13.07萬頭,肉牛綜合産值41.41億元,示範帶動4.93萬農戶發展肉牛養殖,促進人均增收達1500元以上。
關嶺牛是國家78個地方優質畜産品之一,位居貴州四大黃牛之首,榮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2021年榮膺第106屆美國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2023年作為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總決賽冠軍獎品火爆出圈;2024年入選全國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關嶺縣被列入以關嶺牛為主導産業的“國字號”現代農業産業園名單。
多點共建,推動基地標準提檔升級。根據《關嶺牛地方標準》(DB52/T 1301-2018),篩選出具有較高綜合性狀品種建立係譜,開展選種選配和提純復壯。建立種公牛站1個,培育10頭采精種公牛,製作優質凍精50余萬劑,建立凍精生産可追溯體系,面向北盤江沿線19個縣(區)推廣使用。圍繞“産業發展+石漠化”綜合治理思路,探索在荒山荒坡種植皇竹草等優質牧草。在全省落地首張草原保險。累計種植牧草面積23.06萬畝,建成千畝高産牧草種植基地3個、百畝優質高標準飼草料基地13個。培育全市農作物飼料化專業加工企業8家,實現年收貯青貯飼料30萬噸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左右。堅持自繁自養和良種引進相結合,發揮龍頭企業優勢,建成養殖標準基地55個,對關嶺牛配備耳標,建立養殖檔案,搭建肉牛養殖全生命週期溯源體系,生産環節機械化水準達到60%以上。
多式共養,推動養殖模式提標擴面。著重推進“30+”育肥牛和“10+5”適度家庭牧場養殖模式。目前全市培育10頭以上適度規模家庭牧場1772個,輻射帶動1.12萬餘戶農戶發展養牛。將養殖小區建設在草場上,發展生態散養、劃區輪牧、降本增效,集中建設200—300頭規模新型養殖小區,制定小區管理制度和統一飼養規程。全市共建設18個新型養殖小區,入駐養殖戶297戶。引進和培育成都大農科技有限公司、黃牛集團SPV公司等11家龍頭企業,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建成“牛超市”9個,實現肉牛育肥、分養、技術、保險和收購“一站式”辦理。目前建成100頭及以上規模養殖場55個,在建1000頭規模活牛交易中心2個。
多方共管,推動保障服務提質增效。強化政策和資金支持,對脫貧戶、監測對象在縣外引進或在縣內“牛超市”購買1頭能繁母牛補助5000元、育肥牛補助4000元,每戶補助累計不超過2萬元。以“龍頭企業+銀行+農戶”為主體,創新推出“28安心養”模式。全市已簽約正式合作農戶1065戶,購牛6191頭。投入1000萬元資金建立購牛風險補償資金池,撬動銀行1億元的貸款支持牛産業發展,從2024年起,連續3年為從事關嶺牛産業發展的市場主體給予不超過3%的貸款貼息。建立四級人才管理體系,聘請國家級專家作為産業發展的高級顧問。與省內外大專院校開展合作,建成實訓基地3個,培養和提升實用型人才200余人。組建技術服務小組,為全市120家關嶺牛養殖戶提供産業發展服務。
多端共銷,推動品牌建設提優添亮。按照不同部位肉質特點,研發生産多種特色熟化産品和預製食品,2024年銷售加工産品3013噸,實現産值1.96億元。引進美國查韋斯國際標準屠宰設備,建設精細化分割生産線2條,分割産品達到26個,實現從“賣肉牛”到“賣牛肉”的轉變。堅持“線上團隊銷,線下專店賣”,鼓勵肉牛企業在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和省會城市開設關嶺牛産品體驗店、形象店等。目前已開設體驗館、餐廳、生鮮直營店等1960余家,2024年通過線上線下實現生鮮牛肉銷售2532.30噸、銷售額1.64億元。聯動《求鮮四季》節目,拍攝專題宣傳片,上線“愛奇藝”熱播並榮登愛奇藝美食榜第一。同時,將“關嶺牛”作為全國和美鄉村籃球賽(村BA)冠軍獎品,在《這!就是灌籃6·村BA季》綜藝平臺亮相,積極組織全市肉牛企業參加各種推介會,持續打響“牛品牌”,帶火“牛經濟”。(安順市農業農村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